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养成一个大明皇帝 »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其时,朝廷上也是一派严肃的光景。

    今日,对于各位臣子们来说,既有好事也有坏事。

    好事便是皇上因病多日未曾上朝,今日总算是来上朝了,坏事便是地方上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大家心惊胆战,担心皇上呵斥。

    特别是最近发生在西南方面的事情,简直是棘手。

    内阁首辅申时行想到这里就觉得头疼异常,他年迈的脸上,皱纹更加深刻了一些,两鬓的头发也更加白了一些。

    听着各部向皇上述职,也听着其他各部的臣子向皇上说着相关的事情,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提出西南方面杨应龙的问题。

    申时行内心叹了一口气,这件事其他人不做,最后不还得他来做吗,作为内阁首辅,没有理由去像其他人一样的推脱。

    想到这儿,在前面一个人述职完毕过后,便上前两步说道:“皇上,前些日子贵州巡抚叶梦熊、贵州巡按陈效二人同时上疏,弹劾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二十四大罪。”

    万历皇帝居高临下看着申时行,“这件事朕记得。”

    申时行见状,继续道:“前些日子,因为正值西虏进犯,便让杨应龙戴罪立功,现在西虏进犯之事已经了结,正是谈论这件事的时候。”

    万历皇帝抬眼看向申时行:“最近,贵州和四川两地可有官员继续上疏?”

    申时行内心感叹皇上的远见卓识,当今皇上聪明绝顶,申时行知道瞒不了皇上,也并非想要瞒皇上,于是继续说道:“近来,贵州巡抚叶梦雄再次弹劾杨应龙,要求四川方面查看杨应龙所犯之过,而四川方面认为,杨应龙无可堪之罪。”

    说到这,朝廷上上下下,极度安静,连颗针掉到地上都能够听到,众人屏住呼吸,等待万历皇上的回答。

    万历皇帝厉声说道:“继续说,既然四川认为杨应龙这边无可堪之罪,那贵州那边如何认为的?”

    申时行缓缓说道:“贵州方面认为四川包庇杨应龙。”

    申时行说罢,万历皇帝并没有回话,而是朝朝廷其他人看过去,众人纷纷将头低下,这件事情极其的棘手,谁碰上就是一鼻子灰。

    看到无人回话,且纷纷将头低下之后,万历皇帝也有些不乐,朝廷上下的氛围愈加低沉,万历皇帝脸上的神情也愈加盛有怒火,“满朝文武就无一人敢言。”

    说罢,万历皇帝看向申时行:“申阁老,你怎么认为?”

    申时行倒也没有推诿,继续说道:“臣认为这件事应当慎之又慎。”

    这句话说了跟没说一个样,万历皇帝,倒也没有揪着申时行一直问,而是将目光看向兵部等人,“这事事关兵部,都哑巴了?”

    皇上已经说到这了,兵部也不敢再沉默下去,兵科都给事中张希皋赶紧上前说道:“臣等认为此事事关重大,事关两省,应派遣官员去对杨应龙做一个勘察,至于是该剿还是该罚,再行商议。”

    万历皇帝:“就按你说的办,这件事情就交给兵部,给你们十日拟定一个方案,十日过后,将方案交给我看。”

    兵科都给事中张希皋点头道:“是。”

    这件事说到这,也算是有了一个结论。

    但是申时行也咂摸出来一点皇上的意思,皇上看着是对此事持公正的态度,但是杨应龙此人,是一个大的祸害,处理他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申时行到这儿叹了一口气,这钱的问题还在路上,这战事上又有其他的问题,都是不小的问题,怎么解决是个大麻烦。

    这一些问题放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大问题,若是谁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可真是国之栋梁,前途无量。

    说到国之栋梁这个问题,申时行想到了观潮居士,想到观潮居士就想到了郑国良。

    虽说看不起郑家的作风,也觉得应该让皇长子做太子,这与郑家的观点完全相悖,不过在国事上面,既然郑国良有其独到的见解以及非凡的才华,那么该问的时候也得去问,该交谈的时候也得去交谈。

    申时行想到这儿,知道了是时候找时间去拜访拜访郑国良了。

    怎么拜访?说些什么都是一个难事?

    不过不管他是不是郑家的人,只要能够解决西南西北和东北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申时行不想像其他人一样流连于派别之争之中,静静的将目光盯向实干之人。

    一边想着,申时行已经回到了内阁,好在现在内阁一派正气,内阁所在的王希爵等人都是正派之人。

    王锡爵上前,问到申时行,对于西南方面怎么看?这件事情虽说是兵部的事情,但是他们作为内阁也应该提前有应对之策,到时候也好对兵部的相关事宜做出判断。

    申时行看向几人,思虑一番:“咱们几个臣子不能揣度圣意,但是不管杨应龙是不是如同所供述的二十四大罪那样,我们都要对即将而来的战事做出相应的准备,即使杨应龙没有问题,那么鞑靼和我国的问题也越来越重。”

    王锡爵点点头:“申阁老说的是,如今,这两年看似有些不太平呀,鞑靼,倭国蠢蠢欲动。”

    申时行想到了这些事情,那就离不开钱财,申时行问王锡爵道:“近来户部怎么样?郑大人他们几人做的如何?”

    王锡爵说到这儿,先是点头,再是摇头:“户部做的不错,纳银大臣他们几个也做的不错,户部充盈,接下来的一两场战争,应该是能够应对了。”

    “既然能够应对王大人为何摇头?”

    “能够应对是一回事,只是户部有些有些同仁说,郑大人有些奇怪,平日里鲜少来户部,对相关事情也主持颇少,大多数事情都是新近探花白世铎和进士邱茂所做。”王锡爵再次一边笑着,一边儿摇摇头。

    “你们说这观潮居士真是奇怪,不做一事,每日鲜少在值,一问人就在外面做事,一看却发现他四处溜达,也没见有事儿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