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战国第一公子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授业解惑

第一百四十六章 授业解惑

    公子羽用一缓兵之计劝退景实后,楚使来滕的风波算是暂时的平静下来了。公子羽回到九霄宫之后,又开始九霄宫的清闲日子。

    三友机关城的建设已算是步入正轨,地下河道打通之后,机关消息室的水车已经开始工作,巨大的母齿轮没日没夜不知疲劳的运转,这是整座机关城动力的来源,是这座巨大工厂的基石。

    三友山三座山体还在开凿,但已经不用公子羽费心了。易川、孟胜、徐角三人足矣把控全局。

    公子羽便把心思主要放在人才的培养上,早上传授兵法,午时之后,便讲百家之学,到了傍晚,再挑灯解战。

    在众人把《太公兵法》吃透之后,公子羽便是凭借记忆,弄出了一部《三十六计》。这《三十六计》是公子羽前世看影视剧得来,也不知道影视剧里面的有没有错误的地方,总之,能用就行。

    《三十六计》和寻常的兵法不同,《三十六计》简单易懂,直接背熟,能拿来套用。

    直接套用,好处显而易见,坏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三十六计》有固定的框架,不是特别适合符合时宜,因为现实总要比想象的要复杂的多,正所谓是理论知识,永远不及实践。

    《三十六计》若是教一群没带兵打过仗的人,公子羽肯定会有顾忌。但教他手下的这群人,公子羽根本不用担心。

    姬虎就不用多说了,中山内卫军的将军,有数年的作战经验。项子冥是楚国猛将,年纪虽小,但在战场上却是一个老油条。

    河丘十二将经历过的战斗可能要比这二人少一些,但也绝不是初出茅庐的牛犊。河丘狼骑井陉关大战一万魏武卒、鲜虞保卫战、昔阳佯攻战等等战役下来,河丘十二将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将军了。要知道河丘狼骑的存活率是三百存十二,可想而知,这最终活下来的十二个人,绝不会是等闲之辈。

    “三十六计!走为上!好了!尔等自己感悟吧!我先走了!阴女她们还在等着我讲授道家之学呢!“公子羽伸了一个懒腰打着哈欠说道。

    这一早上的授课,不累是假的。现在公子羽终于体会到当老师的感受了,本以为来到这个时代就能逃过授道解惑这个艰巨的任务,谁知,逃不掉的还真是逃不掉啊!

    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啊!

    “夫子好!”

    疲倦的公子羽,一只脚迈进学堂,孩童们响亮的声音让公子羽为之一振。

    公子羽欣慰的笑了,看着这么一群孜孜好学的孩子们,他还有什么疲倦的理由呢?

    “翻开竹简,我们今天要说的是道家经典中的《德》篇!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公子羽先带着孩子们朗读了一篇道德经,为的是让孩子们先对道德经有一个印象,至于其中蕴含的道理,就随着孩子们知识的增长,再慢慢解读了。

    其实《道德经》中的文字不难解读,难的是文字中诠释的人生哲学。

    就拿【上善若水】,这四个字的表面意思就是最良善的品性如同水一样。而要解读这四个字,却是十分的困难。

    水有利,滋养万物,讲的是奉献。水有势,居下而不争,讲的是不争。

    而水同样有害,水的利与害,说的是,水对天下万物的关系。良善的本性跟水一样,似利似害。大害而如重生,大利而若天怒。

    矛盾吗?其实是矛盾的!良善这个品质本来就是矛盾的。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似乎也同样矛盾,但他蕴含的道理却不矛盾。

    再说到水的势,水能急能缓,能聚势于低而面不起丝毫波澜,水几乎包含了天下所有的势,每一种势都是因时而变,因地而形。它适应了天地间所以的环境,欲水化而成气,欲冷化而成冰。

    你觉得是所有事物在改变水,其实只不过是水在选择自己舒服的形态而已。

    有水一样品质的人,才是能屈能伸的英雄。

    这就是我们时常说的【上善若水】!

    当然,公子羽是不可能这样和孩子们说的,这只是他自己对这四个字的解读,每个人理解的道不同,道家言:道无问,问无应。

    何为道?自己领悟到的才是道,别人说的永远是别人的道。

    公子羽还没有读完,易师便在门外等候。

    公子羽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把道德经朗诵完,这才出学堂去。

    “易老!有何要紧之事?”

    易师叹了一口气,闪身让公子羽往门外瞧,只见太子定微微行礼,对公子羽示意。

    太子定今天是只身一人来的,衣服也换成了和他身份不符的麻衣。显然,他这次来到九霄宫别人是不知道的,或者说,他本就不想让别人知道。

    公子羽微笑回礼,公子羽正准备走过去,太子定却先走了过来。

    二人面对面,又是再次行礼。

    儒家的礼虽然繁琐,但不得不说,有时候繁琐一些还是好的。

    像公子羽和太子定这样的关系比较尴尬的,多行几个礼,再谈话,就要自然很多了。

    太子定先开口道:“早知兄长传道授业日日繁忙,但在滕城实在无趣,这才上山来找兄长,若有叨扰之处,兄长多多体谅!”

    太子定一口一个兄长,还是很让人亲近的,以他的身份大可直呼其名。

    “太子光临寒舍,是在下之幸!”虽然让人亲近,但该客套还是要客套的。

    “不知太子来此是……”公子羽其实很忙的,他不想让他的孩子们等久了。

    太子定连忙道:“并无大事!只是来探访兄长的!之前在门外听孩童们朗朗之声,可是道家经典?道家乃是当世显学,不知兄长可否让我入学堂听兄长解道?”

    公子羽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随后,笑道:“太子请!”

    太子定入了学堂之后,易师便派人找来了一张桌案。

    易师则是对公子羽道:“公子他……”

    公子羽知道易师想说什么,抬手制止易师继续说下去。

    公子羽入了学堂,就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翻开竹简继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