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这个少爷很逍遥 » 第十一章 煮熟的鸭仔飞不了

第十一章 煮熟的鸭仔飞不了

    (有推荐票的,麻烦帮忙投下推荐票…万分感谢!)

    大半日后,李少爷一行人在某处路边茶馆休息。

    茶馆建的很简单,几个草棚,几张桌子,一根旗帜上写着茶字的旗杆。

    马车真不是个舒服的交通工具,颠颠晃晃的,马儿累,坐马车的也累。但却是这个时代,比较常见的交通工具了。

    草棚下,李少爷和张县丞分桌而坐,在李少爷的强烈坚持下,小翠他们也跟着围坐在桌子旁。

    张县丞,鼻头红红,眯着眼睛,左手捏了捏八角胡,看了看李少爷那桌,心想:当真是下等人,居然与那贱奴和捕快坐一起!

    这个世界衙役分两种身份,一种良民:民壮、库丁、斗级、铺兵皆在此列,而皂、快、捕、仵、禁卒、门子均为贱民,这些贱民同倡优奴婢同列,其中又以捕役地位最低。

    李奇的做法,在这个时代实是惊世骇俗,不过他才无所谓,谁还能管的了他?

    张县丞坐在桌旁,几个衙役或是站在其身后一副讨好,或是另寻一桌坐着。

    不知道在琢磨什么,张县丞眼珠子转了转,站起来走到李少爷那桌说:

    “听闻李少爷年早在五年前便以十五岁的年级考得了秀才,实是我余江近年来数一数二的天才,想必胸中自有乾坤!”

    “今日我们与李少爷沿途而来,四周风光甚是优美,李少爷何不借此作诗一首。”

    说到此处,又回身指了指他身后的捕役,继续说到:

    “让我等见识见李少爷的高才,也让他们这些贱奴领略下咱余江的文采风流!”

    李奇心中无语,这么快就替主子来探路了?

    本来想拒绝,但是看了看茶馆前那斜斜的上坡,灵光一闪,看我不坑残了你,于是说道:

    “好说好说,在下刚刚也正感叹这一路的风景,只得了两句,本不该在县丞面前献丑,但为表对县丞的尊重,只能将拙作写出,不过只有两句,望县丞不要见怪。”

    “李少爷开玩笑了,两句就两句,哪里来的见怪之说?”张县丞心想,这李少爷还是很天真的,倒要看看他什么水准。

    不一会儿,小翠便准备好了笔墨,在一张空桌上,李少爷走过去,在那宣纸上笔走龙蛇,是两行颇有韵味的小楷: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

    小翠等其他人看不太懂的,只是觉得少爷好厉害,这就把诗写出来了…

    那张县丞走近一看,不禁大笑,心想:这也叫诗?世子真是多虑了,还让我试探试探,这厮根本就一个草包嘛!那柳慕白有何惧哉?但口上却说:

    “李少爷当真好才学,此次诗会比试,那柳慕白定讨不了好。”

    李奇翻了翻白眼,你是想说本少爷一定会凉透的吧,等你回去打了小报告,呵呵哒,到时候诗会你就知道谁凉了。

    对李少爷的才学,有了一定“认知”的张县丞,一脸迫切的说:

    “这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早点赶路,免得耽误了大事。”

    说完,便自顾自领着跟着他来的衙役,往马车方向走去。

    李奇看他们走了,趁他们没注意,又提起笔在宣纸上又写了两句,只见那诗为: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

    跟本少爷斗?啧啧,真是想不开,我大司马光的打油诗,可没那么简单。

    李奇骚骚一笑,本想把宣纸收起来,不想一阵风突然刮过,那写着诗的宣纸便飞走了。没入旁边的山林,瞬间不见踪影…

    李奇也没在意,阻止了想去把宣纸捡回来的小翠等人,便随着张县丞继续赶路。

    ……

    某处树林中,一位白裙女子立身其中,若李少爷在此,定会发现,她就是那日乌石山中与他惊艳一吻的那位仙子。

    此刻她手中拿着一张宣纸,眼中情绪多样,不知想些什么。

    李少爷不知道,他刚刚在茶馆里的所作所为,全被这白裙女子瞧了去,于是一时好奇,便使了点小手段,弄走了那宣纸。

    原来,自那日被李少爷轻薄了后,这女子想了想,便又回那有明王教教徒的小寨子查看了一下。

    不想却听到有一人蒙着脸对明王教圣王的保证,说什么饶州诗会后,李府必定身败名裂,乌石山和蕤宾山庄唾手可得。

    从而那什么什么乌石山计划便可顺利执行。

    之后白裙女子又经过多方打听,终于知道了一些脉络,也知道了李府少爷和信王世子的赌约。

    她不知道明王教要在乌石山干啥,不过她身份特殊,天生和明王教死对头,总觉得,明王教肯定在乌石山策划着什么阴谋。

    当日,小寨前两个喽啰的聊天,她没有听到,于是无从推断。

    但也打定主义,一定不能让乌石山落入明王教之手。

    既知道李少爷此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乌石山是否从李府易手,便由不得她不多想,她并不是关心李府是否身败名裂。

    也知道李少爷就是那个轻薄过她的那个人,可那只是个意外,更何况,她觉得如此淫贼早点身败名裂才好,免得以后祸害良家少女!

