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贞观家教有点躁 » 第182章家有读书人

第182章家有读书人

    早朝过后,两仪殿内,热闹非凡。

    没错,老李开始写对联了,就是给他那些心腹臣子们写对联。

    虽然这东西大家还不大适应,也就是张济安搬家的时候见过一次,但是也没有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倒是皇帝陛下当时在宫里边贴过两副,但是,很快,就不知道被那个调皮的皇子或者公主给撕掉了。

    李世民手里提着毛笔,看着漂亮的飞白落在红纸上,心头一阵阵的遗憾。

    “唉,这写字还是要写在白纸上漂亮,你看雪在这屋子上像什么样子?没一点神韵了。”

    “是啊,这的红纸的颜色偏深,与墨色倒是接近了一些,所以这飞白倒是不大明显。”

    岑文本跟着点评了一句,顺便拍一下老李皇帝的龙屁。

    道,“其实倒是有另外一种意思,看起来倒是和虞尚书的字有点接近了。”

    他说的虞尚书便是指虞世南,已经去世两三年了,曾经担任过礼部尚书。活着的时候,这家伙倒是经常陪老李皇帝一起写字,那时候和他们一起写字的还有褚遂良和欧阳洵。

    岑文本这话倒也说的实事求是,这时候喜欢写字的人很多,但是在书法方面能够和老李交流的也就那么两三个人。

    这四个人还一起临摹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后是流行的双钩本的《兰亭序》,便是这几个家伙整出来的。

    把对联写成一种艺术的确是一种享受,然而在这个地方,除了褚遂良和岑文本之外,其他人更加关心的是对联的内容,以及这副对联是写给谁的。

    能够得到皇帝赏赐一副对联,这是倍有面子的事情,拿回去之后也未必舍得往大门上贴。

    程咬金在旁边看着,不时用手摸着下巴点点头,装作一副他也很懂的样子。

    这幅装模作样倒是让大家感觉有点好笑,但是也都习惯了,反正这又是一个从来不要脸的家伙,他才不管你怎么看呢。

    而且这家伙估计也知道大家喜欢拿这事开玩笑嘲笑他,但是他不在乎。

    我知道你们知道我在装,但是我不在乎,我还需要继续装。

    这就是老程的态度。

    装不装没有关系,是不是读书人,有没有文化也没关系,有关系的是皇帝喜欢读书人,我就坚决做一个读书人,哪怕我也不读书,至少我得做出一副喜欢读书的样子,让皇帝知道我是最听话的,这就足够了。

    至于读书?笑话!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在战场上能把敌人读死吗?

    老程就是这个理念,他内心里边总觉得那些读书人都是坏人,就这些家伙肚子里面的花花肠子多,但是老程却并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关系。

    他不读书,肚子里的花花肠子并不少,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可以说,读书,冒充文化人,只不过是程咬金这家伙给自己弄的一个马甲。

    看着他摇头晃脑的样子,老李到时有心打趣他,“咬金,你看这字写得怎么样?”

    “好,好,好字!陛下这字,算得上天下第一了!”

    “哦,那你给大家说说,这字好在什么地方?”

    “嗯,这字一看就很有气势,嗯,有一股龙气,一看就是陛下写的。”

    大家伙忍着没有发笑,毕竟这是夸皇帝的话,你可千万不能笑!万一笑了,皇帝又理解错了,认为你觉得他不应该被夸,那你就等着倒霉吧。

    于是,一个个的都憋着不能笑,却还不得不忍着,没事,大不了就当做看一场猴戏罢了。

    “哦,你还真的厉害,朕怎么没看出来?”

    程咬金脸上毫不变色,“唉,陛下是对自己要求高,唉,所以没看出来没感觉好。就是因为陛下对自己要求高,所以才练就了大唐第一好字。”

    大唐第一好字是不是老李皇帝,这个还不好说,不过张济安知道,从后世的观点来看,大概是算不上的。

    但问题是,老李自己的确觉得他的书法算得上大唐第一好字了。这个时候,谁也不能否认,你否认就是否定皇帝陛下的书法了,这名头一般人背不起。

    果然,这句话拍到了老李皇帝的心窝里了,“咬金这话说的有点过了。大唐第一好字,这个朕不敢当,民间高手人多的是,其中难免有比朕好的。当然,就眼前就有两位丝毫不比朕差。”

    这话不好接,不过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老李皇帝对于自己是大唐第一好字,基本上还是接受的。

    程咬金道,“陛下谦虚了。只不过这是写在红纸上,要是写在白纸上,或许效果更好一点。”

    尉迟敬德在旁边拍了程咬金一巴掌,“出啥馊主意!没听张济安说,这对联必须要用红纸写吗?红色的才喜庆,白色的那是死了人才挂的,你想死吗?”

