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王凤兰 » 十九(3)

十九(3)

    拿到了锦囊妙计,志平没有回家,直接去找翠屏。跟翠萍一商量,没想到,翠萍同意了。她从磕头礼里拿出来三百块钱递给志平说:

    “我说小志平,”听口气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她比志平还小两岁呢。“我下次回去就住瓦房,你要是敢骗我,我扭头就走,回来就嫁人。反正也不多这一回。”她拿离婚要挟小志平。

    志平拍着胸脯打着保票,赌咒发誓地说:“中,我要是盖不好瓦房,我就不来见你,我就不是人!你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回到家里,志平觉得这三百块钱还是不够用,他琢磨了半天,又去找大哥大嫂了。他一进门就说:“大嫂,就这三百块钱,我看不够,你们有没有?有了借给我一百吧。到时候我还你。明年还,我和翠萍单独过了,手里就有钱了。”

    趁着志恒不在场,凤兰从兜里掏出来一把零钱,这都是卖鸡篓草篮荆笆的钱,花到门窗上一部分,就剩这百十块钱。她偷偷地递给志平说:“就剩这百十块钱了,估计没有也差不多,你先拿去用吧。再要可是没有了。记住,别叫你大哥知道。”

    志平接过钱揣进兜里,心里好不得意地说,又白捡了一把钱。他踌躇满志地回到家里,先在院里和他爹袁国明商量,他说他要把北屋的房顶拆了,换成瓦房,他和翠萍要住进去。两个妹妹先搬到西屋北间去住。停几年就该出门了,也住不了几天。袁国明不敢擅自做主,又去请示了老路以后,折回来向儿子传达老路的最高指示。他说:

    “恁妈说了,想咋翻拆咋翻拆,要钱一分没有。有本事翻拆好了安上四个轱辘推走,她谅你翻拆好了也推不走。这是恁妈咧原话,我也没有办法。有难你自己作吧,我最多给你打个杂,帮个小忙。”老袁就像是一个机器人,录进去多少按照程序播放出来。

    说好以后,袁志平从袁大喷儿家买来两间房上的瓦和杂色,从云彪家弄来几十根方椽,从牲口屋里弄来一些秫秸,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云彪叫来四个人,志平和他爹还有志鹏,帮着打下手,两天,那两间草房就变成了了瓦房。用灰水一刷,小红旗一扎,老远看去,跟新的一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弄来白石灰,里外罩白,风吹干了,雪白,猛一看,就跟刚盖起来的新房一样。袁志平围着这两间房子转了好几圈儿,心里特别高兴。没等地上的垃圾打扫干净,袁志平就跑到大哥大嫂那里汇报他的功绩去了。

    “大哥,大嫂,我这两间房,不比你们这三间差。您还不叫我来住咧,你现在叫我来住我也不来住了。这是我自己盖起来的房,我看着心里好受,住着心里踏实。”这倒是他此刻的真实感受。

    凤兰笑笑说:“中是中,人是衣裳马是鞍,你没有看哪,你那门窗不好看,这两样是最上档次的,就好比人身上穿的衣服,鞋帽太破烂了,就让人看着心里不舒服。那烂门窗,像个疔疮。我建议,既然换新,就一步到位。到大队木器厂定两个窗户两扇门,春节前就能安装好。你不信看看俺这三间房,没有门窗好看不好。”指着门和窗户叫志平看。

    “中,我明天就去接翠萍,叫她来看看你们家的门窗,她就同意了。”

    “这就对了,放着钱没有用。钱是人挣的,得为人办事,放着钱人受罪,那要钱有啥用?”

    第二天上午,志平把翠萍接回来,首先来到大嫂家参观,重点参观门窗。看见翠萍来了,大嫂急忙把二人让到屋里,倒上茶,微笑着说话。那个翠萍呢,前边说过了,人的长相不错,就是有些冷漠,高冷,不是二婚,她骄傲的会像个公主。她的一双眼睛,就像是有很多心思隐藏着,看着你的时候,似乎在怀疑你是特务呢还是汉奸,要不就是在对她撒谎。说话也不利索,总是说半截留下半截,那半截后边还是省略号,就好比某作家,为了吸引读者,故意在那黄色细节后边留下很多省略号,甚至写上了此处省略等字样。有点儿深沉。用流行的时髦话说,水有点儿深。

    志平说:“翠萍,你看咱大嫂家的门多上档次,咱也做个这样的吧。”

    翠萍说:“嗯,就是中,中。”

    “翠萍,你看,这窗户,都是玻璃的,屋里多明亮。”

