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国粹皮影 » 第二十八章 世界大学生文化交流会

第二十八章 世界大学生文化交流会

    韩知世的生日还没有到,辅导员王建国便把自己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去。

    杨锦好奇的问道:“辅导员,是有什么事儿吗?”

    王建国回答道:“确实有一个好事要告诉你,那就是世界大学生文化交流艺术会,会在十二月九号,在上海的世博园园区内召开。而这次文化交流,经过校领导商议,决定把京剧和皮影作为节目上报上去,作为这次文化交流的一项。所以你得去准备了,争取拿出好的表演来,你有什么想法吗?”

    杨锦沉默了下去,最难的莫过于大闹天宫了。

    大闹天宫本来是属于唐山皮影,可自己阿爷是将全中国各个地方的皮影融会贯通了,所以杨锦也学了很多,主要是以陕西皮影和唐山皮影为主,都是中国皮影。

    可大闹天宫自己演不了,杨锦便想到了一出也许自己可以去尝试的皮影戏,也非常复杂,可对于杨锦本身这个陕西人来说,未必不能够做到。

    杨锦便回答道:“想法倒是有一个,如果表演皮影的话,那么就表演比较著名的一出,《哪吒闹海》吧!”

    王建国一听哪托闹海,双眼放光的说道:“好啊!就《哪吒闹海》!”

    一提起哪吒闹海,大家肯定想到就是小说、电影和电视剧和动画片。

    皮影哪吒闹海的故事,没办法像影视剧那么精彩,可哪吒闹海的皮影戏有着独特的味道。

    它有着独特的乡土情怀,属于陕西皮影。

    首先杨锦是一个陕西人,所以他如果要表演皮影戏,肯定是要从陕西皮影戏表演着走。

    其实哪吒闹海也非常的难,可杨锦想着,既然是世界大学生交流会,肯定要把自己家乡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让老外开开眼。

    而哪吒闹海有多出名,杨锦已经不想多说了。

    离开了辅导员的办公室,杨锦就把这个消息发送到了皮影社的群里。

    群里的人先是一阵兴奋,然后就是担忧,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人,真的能够表演好《哪吒闹海》吗?

    老实说,皮影社里面很多人可能看过动画片、看过小说,看过电视剧,可大多数都没有看过《哪吒闹海》的皮影表演。

    所以一个多月的时间,要他们一群小白去表演哪吒闹海,他们很没有底气。

    一些人在群里问了以后,杨锦也给了自己最真实的回答。

    他也没有底气,可难道没有底气就不去做了吗?

    这是一次机会,一次将皮影向外传递的机会,结果徐熙第一个回应自己,想要参加。

    其后,都想要参加。

    现在皮影社有十二个人,因为许学姐不能来,所以只有十一个人。

    十一个人肯定不能够全部去的,然后杨锦告诉他们,自己会给他们分配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会有三人不能够上台表演。

    齐妍惊讶了一下,问:“有三人不能够上台表演?”

    杨锦:“是不能够上台表演,不过可以跟着去上海的世博园。到时候可以作为工作人员,将制作的皮影当做纪念品,送给那些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本土喜欢皮影的大学生。”

    这份工作看起来简单,实际也不简单,因为这是宣传文化的一项,也非常的重要。

    也就是说,皮影社的十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无论能不能够上台表演。

    还是那一点,皮影比很多戏剧都要好的一点,是你在幕布后面,不用害怕台下的观众而出错,你可以专心的表演你要表演的内容。

    皮影是很少需要观众反馈的,可无论是京剧还是川剧,或者黄梅戏,都需要观众给到你反应。

    特别是川剧变脸,在变脸的时候,台下的人面无表情,不鼓掌,那就完犊子了。

    表演的激情也会下去一半,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表演的是差还是精彩,而观众的反馈是很差,台上的人也会崩溃,会胡思乱想。

    所以观众很重要,观众也能够决定舞台的好坏。

    徐熙杨锦给她安排的是助演,可能杨锦也有私心,是因为自己生日最后的时间,徐熙给自己的那份惊喜,让自己很感动。

    他一直觉得徐熙就像姐姐一样照顾着自己,因为自己是独生子,所以自己会渴望有那么一个姐姐照顾。

    而徐熙充当了这个角色,所以杨锦认为理所当然。

    有的人不是迟钝,只是天生缺了一根弦。

    在别人的事情上看得无比的透彻,可一到了自己,就傻得不能再傻了一样。

    杨锦开始正式进入皮影制作的过程了,他做的每个皮影都非常的精细,而制作的也由陕西皮影、泰山皮影、唐山皮影,转到了各个地方不同的皮影。

    他做这些皮影非常精细,这是纪念品,到时候会送人的。

    而哪吒闹海这套皮影,杨锦打算让阿爷帮忙,所以提前打电话给了阿爷,阿爷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当然,电话阿爷没有接,他就在旁边坐着,是阿妈转的话。

    明明阿爷能够听到,杨锦不太懂为什么阿爷不愿意接电话,而选择转接。

    阿爷的皮影其实精细没有杨锦做得好,这也是为什么阿爷夸过杨锦,说他天生就是干这一行的料。

    可阿爷制作的皮影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具备神情。

    听起来挺玄乎的,可实际上是阿爷在制作皮影的时候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所以他才能够成为皮影界的泰山北斗。

    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阿爷会海盐腔,能够听得懂海盐腔。

    毕竟传承了近十代,杨家这一门的皮影一直没有中途断了,会海盐腔也不稀奇。

    前些年大家都认为海盐腔失传了,结果某一天唐山的一位皮影大师听到在靖边有那么一位皮影大师,故此想要老探讨。

    然后发现这位大师擅长所有地方的皮影戏和方言,甚至还会传闻中的海盐腔,直接惊为天人。

    那位大师本来和文化总局有联系,当得知这个消息,文化总局派人下来也证实了阿爷是皮影界的传奇,也就有了当今皮影界第一人的称呼。

    不过阿爷不怎么在乎罢了。

    都已经八十多岁了,怎么可能在乎这些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