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国粹皮影 » 第四十四章 东方魔术

第四十四章 东方魔术

    其他人开始仔细端详,可不就是克拉拉吗?

    克拉拉脸上露出感动的神色,对着杨锦说道:“杨,太感谢你了,这是我此生收到过最好的礼物,没有之一。就是我很遗憾,这是什么神奇的东方魔术,为什么可以用纸片制成和我一样的人来。”

    东方魔术,有意思的称呼。

    可杨锦不得不告诉克拉拉:“克拉拉,这不叫东方魔术,这在中国叫皮影戏,是我们中国非常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克拉拉好奇的问道:“皮影戏?那你会在文化交流会上表演这所谓的皮影戏吗?”

    杨锦点头:“自然,我是带着任务来的,会表演一出我们中国非常出名又传统的皮影戏,到时候你们会在舞台上看到的。”

    克拉拉惊喜道:“那我一定帮你捧场。”

    其他人也羡慕的看着克拉拉,可他们和杨锦不熟悉,也不可能开口找杨锦要一个,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杨锦也看出了他们也想要皮影这一物件,可自己确实和他们不熟悉,不可能给他们一人做一个。

    那么和克拉拉就熟悉吗?

    不,也不是,可能很大原因是克拉拉长得非常好看吧!

    许多西方女孩杨锦会觉得一般般,可克拉拉这个女生真的长到了杨锦的审美里面,故此才有做克拉拉皮影的想法。

    但是,既然自己是来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虽说不会给他们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皮影,可也会拿其他皮影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杨锦便开口道:“明天交流会正式开始的时候,我们传媒大学的皮影社会在世博园的门口,免费赠送给大家一些关于我国历史上以及神话传说里面的皮影人物,如果你们喜欢的话,到时候可以去我们展台的地方领取一个。”

    克拉拉的一个男同学好奇的问道:“神话传说,会有孙悟空吗?”

    杨锦点头:“会的有的,如果你喜欢,可以去领。”

    克拉拉另一个男同学,中文就比较蹩脚了,问道:“那会有哪托吗?我最喜欢中国神话中,有三头六臂的哪托了。”

    杨锦苦笑着解释道:“那不是叫哪托,那叫哪吒,是天宫的托塔天王三太子。而我们传媒大学的皮影社,明天会表演的节目就是哪托,不是,是哪吒的节目,叫做《哪吒闹海》!”

    差点被这个德国人带歪了,人家叫哪吒,哪里叫什么哪托。

    不过这也不能够怪他,毕竟汉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一种语言,还是没有之一的那种。

    中文考试不知道难倒了多少的外国人,不少外国人在社交平台上都感慨,中文实在是太难了。

    确实,国人都没有学明白,何况是外国人。

    分别了克拉拉等人,皮影社和京剧社两个社团直接被校领导带去了世博园要表演的舞台。

    场馆能够容纳上万人,而来的一百一十二所大学,肯定是没有上万人的,只有两千人左右。

    京剧社的率先上台排练,他们的排练即便同是传媒大学的皮影社,也是不能够看得,毕竟要保持神秘感。

    他们表演的曲目杨锦自然之道,空城计。

    《空城计》又名《抚琴退兵》,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该剧目在剧情上通常前接《失街亭》,后接《斩马谡》,合成《失空斩》。

    该剧目讲述了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失了街亭之后,司马懿带领大兵来攻打诸葛亮驻扎的西城。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兵将,只得以空城为计,大开城门故弄玄虚。司马懿到了一看,唯恐内有埋伏,因而撤兵离去的故事。

    杨锦以前倒是看过这个节目,不过不是传媒大学的学生表演的,是一位叫王珮瑜的老师表演的。

    她虽然是一个女人,却去扮演了诸葛亮的角色,也就是老生,非常的有气魄。

    王珮瑜老师也是当代发扬京剧,把京剧带到很多地方演出的这名一个奇女子。

    传媒大学的学生表演自然是不及王珮瑜老师的,因为王珮瑜老师已经可以当之老师了,隐隐有大家风范了。

    传媒大学京剧社的还是一群晚辈,可他们也在努力的想要将京剧带到全国各地,带到世界去,他们也很了不起。

    那么杨锦呢?

    杨锦自然也了不起,可杨锦还真的算不得了不起,他的爷爷才是真正的了不起,是曲艺界的泰山北斗,这里不仅仅是皮影这里,而是曲艺界。

    作为国家一级表演艺术家,如果按名次排的话,杨锦的爷爷是可以摸到头把交椅的,这就是杨锦爷爷的地位。

    不过传统艺术是没有综艺娱乐吃香,也没有综艺娱乐赚钱的,大多数都是靠着国家的扶持,也就是津贴在过活。

    也全靠国家这几年给阿爷的津贴,才让杨锦的家庭慢慢好了起来,否则凭借阿爸在镇上教书的那点工资,估计这家人是活不下去。

    一点都没有开玩笑,因为随着社会在发展,物价在飞速发展,杨锦要读书,家里还要生活开销,阿爷只能怪管自己,不是国家扶植起了传统艺术,就杨锦家的那点田地,办了不够吃半年,拿什么活下去呀!

    当然,在国家没有扶植传统艺术之前,真的要感谢韩知世一家,是他们不断的在接济自己家,这个家也才慢慢拖着走的。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没钱的时候,如果有人还愿意接济你,那么你们的关系就不用多提了。

    当你有钱的时候,那些在你没钱的时候远离你的人,也不用深交了。

    社会发展到现在,大多数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表面客气,而对你好的人你开始怀疑他别有所图。

    所以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是这么慢慢的没有的。

    可不管怎么说,杨锦家的生活虽然没有奔向小康,也不像小时候那么贫穷潦倒了,这得感谢国家和党领导的英明领导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