    程咬金不说话了,显然在这个场合再接口,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陛下这字写在红纸上,其实又是一种风格,以后这写字的纸,其实偶尔也可以换个颜色,或许心情都会不一样。”

    这是岑文本又开始猛拍老李了。

    “景仁说的也是,这红纸上写字与白纸上写字,还是有差别的。”

    程咬金一看,这话可以接了,“那是陛下之前写的飞白就十分好看,如今在这红纸上又留出来了空的,不如就叫做飞红。”

    尼玛!你还要不要脸了?居然连飞红都出来了。

    飞你大爷的!

    一群人在心里边十分痛恨老程,但却并没有说什么,毕竟老程这时候在拍龙屁,和老李皇帝处于一损几损一荣俱荣的状态,谁也不敢无事捋虎须。

    李世民大概也是感觉到程咬金这个马屁拍的有点过,但问题是自己又不好拒绝,便只是一笑,“咬金你就别不懂装懂了。”

    程咬金在旁边呵呵笑了两句,“那是那是,老臣在陛下您面前就是说说而已,说说而已,和陛下比起来还是差的很远。陛下可是大唐第一好字!”

    老李看着程咬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第一的事情,还是要慎重一点,不能随便说。”

    对,虽然嘴里边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那也只是这些秀才们在面上的一种虚伪罢了。如果谁真的以为文无第一,然后把那个第一占了去,估计会被人骂死。

    真他么不知天高地厚了!真是小觑天下英雄了!正是以为自己把天下的书都读完了。

    那行,你行你来,咱俩试试?

    估计很快就会有说不尽的麻烦事来。也就是老李现在是皇帝,没人说他。

    要不然你满天下去喊,我是大唐第一好字,看有没有人出来教你如何写字。

    程咬金看了看周围,“陛下真是太谦虚了,其实你不相信,你问问他们,他们都知道陛下是大唐第一好字。外边很多人都知道,只不过因为陛下爱惜名声,所以都没有公开说。”

    尼玛!你个要死的老程,你还要不要脸啊?你要当舔狗,这是要把所有人都拉着一起当舔狗吗?

    但是,给皇帝当舔狗,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然后,周围被他看到的人都跟着开口,“陛下的确是大唐第一好字。”

    这么多人都说自己的字是大唐第一好字,这让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老李皇帝有点疑惑,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可是朕为什么不知道呢?”

    大家纷纷吐槽,感情这位居然真的相信了。

    这样的话,没人能够改给出解释。

    老历皇帝目光所及,众人纷纷低头,一副我不知道原因的样子。

    别问我,老李的目光要比张济安在小学的课堂上的目光还要犀利。

    只有张济安没有低头,而是抬起了脑袋,这个时候他必须要把老李皇帝哄好,不能让这番邦小民生气。

    目光落到张济安的时候不说话了,很显然要张济安给他一个答案,大家究竟是说实话还是说假话。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陛下之所以不清楚,可能就是因为在于避下自己吧?”

    老李一听不停的点头,可能是这样。当然,更让他感觉有点震撼的是刚刚那两句诗。

    老李不仅是个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个诗人,开启三百年文雅之盛的老李皇帝,怎么可能分辨不出诗句的好坏?

    不仅他听出来了,就连旁边的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等人也听出来了。

    “好诗!”

    老李皇帝在这一刻顾不上询问,带得到两句好是真的不容易啊,立刻在红纸上写了起来。

    于是,这两句诗在红纸上被老李皇帝用很漂亮的字写了下来。

    落笔如惊雷,一气呵成。

    写完之后老李看着那两句话诗,“好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然后将那两幅对联放在了旁边,“既然这诗句是你做的,那你就拿回去挂吧。”

    我去,这能当做对联来贴吗?

    “陛下,这其实并不能算作一副对联,您看,两句都不对仗啊。”

    程咬金看了看,“陛下,臣也有两句是可以作对联。”

    “哦,你倒是说出来大家听听。”

    “门对渭河水,家有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