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战国第一公子 » 第二百零五章 各怀鬼胎

第二百零五章 各怀鬼胎

    “他们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公孙槐挠头问道。

    “问题倒是说不上,只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而已!”公子羽笑道。

    “族兄这次可不能再掉我胃口了!”公孙槐生怕公子羽又拿他打趣,连忙道。

    “学宫夫子一共四人,你难道没有发现他们神情各异?”

    公孙槐托腮作沉思状,经公子羽这么一提醒,公孙槐还真是发现了一些端疑。

    “夫子公羊高和谷梁赤乃是吴起来学宫之首当其冲者,公羊高一脸愤然,但谷梁赤却是忧心忡忡。夫子田子方、段干木,在吴起到场后,未发一言。田子方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而段干木竟然是有些幸灾乐祸?”说到最后,公孙槐都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了。

    真是认真观察,发现人心各安,这个结果还真是有些出人意外。

    都是学宫的夫子,为何会态度迥异呢?

    公子羽点头道:“公羊高、谷梁赤神情之异同,乃是性格使然,这并非是什么怪异之事。倒是田子方和段干木对待此事的态度,让我有些好奇!”

    “族兄是知道背后的原因的?”

    “其实要知道背后的原因,并不难!族弟我问你,在西河学派还未建成之时,公羊高、谷梁赤算得上才学之人吗?”

    公孙槐思索后摇头,而后道:“这二人算不上名人,他二人虽是子夏的弟子,但算不得子夏经世之学的传承代表。学宫还未建立之前,子夏门下弟子七名可称是子夏经世之学的佼佼者,此二人皆不在七人之列。所谓经世之学,就是出世做官,公羊高、谷梁赤并未在诸侯国谋得一官一职,这才随着子夏到河西。”

    “而在西河学宫,田子方也将二人压过一头,田子方乃是子贡的弟子,深得子贡信任,来投子夏门下后,子夏对其也是寄予厚望。可偏偏,能作两部《春秋》最后还被收入王宫的却是这二人!”公子羽摇头叹息道。

    公子羽帮公孙槐理清楚了三人的关系,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段干木更是如此,他是魏人,理应是他的《春秋》得到魏斯的赏识!可偏偏就没有!”公孙槐想到了段干木的幸灾乐祸,从何而来,连忙道。

    “虽同是子夏的弟子,学宫的夫子,可这待遇却是不一样的。这难免会让经世之学更胜过二人的田子方、段干木心怀嫉妒。所以二人才会一人置身事外,而另一人幸灾乐祸!”

    “可为什么魏斯就不能相信这二人呢?田子方有子贡、子夏为师,学识更胜过公羊高、谷梁赤,理应由田子方著书,而后将其收录更为合适啊!段干木更是如此,段干木是魏人,理应得到魏斯的信任才对!”公孙槐换位思考,则是产生了疑虑。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到吴起《春秋》落败谈起!吴起《春秋》之所以会落败,则是因为吴起的《春秋》远不及《公羊春秋》、《谷梁春秋》能控制人心!二者之《春秋》有束缚思想之说,对于治学者而言,这是愚弄天下人,但对一个统治而言,这却是两把武器!田子方、段干木没有看破魏斯的心思,更不愿违背孔子之《春秋》愚弄天下人,所以魏斯会对其置之不理,转而信任公羊高、段干木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公子羽解释道。

    公孙槐一拍脑袋,似有一妙计托盘而出道:“族兄可以借西河学派的内部不和,从而分化西河学派……”

    “方向对了!但要达到的目的还远远不够!”

    “族兄的意思是?”

    公子羽又开始故作神秘,笑道:“田子方、段干木都可以接触一下,至于目的嘛……到时候再说吧!”

    公孙槐像身子进了虫又开始浑身难受起来。

    “族兄你能不能……”

    公子羽摊手无奈道:“并不是我有意掉你胃口,只是这个计策刚刚有一个雏形,能不能成还是两说之事。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把握,利用人心是最艰难之事,因为人心实在不好控制啊!”

    公孙槐瘪嘴,公子羽叹息摇头,道:“走了!西河学宫也来了!该去安邑了,良在安邑应该等急了,再不走,他就得派人来寻了!”

    二人出学宫,再进阴晋,临走之时,公孙槐遥望城头,忍不住问道:“族兄就不去结识拜见一下吴起?族兄既然有意让其……”

    公子羽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现在去拜见吴起?去看他发火?还是听他唠叨?人家正在气头上,这时候过去,是去看笑话吗?再说了,我们现在的身份,吴起还不一定能看得上眼!少去做那无用功之事!”