    李家少爷既然迎战就得承担后果,自大的人不需要被同情,既自大又是淫贼的人更不需要同情!哼!

    这些天她得到的消息有很多,前李少爷之前输过一次,她也是知道的。

    她所所担心的是,此次李少爷若再一次输了,这乌石山就落入信王世子的手里了,虽然她觉得信王世子不太可能是明王教的人。

    但是,他却要把乌石山和蕤宾山庄转送给一个道人,看那道人行事作风实在可疑,说不定就是明王教中人。

    刚好,她又收到消息,解先生已经抵达鄱阳!于是,她便打定主意,跟着过去看看,说不定还能请解先生帮忙出出主意。

    远处,坐在马车上的李少爷好像发现了什么…嗯?输?本少会输?本少不服,到底又是谁造的谣啊…拖出去喂狗!

    ……

    赶路的日子总是过的快,经常在人们不经意间便会把时间偷偷拐走,于是,一天如一瞬。

    红日高挂,这是个万里无云的晴天。

    晴天代表快乐,偶有微风拂面也会带着点点欢喜,犹如烈日下繁华喧嚣的古城,一副欣欣向荣。

    建元二十一年六月十三上午,经过两天的赶路,李奇一行终于抵达鄱阳。

    鄱阳县,位于鄱阳湖东岸,通江达海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七县之会饶州府,景秀江南鱼米乡”的美誉。

    城中一片繁闹,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小摊铺满道路两旁,往来行人络绎不绝

    “鄱阳三宝,过了这村就没正宗的囖…”

    “烧饼,卖烧饼嘞…只要两文钱…”

    “客官客官,进来看看呀,本店远近驰名,夫人的最爱,用了都说好!”

    夫人的最爱???用了都说好?怎么用?哪里好?你该不是间什么什么用品店吧?

    ……

    饶州府学位于鄱阳城东妙果园旁,这里有文笔峰和砚池,湖水环落,长堤数里,峰峦峻拔,景致清幽秀美。

    饶州诗会一旦开启,历时十天有余方才结束,需先在府学报名登记,隔天带着入会牌于府学旁的东湖参加诗会,诗会的章程每年都不一样,需与会后方才知晓。

    此时,饶州府学大门外,有两群风尘仆仆人影,似在交谈。

    张县丞站在李少爷身前,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木牌往李少爷身前递了过去,说:

    “李少爷,这是世子给李少爷安排的客栈,就在此道前方不过百米,名为东湖,李少爷等会可自去找寻,出示此房牌即可,在下还有要事,先行告辞,诗会再见。”

    原来,李少爷等人一到鄱阳,张县丞便不由分说的,先带着过来到这饶州府学报了名,并为李少爷取了饶州诗会的入会牌。

    三大诗会一旦报名,领了入会牌,如果不参加,等同于弃权,一样的终生禁止参与三大诗会,李少爷现在是一定要与会的,如果跑了,便是自毁长城。

    如此,张县丞才觉得没必要跟着他了,毕竟煮熟的鸭仔飞不了!更何况,东湖客栈也有世子的眼线,可谓双重保险。

    鸭仔?谁是鸭仔?你才是鸭仔!你全家都是鸭仔!

    本少虽然身体好能力强,但是从没想过去做那……!信不信本少现在就闻下小翠的脚臭死自己?

    李少爷对于这种带有鸭的形容,总是莫名的敏感…鸭仔是有什么奇怪的意思吗?真是搞不懂…

    还有,臭死自己?这么残忍的吗?另外你确定小翠的脚是臭的?你闻过吗?

    咦,莫名的变成了一段有味道的文字…真是多亏了李少爷的配合。口味莫名变重,下次不敢用了…

    “有劳县丞大人一路护送,大人有事自管去。”

    李奇接过木牌,心想:呦呵,世子兄还是不错的嘛,还包住,嗯,那以后本少爷折腾你的时候轻点。

    张县丞见李少爷收了房牌,点了点头,也不管李少爷等人,便自顾自的带着衙役离开。

    不过,话说这又是折腾?又是轻点的?闹哪样?

    就不怕别人误会你跟世子兄纯洁的正反派关系?李少爷的用词真是越来越有水平了,也不知道谁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