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六兄妹聊天室 » 第9章 搬迁向阳楼

第9章 搬迁向阳楼

    一九七八年,我已十岁了,在上小学四年级。我们居住的平房区以及周围的建筑,像幼儿园、戏台,以及我们的小学学校,都要被拆除,听说要扩建更多的单身职工宿舍楼和一些矿区公共设施,这里的居民要搬到了河沟北面向阳街的楼房里,我们也要到新建起来的三层小学教学楼去上学。

    刚开始在向阳街只有并排的两栋四层居民楼,我们住在四楼,我们高兴地叫它向阳楼。这也是我们矿区最初的职工家属住宅楼,我们也告别住平房的时代。

    我们新的居所,坐北朝南,矗立在矿区繁忙的公路旁边。正如名字一样,每天太阳从东面升起,绚丽和温暖的阳光,会撒在我们居住的向阳楼上。

    从我们四楼的阳台上,就可以看到大片矿区景观。我们可以看到大桥对面的大片居民排屋,以及更远处山上密密麻麻的房子,那是临时户居民自己搭建的房子,还可以看到经常有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以及火车站旁边的菜店,我们三层楼高的小学教学楼也看的很清楚。

    我们学校在早上做早操广播时,妈妈在家里也能听见。二姐出嫁以后,也经常会在星期六早上,抱着外甥女小丽霞,搭火车回家看父母,妈妈总是习惯地站在阳台上,期待着火车的到来。一看见二姐,她会让我们到楼下接应一下,怕二姐抱孩子太累,还要爬四楼。到了傍晚,二姐夫会骑着摩托车,来接她们母女回去。

    我们四楼门对面的邻居刘大娘一家,是我们在平房区居住时多年友好的邻居,父母那辈关系很融洽,孩子们又是在一起长大的。在夏天,我们两家的大门都是敞开的,吃晚饭时,孩子们也会端着碗,坐在楼梯口上,一起边吃边聊。

    我们的楼房坐北朝南,在楼的北面,便是连绵不断的大山,爬山特别方便,这也是我们童年的乐趣,对于成年人来说,爬山也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在夏天,吃过晚饭,天还没有黑,那时家里也没有电视机,姐姐们会约着其他邻居的大姐姐们一起到山上漫步。

    在山脚下以及较低的山坡上,有密集的临时户居民自己搭建的房子,他们都是矿工及其家属,因为是农村户口,政府没有分配房子,只能自己在山上解决。在山脚下设有公共厕所,还有一个公共水管,这样也给这些临时户居民提供了生活方便。

    尽管我们住的楼房有自己的厕所,但因为没有连续的供应水,所以我们还是到楼下,使用公共厕所去大便。楼房的供应水,是不定时的,每个家庭仍然会使用水缸,我们家有个大的水缸,就在水龙头的旁边,我们用一段橡皮管子,把水龙头的水引到大水缸里。

    当水泵房开放水后时,我们住在四楼的居民必须要等到楼下的邻居们接好水后,关上他们的水龙头,这样水压才可以冲到我们四楼。每次涂地面。

    后来在我们的楼房前后,又加盖三栋居民楼。在我们居住的楼房以北和山之间,还有大片空地,也是在这里最先盖起了另一栋四层楼房。后来我们初中的一位同学,就搬到了这栋楼里,他家的阳台正对着我们小屋的窗户。

    记得在施工期间,只是在施工场地前面,简单地用铁丝网围起来一个护栏,但是我们小朋友很容易钻进去玩。有一次,我们在奔跑嬉闹中,有一个男孩踩到了木板上的长钉子,血立刻流了下来,他大声哭叫了起来,有个大人一时慌张,竟然脱下小朋友的鞋子,用鞋子使劲抽打他的脚板来止血,后来小朋友被带到医院。

    还有一次事故酿成了一个悲剧,那应该是冬季过年期间,没有工人在工地工作。一个大概四岁的小男孩,和他的小姐姐以及其他小朋友,在操作龙门架升降的卷扬机旁边玩耍,也不知怎么有人动了开关,这位小朋友被活活地拖进了卷扬机给绞死了,现在想起当时悲痛欲绝的孩子母亲,以及很多围观居民的场面,我心里还是很震撼。

    我们楼前面的那栋六层楼,是在妈妈去世后盖起来的,把我们阳台上的风景彻底挡住了,每天早上的阳光也不见了。唯一的一点好处是,把我们楼前公路上,由每天忙碌奔波的运煤卡车卷带起来的大量尘土,也给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