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村儿的那些事儿 » 争吵

争吵

    “姐,你看,这老家里种地没前途!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活计,不如让华子跟我去中捷,你说呢?大春如果劝动了小八,一共两个名额,可以安排在水沟挖掘队,虽然累,但公分绝对多!”

    “啥!去中捷,去中捷干什么!不行!”奶奶看也没看舅爷爷,右手横在肚子上,左手摸着下巴,没好气的说。

    这天一大早,吃早饭时,舅爷爷首先挑起了话题。华子兄弟几个在一旁看着,尤其华子在一旁等待着奶奶的同意,脸上平静,内心却是忐忑,二翠也满脸放光,看不出她的鬼心思。

    “去中捷友谊农场拼一拼,见见世面,也好给华子将来找一条路。”

    “找什么路?你那条路难道就多好吗!拼一顿又怎么了?还不是种地,在哪里种地不是种,非要跑那么远?当年你不是也不听话,才种地的吗?现在觉得种地是多好的事情了?不行!”奶奶数瓜罗子般把话说完,就是反对华子离家。

    听到奶奶提起了往事,舅爷爷的脸上闪过一丝抽搐,但并未发作,笑着解释说:“华子也老大不小了,姐姐难道不盼着抱孙子吗?”

    奶奶的脸上微妙的抽动了一下,舅爷爷的话果然触到了奶奶的痛楚。

    华子也老大不小了,就连他们的大哥秃子也还没有成家,这传宗接代的事情拖久了,在农村是要被唾沫淹掉的。

    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娶不到老婆,就堪比男女离婚一样臊人。

    舅爷爷看到了奶奶沉默中的无奈,想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

    “姐姐,华子去中捷也不全是为了种地,虽说农场条件好些,但是更大的考虑还是华子的终身大事不是?去了农场找个大姑娘愿意跟着的,这顺带着把婚事也解决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奶奶听到后还是不为所动。

    一旁的华子红着脸,听不下去了:“娘!你到底是不是为我好?我去中捷拼一拼总比在这个破村里强!家里一穷二白不说,你反对这反对那!你到底是图啥!摊上你这整天骂大街的酿也是倒霉!”

    华子的话音刚落,大家都沉默了,惊讶之余,爷爷抡起巴掌朝华子的背上扇去,啪唧一声闷响,华子冲出了屋门超外面跑去。

    “哎呦,姐夫不要激动!这不是商量事情嘛!不要动火气!不要动火气!”

    “这个小崽子是翅膀子硬了,滚!都滚!嫌家里穷就滚!”奶奶尖利的声音绕梁,丝毫不会示弱。

    “华子说的有什么不对,家里一穷二白是事实,还不让说了?你就整天惦记着大哥,啥都是想着大哥,我和大姐就像不是亲生的一样!你是怎么对待大姐的!怎么对待大哥的!村里人都知道!最重男轻女的就是你了!”二翠就像沉闷的火山一样,彻底爆发了,这些话都是真话,但真话伤人又伤心。

    …………

    长大后的小子每每回想起这些大姑、二姑讲起的往事,都会惊讶于他们在当时条件下的前卫思想。

    大春意识到土地政策的转变,意图促使小八去把握。华子意识到在农村没有出路需要走出小圈子。而秃子也已经走在了拼搏的路上。

    说到底,父母的重视与支持才是最重要的,二翠说的没错,奶奶疼爱大儿子胜过一切,由此而耽误了华子的读书,也压根没有在乎二翠的存在,大春更是家里抗活的存在,硬逼着自己自由恋爱,早早嫁了出去。

    从当时的农村环境和时代特征来看,大春竟然是最先完成人生进程的,虽然大春嫁给了懒汉,但懒汉最后傻掉不能自理,也算是回到了因果。

    “这些不是东西的玩意儿们,都长大了!管不了了!爱咋咋地吧!我算是看透了!”奶奶在二翠跟着华子一前一后跑出家门后,声嘶力竭的怒吼着,丝毫没有反省自身的打算,这也是那个年代父母们的特色了。

    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大人们的附庸,哪里有什么自由决断的权利,任何事情都应该听父母安排才是绝对的价值观。

    经过一整天的闹腾,邻居们也来看热闹,这书记家里从来不缺话题。

    “哎呀,我看出去一趟也不是什么坏事,还有他舅管着能有啥事?”西家秃婶劝告道。

    “我看也不好说,这政策怎么走还闹不明白呢!出去了出了事怎么办?算是哪一齣?”东家刘老头反驳道。

    ………

    “这些小劈叉、丫头养的们,我算是管不了了!全都滚不要在家里!”奶奶还在叫骂着,没有要停下来的样子。叫骂之难听不可思议,又是清晰无比。

    直到小子长大了,还听到过类似的叫骂。

    果子在一旁听着,正在铺算着怎么做和事佬的事情呢………毕竟和事佬这个角色太适合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