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医患情缘 » 二章住院洪湖中医院

二章住院洪湖中医院

    接待我的是针灸科一个气质高雅,举止端庄穿着一件干净洁白的白大褂的中年女医生,她热情地仔细的询问我得小脑萎缩的时间,以及是否在那里接受过治疗,还有平时吃了那些药,得知我小脑萎缩拖了十年之久,为我惋惜,要是早接受治疗小脑萎缩也许好的差不多,我告诉这位女中年医生,一则自己没有钱,囊中羞涩,康复治疗的事不能自己作主,二则一直坚信当年在武汉确诊为无良药治疗小脑萎缩,三则家人没得好的商量出钱不统一。这次能来洪湖中医院确诊和接受康复治疗还得感谢国家政策好,老百姓福利好,我就是数以万计的受益者之一,每月有低保,住着廉租房,如果够住院条件治疗就可以报百分之几十。

    这位中年女医生得知实情和原因后,笑着安慰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说现在治疗还不算晚,她仔细地询问我得了小脑萎缩都有那些症状,我礼貌地笑着回答她的提问,我说只是走路不稳,上楼和下楼要扶楼梯扶手,说话没有以前流畅,清晰,其它还好,我告诉她每天坚持步行一万步一年多了,自从得了小脑萎缩以后,我从新华书店买了二本穴位按摩的书,真是久病成良医,几年下来居然知道了人体上许多穴位,无师自通,有了电脑以后从网上查资料得知倒着走和金鸡倒立对小脑萎缩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我就每天在晚上一边看电视一边一前一后步行,至于金鸡倒立则是见缝插针,灵活机动进行,因地制宜给自己按摩,还有小脑脚底反射区,每点一次小脑脚底反射区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只有自己知道,钻心的痛有时疼得流泪,但还是要坚持。

    因为长年累月、孤家寡人与世隔绝没有人和我交谈,口语表达能力下降,为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我每天坚持有声阅读精美的文章,有声背诵好的诗词歌赋,还选择一些绕口令进一步加强口语表达能力,有声阅读文章有二个好处,一是加强锻炼了我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丰富、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自从二零零九年不能从事任何工作以后,与社会脱轨,我就在家开始静心来写作,重续青年时的作家梦,正好以前自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加上这些年丰富的、曲折的、坎坷的人生阅历,历尽各种磨难,心中有太多的情感要抒发。得小脑萎缩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不能让我的思想也萎缩,要充分发挥,开发大脑的功能,行动跟不上时代的快节奏,这是无法更改的客观原因和残酷的现实,但思想和意识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敏锐的思维。呕心沥血终于在二零一三年完成一部四十七字书名为《灵秀鄂西》的长篇小说和一些诗歌,因行动不便没人帮我投递稿子至今委曲地沉醒在我书桌的抽屉里。话又说回来即使有人帮我往出版社或者杂志社投稿,编辑是不会理睬象我这样在文坛上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纯文学已经没有一席之地。现在的出版社或者杂志社商业利益在前,只要名人投稿不管良莠不齐,要的是名人效益和名人效益带来的丰厚的经济效益。物质文明提高了,精神文明却下降了。

    这位善解人意的中年女医生得知我十年的积极想办法自救的同时还能勤奋笔耕欣赏、敬佩之后建议我住院接受针灸康复治疗,我和四姐欣然接受这位中年女医生的建议决定住院,我和四姐谢过这位中年女医生后,我坐在走廊的椅子上,四姐办完住院的相关手续,然后我在四姐搀扶下从门诊部走到后面住院部,坐电梯上了二楼,门诊部到后面的住院部相隔几十米,连接门诊部和住院部是一条凹凸不平的陈年的旧柏油路,中医院庭院中种植了许多错落有致的树木和许多参差有序的花草,云杉,有的枝干高大,挺拔,尖尖的树梢直剌苍穹,有的象宝塔,树枝和树叶层次分明,飘逸洒脱,庭院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供人观赏的树和灌木,总之这是一个环境怡人,是患者修心养性、康复、疗养的好地方。

    我在四姐搀扶下坐电梯上了二楼,然后来到针炙科办公室,接待我们的是二位穿着白大褂,戴着白色护士帽的护士,年长一点后来得知是二楼针灸科身材修长的李护士长,另外一位也是后来知道面容娇好、白里透红、身材苗条叫吕娟娟的护士,李护士长在合理调整病室人员的安排,最后把我安排在二零六病室十六号床铺,房间是二零六室,床铺是十六号,我喜欢有二个六,连在一起就是六六大顺,看来这回住院我要走大运了。护士吕娟娟则拿着一张表格认真,详细地问我的姓名、年龄、学历、宗教信仰、联系电话等,我如实回答,填完表格所有要求要填完的内容后,护士吕娟娟要我在表格上签字,可我的手指就是不听使唤,最后由四姐在表格上代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