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村儿的那些事儿 » 唠嗑

唠嗑

    天空黑的像漆黑的天鹅绒一样,在还没有多少电灯的日子里,天空的星星格外亮,一眨一眨亮晶晶的银河景象在现代或许只有青藏高原才有了……

    但是果子们就正在看着一眨一眨的星星唠嗑,还不是在青藏高原,而是华北平原。

    要知道再过几十年,这样的景象将随着空气污染和光污染而难得一见!

    “政策要变化,农民种地可能要轻松了,没有那么使劲了,把田地分给农民,自己种多少得多少,想想就是好事,哈哈哈!”爷爷坐在马扎上,说着憧憬的话。

    “种田,分了还是第一步,将来要想高产还需要建大农场才行,不然东家一块地,西家一块地,出不了规模,得不了产量的。”舅爷爷接着爷爷的话茬,将种地这件事引到了一个大家无法理解的角度。

    “呵!还农场!这分都没分,还弄农场,想的这都是啥不着边儿的话!”奶奶没好气的揶揄道,在黑暗中,满脸的嫌弃。

    “姐姐,你不懂,农场上了规模,田地放在一起,种的粮食就会多,中粮的、施肥的、管庄稼的、收庄稼的人都能分成小组,这就是分工,一分工就会高产量,这才是生产力呀!”舅爷爷耐心的解释着,但是奶奶没有读过书,认知层次的问题让她无法理解,索性站起身来回屋里睡觉去了。

    “看吧,每次都是这样,抬杠,不懂吧还死要面子端着,难怪一辈子啥都不懂!”

    “不准这么说你的娘!二翠!”爷爷呵斥道。

    “还不让说实话了,事实就是这样!”二翠不服。

    “农场这个模式,也是从捷克斯洛伐克学来的,还要有种子、种田方法,科学着呢!将来肯定会有大发展!”舅爷爷满怀期待,转移话题丝毫不受奶奶影响。

    舅爷爷的这一说法,刺激了爷爷的神经:“那要是这样的话,农场需要人干活吧?那劳动力将来会成香饽饽哦!”

    “可不是!不过现在要先把田分了,这也是国家政策的考虑,将来就是要建设大农场,让老百姓不同拿票买饭了!”

    舅爷爷和爷爷你一言我一语,这天大春也回家串门了,听到了这些话,越发觉得这是小八的机会!

    “舅呀!我看让小八跟你去得了,去农场干活怎么着也比在家里闲着强不是?”大春试探着问。

    “可以是可以,不过能吃的了苦吗?农场干活饭是吃得饱,但是也是很艰苦的!”

    “这个不让舅担心,我去劝说小八,让他迈出这一步,不能在家里呆着了!”大春信心十足。

    爷爷看向黑暗中的华子,发现华子睁大眼望着舅爷爷发呆:“华子,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没有,爹,我只是想,姐夫要是能去中捷友谊农场干活,那我呢?”华子在黑暗中说。

    “你也这样想?”大春转头看向华子。

    “姐姐,你回去和姐夫说一下,我和他一起去,说实话,我长这么大,没读书,没见过世面,去种地挣更多工分还是可以的,我想去,我能吃苦,我也不怕。你看秃子当兵回来明显有了气质,前几天又续了当兵的期限过段时间又要去太行山,果子也读了书,我也应该出去闯一闯不是吗?”华子一口气说完,看向爷爷,这可能是他很长时间里憋着的心里话吧。

    大家一阵沉默,就好像确实忽略华子和二翠这件事是大家第一次发现一样。

    秃子最早出去当兵,拼搏了几年,大江南北都走过了,虽然不会大富贵但是也算张了见识。前几天秃子离家去了战友家,过几天就要离开了。

    果子读了高中,也算是高学历,虽然没有直接在学历上收益,但是大家都预料到将来去供销社或者大队当个会计什么的总是有机会。

    大春出嫁还怀了孩子,也算是完成了农村的惯例,即女子生孩子就算完整了的风俗。

    这个家只有华子和二翠存在感太低,以至于自己将来的生活都无法进行规划。

    华子想到这里,也只能出去拼一把了。

    舅爷爷微笑着看着华子和二翠,想到昨天姐夫和他说的话果然没有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