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国粹皮影 » 第三十三章 年轻人总该去看看世界的

第三十三章 年轻人总该去看看世界的

    在韩知世的生日后一天,阿妈特意打电话来问,有没有陪知世过生日。

    其实无论是韩知世一家还是自己家,都希望韩知世能够和自己在一起,因为知根知底。

    知根知底有多重要,超过了门当户对。

    因为你清楚对方的家庭背景情况,就会很放心。

    而且杨锦的阿爸和韩知世的父亲,两人是小学同学、中学同学,还是高中同学。

    两人多年前相遇还承诺过,若是两人的妻子生了儿子就做兄弟,生了女儿就结为姐妹,若是一男一女,他们想要成为亲家。

    当然这只是口头说说,最后的决定还是在孩子的身上,现在可不是他们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好在韩知世从小就比较黏着杨锦,杨锦在杨河镇也非常的有名气,从小就能够考个十里八乡第一,再加上杨锦是杨老爷子的孙子,杨河镇很少有不认识他的。

    而阿妈的这个电话让杨锦非常酸,因为自己过生日那一天,家里是没有给自己来电话的。

    韩知世过个生日,还专门打电话来问一问,这是不是过分了?

    在陕北地区或者大多数地区都有一个说法,那叫穷养儿子富养女。

    杨锦的母亲虽然无比希望韩知世能够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可如果不能,那也是自己的半个女儿,那么自己关心关心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说自己的儿子,都十九岁了,你已经是个成熟的大人了,已经不需要家里人的关心了。

    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杨锦是那种非常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要不然也不会跑这么远到BJ来读书。

    又问了许多关于家里的事情,阿妈告诉杨锦一切都好,就是阿爸去县里面教书了以后,要每周六才能够回来,周天下午又要去县里。

    没有以前方便了,毕竟以前在镇上教书的时候,下了课,骑着个电瓶车,十来分钟就到了,非常的方便。

    不过阿妈也不会抱怨什么,她好像一直不会抱怨,也在忍气吞声。

    农村出身嘛,总会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即便是一个村的人。

    可对于阿妈来讲,无论别人说什么,她总是会带着笑脸,附和着别人,也许很累,也许这就是她的处世之道。

    杨锦曾经看不惯过,为阿妈和别人争吵过,可阿妈却拉住自己直摇头,阿妈也应该是属于讨好型人格的那种,或者不争不抢的那种。

    其实也许正是因为阿妈这样的性格,村里的人都会夸阿爸找到了一个好媳妇,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阿妈太过温柔了,温柔便会吃亏。

    至于阿爷,阿爷的烟已经到了该炕的时候,也是修建烟屋的作用。

    杨锦很不喜欢用泥巴修成的那种跟碉堡一样的烟屋,进去以后便是冲鼻的烟味。

    阿爷很喜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辈子都在吸烟,没有味道比这个更吸引人了,包括阿爷最喜欢吃的腊肉。

    阿爷真的很早吸烟,在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烟瘾都特别大。

    阿爷最幸福的那一刻,就是曾经首长亲自递过一根烟给他,还问他抽不。

    阿爷那时候还是小孩子,背地里倒是抽,可当着自己父亲的面,阿爷还是很害怕的,可就是这一句抽不,这样的荣耀他能够记一辈子。

    阿爷那时候其实年纪不大,染上烟瘾可能也很杨锦的曾祖父有关系。

    看多了嘛,也就学会了。

    谁年轻的时候不觉得抽烟很潇洒很酷飒,是到了中年时代的时候才会感触颇深,压力大到烟酒才能够解决。

    可解决的却不是问题,只是想让自己暂时不要去想这个问题。

    而到了父亲这一辈,父亲是70年生人,结婚较晚,主要是当时家里条件不太好,大家都想往城里奔。

    还有就是父亲这个老师的工资低得可怜,便没有人看上年轻的父亲。

    其实杨锦看过父亲那个时代的照片,不是彩色的,他真的长得挺帅的,杨锦能够长成这样真的遗传了父亲的基因。

    可惜,那个时代帅是最没用的,要是放在这个时代,阿爸要是喊一句,阿姨,我不想努力了,那么肯定有很多富婆会看上父亲的。

    遗憾的是阿爸生错了年代,也感谢他生错了年代,才有了自己。

    挂掉电话以后,杨锦突然有种思乡心切的心情。

    他想要回去看看杨河镇,那条从小镇旁边流过的清水河,而近年来它的水量是越来越少,鱼也几乎看不见了。

    他也想念小镇的学校,想念村西头李二家的那头牛,杨锦也会亲切的喊初二就辍学的李二,叫李二牛。

    想念村中那颗百年槐树,想念村北的那一排桂花以及自己家中的枣树。

    其实陕北真的特别好,好到杨锦都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

    靖边看似是一座不大的县城,实际上遍地都是宝贝。

    要知道,陕西这座省,可是承载了好几座的王朝。

    不是有书写了,陕西第地底下有许多大墓,那是华夏先辈留下的珍宝和遗择。

    当然,喊你去陕西不是去当盗墓贼的,是让你去感受当地文化和自然风土人情的。

    今年的寒假在一月二十几号,因为今年二月份就是农历的新年,杨锦到时候就可以回去了。

    老实说,来的两个月就感觉BJ这座城市太大了,自己太渺小了,有一种会莫名的悲戚。

    在这个偌大的地方,竟然没有一立方米是属于自己的,所以杨锦会非常的难过。

    可在陕北那边,杨锦可以对着外界大声喊,这片的黄土都是我的,然后可能下面有办庄稼的汉子会回应你一句。

    对,都是你的。

    世上都觉得你是井底之蛙,可却不知道井底之蛙有井底之蛙的好处。

    小时候有一片课文,叫我想去山那边看看,看遥远的BJ。

    如果可以,杨锦想留在靖边、留在杨河镇,留在村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只是这快节奏的社会不会允许,家人也不会允许。

    年轻人,总该去看看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