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重生之曹丕 » 19致命问题

19致命问题

    第二日一早,曹丕将行囊背上了马车。这马车又大又宽敞,最重要的是,里面带了暖炉和被子,可以随时随地睡觉。

    曹真没带一个下人,只带了一大袋子铜钱和防身兵器。这一袋子钱足够曹真在路上喝两个月的酒了。

    中郎将府外,甄宓与郭照依依不舍的送别曹丕,总是嘱咐再嘱咐……

    曹真坐在马车上,看到这一幕,不禁撇了撇嘴,心想:女人真麻烦!

    曹丕和二女拥抱告别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儿女情长,毅然决然的坐上马车,离开了。

    曹真技术娴熟的驾着马车,一路向南,奔着邺城的南门打马而去。

    到了门口,曹丕出示了曹操令牌,守门将军不敢怠慢,马上放行。

    出了城后,听着两匹马轻快稳健的马蹄声,曹丕第二次有了种自由惬意的感觉。

    第一次是在小林子村,和郭照玉儿一起住在山里的日子。

    第二次就是现在。

    在曹操身边时,是让他感觉最不自由的,也最不舒服的。

    随着马蹄的极速驰骋,曹丕他们逐渐上了官道,距离邺城也越来越远了!

    官道两旁,风景如画。抬眼望去,远处是绵延起伏的高山,就近还有人家和田地。今年的收成似乎不错,离老远还能看到零零散散的农民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在田地里割麦子。

    曹丕正惬意的“喜看稻菽千重浪”时,曹真无聊的开口道:“子桓,你说这诸葛亮,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我总感觉他是个胸无点墨的无学之人,一个骗子!”

    曹丕忍不住想笑,他还嘲笑诸葛亮无学?在祁山与诸葛亮打败以后,诸葛亮还写信嘲笑曹真无学呢!最后曹真大骂诸葛村夫,被活活气死。

    当然,这是小说里杜撰的。

    “子丹不必多虑,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实乃当今第一奇士!相信我,我看中的人准没错。”

    曹丕看着风景,淡淡的回答道。

    曹真驾着马车,不禁皱眉道:“好,即便是他真如你所说,是个大才。那又何劳你亲自拜访相求,你可是未来嗣君,地位无比尊贵。随便写封书信将他招来不就行了?”

    曹丕摇头道:“子丹,此言差矣。若如此,并非待贤之礼。况且此人非同一般,只有我亲自前往求之,他才有可能出山。”

    曹真冷笑一声,撇了撇嘴道:“子桓哪,你真是把他太当回事了!要依着我,我才不会自降身份的去请他呢!”

    曹丕笑了笑,没再说话。这就是他和曹真之间的区别,也是他为什么注定是主公,曹真只能是臣下的根本原因。

    想到诸葛亮,曹丕忽然皱起眉头,笑容逐渐消失。

    为了他一统天下的宏伟计划,他必须要在刘备之前请诸葛亮出山。只有这样,才能破坏掉孙刘联盟,才能扭转了赤壁之战后的三国鼎立局面。

    这些是他早就想好的。可还有个问题,曹丕发现自己好像忽略了。那就是诸葛亮的个性!

    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说,他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当然,“苟全性命”是他在谦虚,他在南阳安居乐业,算不上苟全性命。

    可“不求闻达于诸侯”就是真的了。诸葛亮胸怀大志,当然不甘心当一辈子农民了!

    但在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可一直老老实实的在隆中“种地”,似乎没有一点要出山的念头,直到遇见了刘备。

    那一年,诸葛亮二十六岁。

    二十六岁之前的诸葛亮,他难道心里就不着急吗?一直在家待业的滋味儿,只怕并不好受。

    但他为什么始终没有走出隆中?答案只有一个,他在衡量天下!

    诸葛亮在衡量当今天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谁才是真正的明主,谁才能让他大展才华,施展平生之志!

    历史证明,诸葛亮选择了刘备。但同时也得出了结论: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这句话简单点说,刘备是个好主子,也能给诸葛亮大把机会施展才华。但诸葛亮生不逢时,他所在的乱世三国,对手都普遍太强。

    别的不说,就说曹操孙权。在战场上也许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在治国上呢?这二人各有一套,笼络人心也都相当出色。

    因此就足以说明,想征伐天下,光靠武力是不行的,笼络人心才是王道。

    如果诸葛亮生于秦末,也许就没有张良韩信什么事儿了,帮着刘邦一统天下的人,一定是他。

    以前研究历史的时候,曹丕也曾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帮助曹操孙权,而是偏偏选择了诸侯中,势力最弱小的刘备?

    难道仅仅是因为,诸葛亮喜欢打逆风局?

    关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曹操孙权手下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文臣武将。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贾诩等。孙权手下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如果诸葛亮投靠两者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得到重用,实现不了自己的一腔抱负。

    相比之下,刘备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依附刘表,据守新野弹丸小县……

    看似已经差到了一定地步,实际上却等于新公司创业阶段。诸葛亮入职,开局就是总经理,刘备的大小决策,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全部都听他的。

    诸葛亮要是投靠了曹操孙权,只能从基层做起,然后被雪藏……

    司马懿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而且,最重要的是,诸葛亮从小接受的都是儒家思想教育,讲究的是忠君爱国,时刻以兴复汉室为己任。

    而曹操孙权,在诸葛亮眼里,只怕都是“簒逆之辈”,尤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更是被视为汉贼!

    那么诸葛亮选择刘备,似乎是个历史必然的结果了……

    想到这儿,曹丕顿时一阵头疼,只觉得一个头八个大!

    关于诸葛亮的性格,似乎他真的忽略了!

    这几乎是致命的!

    他,曹丕。汉贼曹操的儿子,诸葛亮会出山助他吗?

    人家刘备,汉室宗亲。虽然并不是十分的根红苗正,但最起码打着汉家旗号!

    只要刘备表达出求贤若渴的诚意,三顾茅庐,诸葛亮就会“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可自己呢?曹贼的儿子,自己特妈就是十顾茅庐,恐怕也不一定能感动诸葛亮吧?

    这似乎是个立场问题!

    那,自己还有必要去求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