    “中,嗯,就是不赖。”

    二人回到家里,当即由新媳妇翠萍决定,马上定做门窗,就照着大嫂家里的样式来做。这个翠萍其实不是一个爱财的人,她不是很贪,就是喜欢花钱,喜欢享受,却不喜欢作难。不会挣钱,她和凤兰不是一种人。她也有劳动积极性,也不是死吃不干的那种人。原来那个婆家,也是婆婆老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又加上其他什么风言风语,这就离婚了。深沉,不爱多嘴多舌,更不会给你来个假吃药吓唬人。所以,更不可能被灌一肚子脏东西的,不行了就给你来个“离婚!”然后走人。

    门窗安好了,又买来锅碗瓢盆,买个小蜂窝煤炉,一斤半的,俩人开起了小灶。小锅里刺刺啦啦飘出来香味儿满院儿跑,那香味儿被小北风一吹,哧溜一下就钻进了西屋,然后又毫不犹豫地钻进了老路的鼻孔里。小两口天天酒肉豆腐汤的吃着喝着,比老路过得都滋润。老路闻到香味儿就开始骂人了:

    “他妈那个.......呀,这俩小转果头还怪滋润咧,他天天酒肉豆腐汤吃着,他还怪得咧!”

    老路要知道这都是老大家出的好主意,她就不会再骂志平两口了,她的矛头立刻就会指向凤兰,一天不骂个十遍八遍地就过不去。她原来想着,小志平把房子翻拆好了也推不走,现在看来,还不如推走的好,眼不见心不烦,她也就不会跟着生那闲气了。这一次老路失算了。

    “卤肉!”

    正当老路生气骂人的时候,冯庄一个卖卤肉的来到门前。这个卖卤肉的只要来到袁场,必然在老路的门前喊上几嗓子。他知道,老路只要在家,一定不会叫他失望的。这个卖卤肉的卖的品种还比较多,有水鸡,野鸭,野兔,猪下水,鸽子,鹌鹑等。用钱买那是最好,用粮食换也行。老路一般都是用麦子交换,这种原始交易方法,挺好;不要粮食了再用钱买。老路手里的钱,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买吃买喝买烟吸了。只要悠到老路家门口了,不会叫这些小贩们过门儿。这不,老路听见卖卤肉的来了,就在院子里往外喊道:

    “要麦不要?”

    卖卤肉的大声然而又是很悠闲地回答:“要!”后音儿显得非常温柔。

    老路在院子里喊道:“换十斤麦咧,万奶奶一回,不过啦!”

    袁国明没想到老路会破血本去换肉吃,低着头,叹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一般情况,都是老路下令,老袁执行,今天数目太大,老袁心疼,不想伺候了。老路朝老袁嗯嗯着,老袁不理她,只顾走去。老路站起来,到厨屋拿着一个大葫芦瓢,从麦囤里挖出来满满的一瓢,到外面去换卤肉。到了卤肉摊车跟前,一称不够十斤,她又二次回到厨屋,又搲出一瓢,送到卤肉摊前。这一回十斤多了,就换来兔肉,猪头肉,还有一只鸽子,用瓢端着,怒气冲冲地回到西屋,独自享用去了。

    这家人不是朝日子上过的各种举动,把南屋里的刘小多气得老想背过气去。老路就不说了,她早就领教过了。新来的这个小媳妇,她早就看出,这个也不是善茬,从心机上高她一筹,还没有见面就想到了结婚的事。这能够提前看到的,绝不是一步两步。她不知道,她就是前车之鉴。她想起来她的磕头礼被老路强占,心里就冒上来一股怒气,特别是那次被假娘们撺掇后灌肠,始终让她不堪回首,刻骨铭心。这一阵,她好像有点儿妊娠反应,不想吃饭,心情也不好,她闻到从那两间小瓦房里飘过来的香味,那心情不比老路的好受。她埋怨志鹏没有本事,还不如老三的心眼多。这不,人家老三家的后来者居上,拿到了磕头礼不说,还住上了新房,安装上了新门窗。除了人以外,一切都是新的。还明着跟那老路叫板,弄得老路只有生气的份儿,没有一点儿办法。每逢这个时候,志鹏就劝她,别多想,停两年他们也搬出去住,也能过上属于自己的好生活。这个时候,不能生气,大人生气,对胎儿发育不利。这句话对刘小多还是有点儿作用的。说其他的,她根本就不相信志鹏能给她带来多大的快乐和幸福,她看出来了,志鹏就是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不爱劳动,就会在家里看着老婆的眼色打发日子。电影明星刘小多越发哀叹自己的命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