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厨神万尚志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初入横川客栈落脚 小儿讨赚讲述过往

第二百四十一章 初入横川客栈落脚 小儿讨赚讲述过往

    二人一走,单兴宁忽地觉得屋子寂静了下来,不过一夜的功夫,他便有些不适应这种经年累计下的孤独冷寂了。

    眸子微垂,单兴宁推门入了万尚志二人夜宿的那屋。本以为炕上是一片凌乱,想收拾一下屋子,却不料炕上干干净净,一如过往这些年来,他打扫灰尘时空无一人。

    除去那几颗无光无亮的银锭子和一个汤婆子。

    从未见过这么多银子的他一时懵在当场,连吞咽都不会了。

    可当他反应过来,忙揪起衣角将银子尽数扫落其中包裹好,随后大步地奔向房门,推门而出,院门虚合着,两行马蹄印从后隐没。

    单兴宁忙跑到院门口推开院门,顺着马蹄印远眺而去,只是房屋坐落并一片白雪茫茫,放眼望去,哪里还有万尚志二人的踪迹。

    单兴宁兜着一大堆银子,衣服都坠的沉甸甸的,冷冷的风雪拍打在他脸上,冻得他连唇都发白,唇亦微微颤抖着,不知是不是因冷而颤抖。

    城门口熙熙攘攘,百姓们排队入城,商户们赶着马车凑到值守士兵身旁,不着痕迹地塞了些许银两,士兵掂量着银子的重量,满意地笑了起来,挥手放行商户的马车。

    转眼望去,路的尽头出现两个人脑袋,随着前行而逐渐露出更多的身子。直到最后,才让人发现,原来是两人骑在两匹高头大马上,正朝着城门缓缓而来。

    万尚志在马背上随马的走动而一颠一颠的,他微眯双眼探看着不远处的城墙,发出舒心一叹,“终于到了。”

    邵天宜亦是茫然地望了望眼前高大坚固的城墙。

    横川城是为了抵御陈、费两国而建立,是以修建的极为坚固、高大,城墙高达十二米,横川城周遭驻扎了甚多军队,尽是用来防御陈、费两国的。

    来的路上万尚志二人也曾遇见过几队士兵,士兵们上前盘问,要查看二人的良民证,说是良民证,其实就是士兵们剥削平民的手段。万尚志闻言觉得生气中带着好笑,邵天宜更是怒甩邵府印章,直接呵退了这帮子士兵。

    眼见着进城的无论百姓、商户都须得缴上那么几文几两的银子,万尚志瞥了眼邵天宜,轻声道:“进城还是要低调点,破点钱财得了,莫要拿出你邵府的大印吓唬人了。”

    邵天宜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不是你说忠勇侯的印章太过显眼,让我拿邵府的印章吓唬一下的吗?”

    排队交费入了城,二人哪个也不识得路,便先找了个客栈先住了下来,马让客栈伙计照顾着,二人走着出门,决定先逛一逛横川的繁华街道。

    二人正在路上走着,看着商贩叫卖的物品不同于新京华贵大气,而是颇具精巧雅致,带着一股细腻风情,一路上东瞧西看,其乐融融。

    “贵人们可是头一次来横川城?可需要指引么。”忽地,从身侧窜出个小孩子,孩子穿着破败,但衣服、头脸却极为干净,脸上带着和煦地笑,是以这突如其来的话语不仅没惹人讨厌,反倒让人觉得这小孩子可爱极了。

    万尚志二人正缺个引路的,此刻见这小小孩童自荐,问了一下价钱不过三个铜板,便也允了。

    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听着万尚志答应不禁喜形于色,忙开始介绍道:“贵人们想知道些什么?不然小子先讲讲这城区划分吧!”

    见万尚志点头,小子便继续说道:“这横川城有两个大区,一是大官们、将军们所住的内城区,那里防御森严,不是闲杂人等可去的,周遭也有军队巡视,贵人们要注意,若不小心走到那里又碰上巡逻的军队,恐怕会被大大讹诈一番。若是交不上钱……”

    小子说着瞅了瞅四方,凑近二人身边小声说道:“那帮狗东西就会抓人下大狱,日夜鞭笞以供几个心理变态的官员玩乐,等放出来的时候,可就少了大半条命。所以两位贵人还是要不去那边为妙。”

    “至于这另一个区,就是咱们平民百姓生活区域嘛,眼下贵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入城后的第一条商业街,隔壁还有两条。另外官府、城主府等功能性建筑都在城中央……”小子絮絮叨叨讲述了大堆。

    他说的这些并不是万尚志二人所关心的,于是万尚志出声打断道:“城里有没有什么宗教建筑?”

    小子望向万尚志,顿做嘘势:“贵人,城里只一处福安寺,可没甚旁的宗教。福安寺在横穿人心里就是神祗,在横穿城里您可千万别在别人面前谈及别的宗教,那是对福安寺的大不敬。”

    他这样一说,顿时吸引了两人的兴趣,邵天宜更是收回游览于周围物件的眼,落在小子身上淡淡问道:“这其中有何典故吗?”

    小子见二人感兴趣不由一喜,往日里他招揽客人都是用这种语气提起福安寺,客人们便会兴趣盎然地追问,他再一说原由,客人们听得精彩便少不了他的赏钱。

    于是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讲述起来道:“十九年前的四国纠纷贵人们应当知道吧?”

    二人点点头,万尚志还看了眼邵天宜,他了解这些事情都是后者告诉他的。

    小子见二人点头,继续讲道:“十九年前,陈国无耻,趁新皇登基欲对我大郑图谋不轨。二位贵人听口音并非东南人士,想来当年并未见过那场大战。

    陈国出兵四十万,当年横川尚未建城,不过一个巴掌大的小镇。周遭村落尽为陈、费所侵略,但凡青壮抵抗必遭屠杀,若家中有幼子一并杀之,以防幼子成年为青壮后为父报仇,只留妇人、幼女,是以这么多年来,虽然经过官府调配,可至今为止横川女子数量是男子的四倍。

    那时边远村落一个接一个的沦陷,致使周遭村落、边远村落逃民一股脑汇聚进横川,不过个小镇,怎能容纳这么多灾民呢。县官老爷又拿不定主意,写了公文要上报给新帝,可时间不等人呐,八百里加急的传信一来一回也要半个多月,等新帝指令下来,陈费大军早便屠尽了横川了。

    不过拖了一两天,安置在镇外的百姓便在有心人的恶意煽动下将起民乱,当时情况紧急,县官调动军队压制反而惹得百姓愈发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