    公孙槐解释道:“族弟不是那个意思!族弟的意思是吴起和西河学派关系正僵,如果族兄也在他心里埋下什么祸根,族兄再要用计之时,是不是就要变得简单许多?”

    “你太低估吴起对魏斯的忠心了!不过你这么一说,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些事!”公子羽沉吟道。

    “族兄快说!”

    “不是什么大事!用不着这么激动!”

    “究竟是什么事,族兄就别卖关子了!求你了!”公孙槐怕是上辈子被人蒙蔽而死,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好奇之心。

    还真别说,公孙槐那一脸焦急的模样,还真是有几分可爱。

    “不久之后,魏国朝堂上的格局!魏斯如今扶持西河学派,西河学派为魏斯达成某种政治目的的同时,还未魏国培养了一批人才。这些人将来则会变成魏国朝堂的中流砥柱,但可怕的是,魏国朝堂又将崛起一股势力,这股势力是以翟璜为首的鬼谷势力!”

    “鬼谷?难道说翟璜也是鬼谷弟子?”公孙槐很是担忧的问道。

    “这倒不是,翟璜是卫国人,他老人家也是卫国人,虽然常年隐居于鬼谷,但他在卫国有众多门生。你可以这么理解,鬼谷一派,对卫国人有着巨大的影响。翟璜、吴起、李悝、翟角皆是魏国人,有西河学派的冲击,鬼谷文化会更加紧密相连。这就很可能会造成两派在朝中的争权。”公子羽解释道。

    公孙槐走过来,将公子羽抚上车。

    “族兄先上车!”二人一齐上车之后,公孙槐继续道:“各国朝堂有各国朝堂的局势,在族兄看来,魏国朝堂的争端,是于我有利还是于我有弊?”

    公子羽将貂裘脱下,马车扬鞭,公子羽则是叹道:“朝堂制衡,有利有弊!各派的制衡,会让君权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一定的加强,至于弊端,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说道朝堂权衡之术,各派的实力在君主的控制范围之内叫制衡。像韩国这种内部局势,便称不上制衡,那明显是内乱。

    关于制衡,公子羽真是体会良多。

    回想当初自己在中山,官至少上造时,中山的朝堂制衡,真是让他至今难忘。

    本是一腔热血,想救中山于水火之中。

    但却又被朝堂制衡弄的偏体鳞伤、心灰意冷。

    “朝堂制衡之术,免不了两派的相互争斗,只要有争斗,实力就有削弱。朝堂争斗最为黑暗,谁也意料不到,究竟会发生什么!”

    公子羽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用离间计的公叔痤,便是河西学派出来的人才。

    因为两派的争斗,公叔痤用离间计,离间武侯和吴起的关系,最终导致吴起不得不逃出魏国,转投楚国。

    不仅如此,公叔痤还有一个门客,也是卫国人,名为卫鞅,也就是公孙鞅、商鞅。

    他明知卫鞅有才,偏偏就不向魏侯举荐卫鞅。只因卫鞅是卫人,深受卫国鬼谷文化的影响,故而导致卫鞅到秦国。

    “这边是弊端!”公子羽最后叹息道。

    公孙槐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听到最后,终于是豁然开朗。

    “我猜到了族兄在学宫时思的是何计!”

    公子羽绕感兴趣道:“噢?这都被你猜到了,说来听听!”

    “族兄是想借两派的争端,找人离间吴起,只要吴起得不到信任,他自己会逃出魏国,届时不管吴起愿不愿意,族兄只要找几个人,把吴起臭打一顿,打昏了再带回九霄宫,就能得吴起这个人才了!”公孙槐摩拳擦掌,一脸兴奋的模样。

    他那样子,真是恨不得自己现在就去把吴起臭打一顿,而后将其带走。

    “哟嚯!你这墨侠脑袋里装的不是古道热肠,尽是些坏主意!”

    公孙槐耳根一红,有些委屈道:“族弟这也是迫不得已嘛!都说穷则思变,我们现在是什么都没有,若是……”

    “这倒是实话!不过你这个计策还是有点简单了!既然要做!就做毒了点,让吴起心悦臣服,再无二心!不过话说回来,吴起最终还是一个添头,能成便成,不成也罢!魏国之行,为的可不是吴起,复国乃是当今重中之重!到安邑之后,你立马前往赵国,让仇烈给安排赵国之事!若魏国之事能成,我来赵之时,便是复国之日!”

    公孙槐深深点头,而后攥紧双拳,遥望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