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国粹皮影 » 第八十章 所有的不告而别

第八十章 所有的不告而别

    第二天起床,杨锦直接在网上搜索了一条关于新年的祝福,然后复制下来,群发了出去。

    很快便有人回了自己的短信,包括在英国伦敦的徐熙。

    看到徐熙回的短信,杨锦露出了一丝难言的表情。

    其实他可以不给徐熙发这条短信的,可他发了的原因是徐熙的告别是告诉了

    所有人的,所以她还算是自己的朋友。

    因为在杨锦的心里,所有的不告而别,那么都不值得被原谅。

    如果一个人要离开了,那么一定不要走得悄无声息,可以选择大大方方,你的决定终究会有人尊重,即便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特别是爱情里,两个人如果要分开了,那么肯定是因为某种不可妥协或者调和的矛盾,那么放开的时候,落落大方一点。

    至于离别,人生来便是为了离别,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不够好的自己的离别,只是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出现在你的身边。

    杨锦开始起床,母亲已经做好了大汤圆,芝麻红糖的。

    以前还要自己碾,现在简单得太多了,直接在镇上买就行了,而且机器碾的比自己手工碾的还细。

    当然,也吃不出那样的味道了。

    杨锦不太喜欢吃甜食,他可能更加喜欢味道重一点的,比如说重油、重盐、重味精这种。

    不过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杨锦还是选择了吃四个,每年的今天他都会吃四个。

    阿爷能够吃二十多个,用阿爷的话来说,大汤圆就是指一大家子人团团圆圆的意思,多吃就能够多团圆。

    当然,更多的是阿爷是从灾荒年过来的,他对于食物不会挑剔,对于汤圆更是格外的钟爱。

    吃完了汤圆也可以吃早饭也可以不吃早饭,可阿妈还是热了一些,因为昨天的剩菜实在是太多了。

    团年饭嘛,不管吃不吃得下,有一点非常的重要,那就是会做太多。

    昨天的四方桌上,做得菜,桌子都堆不下了,那么接下来的几天就会一直吃剩菜,然后客人来了,就会做几个新蔡。

    这个天就算不用电冰箱,菜也不会馊。

    大年初一这一天,镇上的政府就来给杨锦他们拜年了,每年都来。

    他们带来了一桶油、一袋米还有一箱牛奶,也祝愿阿爷能够长命百岁。

    本来阿爸是打算留他们吃饭的,可他们还有好多家要拜访,就不留下来了。

    镇上的工作人员拜访的要么是贫困的家庭,要么就是有大龄老人的家庭和像阿爷这样年纪又大,又是整个杨河镇,甚至整个国家的瑰宝这样的老人。

    阿爸送了他们一程,因为今天天气不太好,有着小雪在下。

    大年初一,杨锦他们不走亲戚,都是亲戚到自己家里来,因为在陕北的农村是很讲究规矩的。

    有老人的要先去有老人的家庭,没有老人的,要按亲疏来走。

    比如说杨锦的大姑家,每年就会先来走杨锦他们家,因为大姑是他们那边年纪大的人,而杨锦是的阿爷是大姑的亲父亲,那么大年初一他们就会过年拜年,除了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推迟到大年初二。

    来之前也会先打一个电话,就是怕到时候人来了,结果主人却走了,那这顿饭该去哪儿吃啊?

    当然,这顿饭的事情真的很小,可每年大家都忙,只有过年的时间才能够来玩,自然希望大家都能够在一起,谈谈这一年是怎么过的了。

    杨锦其实不太害怕亲戚里走自己家,以前他们问成绩,在镇上的时候都是考全年级前五,到了县里上高中的时候,也是考全年级前三十的那种。

    现在上大学,他们肯定不会问成绩了,会问自己找没有找女朋友,不好意思,自己有了。

    至于要见上一见,老实说,韩知世在杨河镇的名气不小吧,那是从小好看到大的,杨河镇谁不知道韩家那闺女长得那叫一个水灵啊!

    现在韩知世在BJ的北影上学,还被一些人称为最美学妹,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反正杨锦最不怕的就是亲戚来问自己成绩和女朋友这两样了,毕竟要是自己反过去一问,只怕他们的孩子有些遭不住啊!

    不过杨锦也不会这么无聊,他很少问自己那些堂弟堂妹的成绩,他清楚的知道,都不怎么好。

    至于说表弟表妹这类的,说出来也不怕好笑,阿妈他们那边的亲戚,特别是同龄的人,杨锦连他们的名字都叫不全。

    现在如果在大街上碰见自己的阿妈的父母,杨锦恐怕都认不出来。

    没办法,真的不熟。

    他们没有来交往的意思,杨锦也不会想着去高攀他们什么,自己能够长这么大,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是说如果哪一天能够遇到,杨锦也许会装一下,维持表面的亲热,无他,只因为阿妈。

    阿妈没有享受过那边的爱,可阿妈的心里却一直有所牵挂,仅仅因为她的父亲是她的亲爹,虽然他纵有万般的不好,阿妈也会每年去拜访,给他钱,而杨锦没有那么大方。

    今年如同往常一样,阿妈的娘家还是没有人来,阿爸其实是有些生气的,阿爷并不想要参与进去,因为在阿爷看来,交往也可以,不交往也可以,这个家在越来越好,靠的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而不是外人帮了什么,也不想要别人的帮助。

    阿妈作为那边的大姐,她其实是渴望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哪天来看看自己的,只是好像如同她们都忘记了有这么一个姐姐。

    也不能够说忘了吧,在她们有事儿的时候,还是会打个电话来象征邀请一下的。

    时间就这样一晃,到了初五,杨锦他们家也得走亲戚了。

    杨锦是不打算走亲戚的,阿爷更不可能走亲戚,还要留个人在家里做饭,走亲戚就成了阿爸一个人的事儿。

    阿爸也喜欢这样的感觉,东走走,西走走的,别人顺便再喊一句杨老师就更好了。

    如果阿爸生活在重庆这个地方,估计天天都要被喊老师,不管你是不是个老师。

    也许以后,教师节,能够成为重庆人的节日,是班上有重庆的同学讲的,他们重庆这个地方,所有人都是老师,下至几岁小孩,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

    也让杨锦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更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