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贞观家教有点躁 » 第219章 意外发现

第219章 意外发现

    虽然农时很重要,但是也是急不过去的事情,总不能真的采用张大安的那个办法吧,估计那个办法用出去,他们几个的名声也就和那个办法一样臭了。

    现在才刚刚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这玉米的种植放到五月初,其实影响并不大。

    这是大唐仅有的两棒玉米,可经不起折腾,他可不想因此让着玉米受到什么影响,宁可中的迟一点,可千万别把这东西弄坏,弄坏了就没有了。

    趁着这一个月的时间,张济安将府邸里边的花园来了个整顿,全部该平整成耕地了,这一让张大安在旁边不停的嘲笑了他。

    亏你还是个读书人,连这点情调都没有,府邸里边的花园全部折腾着耕地,大唐缺你这几亩地吗?

    他对张济安这种不解风情的行动表示嗤之以鼻。

    而张济安反过来同样是振振有词,作为大唐的官员,居然不知道大唐的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一个不热爱土地的人居然混成了大唐的七品官员,也不知道是怎么混上去的。

    对于他们之间的这种掐架,最喜欢看热闹的自然是程处嗣了。

    他知道,和这两个家伙比文化,那是比不过的,但是文人相轻的毛病,在这两个家伙身上,同样体现的淋漓尽致。看着他们吵起来,互相撕逼,这才是程处嗣最大的快乐。

    甚至偶尔他还会那么煽风点火几句,只不过他的水平不高,一煽动,就会被人家听出来,然后两个人齐齐的调转矛头,一致的对他展开一场批判。

    当然,府邸里边的土地还是挺多的,虽然说西边军事用地占据了一半以上,东边还有一些地方修了房屋,但是那些花园,前前后后居然整理出了将近十亩的土地。

    张济安看着这些耕地,直呼浪费!这个罗艺,难道不知道庄稼和土地才是大唐社会最重要的东西吗?如果说他连这个水平都没有,也不知道他怎么混到一个北平郡王的份上的。

    只能说明一点,人这个动物是最不来管的,一旦有了比较好的条件就坏,奢侈挥霍浪费。

    其实他知道,罗艺这人估计在年轻的时候,绝对不是一个不事稼穑的人,只不过后来条件好了,这才忘记了原来的生活。

    人的欲望就是这样,如果管不住自己,最终必然会成为欲望的俘虏。

    这也是人总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根本原因。

    想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个很关心农业生产的人的故事,尽管这个人要在一百多年之后才出生,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想起这个故事。

    当初写下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到了晚年还不照样是整天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以至于刘禹锡也看不下去了,“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张济安可不想让自己变成第二个如此的反面的教材,在千百年后还被人嘲笑。

    他本身就出生在一个小县城,而且他的老家也是农村的,小时候跟随父母去乡下也干过一些活,后来在部队上,也经历过一些锻炼,他对于这些吃苦教育影响颇深。

    人一辈子总要吃点苦,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也是基于这一点,尽管张大安说可以多解决几个学生家长的就业问题,但实际上,张济安只要了黄小牛的母亲一个人,给他们做饭。

    因为他想自己做一些事情。如果过的人多了,那自己干什么去?

    泾阳县城里面的英雄楼的分店,经过改造之后已经有模有样了,但是三个人都没有时间去那个地方吃饭,或者娱乐。

    一方面是他们这边忙,另一方面责任重大这个地方不允许出任何丝毫的差错,一旦因为他们离开在这里出点差错,那问题就大了。

    他们每天都要生产几十斤的火药,如果一旦在安全上出了漏子,被人拿走了,那就麻烦了,这东西弄不好足够把他们的脑袋都交给老李砍了。

    或者,消防方面出了问题只需要喷的一声,他们可能都会被送上西天。

    表面上看起来他们逃离了长安的种种纷争,其实这个工作还是大意不得的。

    尤其是程处嗣,他是安全方面最直接的责任人,一点都大意不得。

    可以说,从长安来的泾阳县的这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里面,程处嗣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去了一次长安,在二月的时候,为了把他家在泾阳县城里的酒楼改制成为英雄楼的分店,才出去过一两次,然后就几乎没有出过这座府邸的大门。

    甚至连酒也不敢放开喝!你可以想象,对于老陈家的人来说,几个月不能放开喝酒,每一次只能浅浅的尝一点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折磨!

    可怜的娃,差点都快被憋疯了。

    由于黄小牛他娘在张济安等人做饭,所以黄小牛也跟着他娘一起,留在了府邸里面,而不用回家了。

    如此一来,尽管其他学生都是下午三点左右就放学回家了,但是黄小牛却不用,他可以拿一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默默的回顾着今天讲过的内容,因为不用走路干扰他的思考,所以他的效率似乎更高了。

    张济安在花园里边翻了一阵地,回过头的时候才发现,这小子居然坐在路边,手里拿着一个小木棍,在地上演算着数学题。

    看来这小子是相当的认真和专注的,就连张济安走到旁边他也没有发现,张济安也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的看着这小子。

    张大安也被张济安强迫着跟他一起劳动,只不过这家伙长期以来,不大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像张济安这样,经过几年部队生活打磨锻炼的强壮身体,没一阵功夫就累成了一条狗。

    等他快走到住的小院子门口的时候,发现张济安在路边站着,而且朝着他做了一个不要出声的手势。他也看到了正蹲在地上,拿着小木棍学习画画的黄小牛。

    于是,他感觉好奇也便悄悄的走了过来。

    结果他站在身后越看越惊讶,这小子演算的不正是今天讲过的学习内容吗?

    等等,这小子手里没有拿书本,难道是在默写今天学过的东西?

    于是两个人不再出声,一直在后面看着。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黄小牛终于将那些题目都演算完毕,然后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起身准备往回走,这才发现了站在身后的两位先生。

    小家伙多少有点惊慌失措,自己做题被两位先生看见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还是不对。

    张大安赖着性子询问,然后对这小家伙又讲解了一些,并且还出了两道题考了一下。

    结果,这小家伙很快的将那些题目做出来了,而且,完全正确。

    于是口头表扬了几句之后,就将这小家伙打发走了。

    两人相视一眼,张济安开口问道,“怎么样?”

    他们的当然是今天的教学进度了,可以看得出来,黄小牛演算的那些题目,都是课本上的。自己编的课本,他自己怎么能够不清楚?

    张大安吸了一口气,“他把今天讲的内容全部默写下来了,几乎没有错字。”

    两人在彼此的眼睛里都看到了一丝震撼,这tnd简直就是一个小天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