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毒妻嫁到之世子请接轿 » 第72章

第72章

    左相匍匐在地上,老泪纵横,鬓发之间斑白之色依稀可见,脸上沟壑也越发显眼,如同从枯木上退下来的老树皮,一夜之间竟是老了十岁不止。

    目睹左相这番做态,顺庆帝的神色缓了缓。

    位于右边第一位的右相见状,皱了皱眉头,在他身后站着的御史台一位以耿直著名的御史会意,出列,道:“左相口口声声喊冤,一两句话就将所有罪过全部推到了魏侍郎身上,未免太过可笑。王瑞生本是地方刺史,三品大员,而魏侍郎却是工部四品京官,尚在其下,王瑞生凭什么会听他的指使?根据白虎山土匪的口供来讲,王瑞生贪污的银两都是通过他们那边最后送到了左相你的管家手上,对此左相也想一干二净的全部推到你的长子身上吗?”

    论起地位来,盛京的官员的确比地方的官员权柄更高,地方三品大员受制于四品京官的不是没有,但王瑞生是一州刺史,地方上的土皇帝,而且并州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管是哪个方面都不可能受到工部一个侍郎制约。

    道理上说不过去,但情理上却说得通。

    王瑞生本来就是左相的学生,这些年来,虽然表面上没有多大联系,但暗地里是怎么样,多数人还是心知肚明。

    魏星怀不足以让王瑞生为他效犬马之力,但魏星怀背后的左相府却做得到。

    若只是凭着几句喊冤的话,就想把事情推脱掉,别说左相还只是一个朝臣,哪怕是身为九五之尊的顺庆帝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做到。

    沧州洪灾,刺史贪污,上下勾结,焚烧活人,桩桩件件早已是让全国上下天怒人怨,不平民愤必生祸端。

    顺庆帝原本还有所好转的面色,再一次沉了下来:“左相,对此你有何话讲?”

    “老臣教子不严,对府中下人管束不力,叫逆子伙同底下的人犯下累累罪案,老臣万死不辞。只是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不敢隐瞒陛下一分一毫,沧州大难发生之前,老臣确实是分毫不知,管家伙同逆子贪污的赈灾银两,也是在今日事发之后,他二人眼看着瞒不下去,才叫老臣知道的,老臣万万没想到,他二人居然敢如此大胆,是老臣肉眼无珠,目大不睹,老臣该死,作为沧州事件主谋的逆子,老臣也绝不姑息,特奉上逆子人头。”左相老眼含泪一副情真意切的姿态,同时打开了一直被他抱着的盒子。

    就在盒子打开的那一瞬间,举朝哗然,只见不大不小的盒子里面装着的竟然是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而这人头赫然就是左相长子魏星怀。

    魏星怀死不瞑目,眼睛瞪得老大,一双完全失去生气的眼眸中还残存着临死那一刻的不敢置信。

    盛京同龄人当中,魏星怀可谓一直拔得头筹,而立的年纪就已经坐上了工部侍郎的位子,眼看着现任的工部尚书,体弱多病年迈体衰,魏星怀就是最好的工部尚书继任者,工部虽然位于六部当中的最后一位,但主管着全国上下的各项工程事务,手上的权力不可谓不大,如今的六部尚书,年纪最小的也早已到了不惑之年,可想而知这魏星怀乃自于左相府将会握住多大的权力。

    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一次沧州事件,魏星怀乃至于整个左相府都被牵扯其中,端王世子荣胤带回来的种种证据,几乎是咬死了左相府上下,面对这种情况,左相这只老狐狸居然还能够稳坐如钟,一番看上去情真意切的哭诉也便算了,如今也下得这个狠手奉上了亲子的人头,同时也不惜自断一臂。

    重臣议论纷纷,龙椅上顺庆帝也为之侧目,作为左相老对头的右相一双浓眉之间的距离近了些,脸色微沉。

    见顺庆帝脸色稍加缓和,左相老眼更是热泪滚滚:“陛下,左相府上下虽是被蒙在鼓里,但受子牵连,最不容恕,望陛下降罪。”

    事到如今,王瑞生早就死了,一直以来都是和他联系的魏星怀也被大义灭亲,人头都摆在了这里,凭着左相口中口口声声声称的教子不严,受下人蒙蔽的罪状顶多不过是伤他一点皮毛,只是左相态度虽然摆得坚决,面对人证物证,记载了一切往来的账本,左相府和沧州一直以来的联系,左相想要断尾求生,还是不是那么容易,不过一切都看着顺庆帝怎么做罢了。

    “陛下,魏星怀虽然已死,但沧州大案事关重大,仅仅是一个魏星怀只怕还当不起这个重责,还望陛下深查,不要给阴险小人可乘之际。”御史宋清一马当先,声重如雷。

    “宋御史这话似乎别有所指,沧州大案本是源于刺史王瑞生肆意妄为,欺上瞒下,魏星怀与之勾结,如今也以查清,左相大义灭亲,该是大功一件,即使之前不明真相,有所失察,如今也是功过相抵,何来的宋御史一句阴险小人。”左相一党当中有人愤愤不平,举步出列。

    对此,右相党一个官员说道:“一个魏星怀死了,不代表沧州的事情就算结了,有白虎山匪徒指认在先,又有着左相府与沧州账本往来为证,王瑞生本是左相的学生,匪徒指认的管家,又是左相的亲信,这二人何以完全瞒着左相大人和魏星怀合谋?左相一二句话就将所有事情推到魏星怀身上,未免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还是把举朝上下都当成傻子!”

    “李大人你也说了魏星怀是左相长子,若是他故意以此身份加以欺瞒,加上王瑞生和管家本就心怀不端,左相大人被蒙在鼓里,又有何不可?”

    “张大人莫不是对着我说笑话,左相可是左相府之主,在朝堂上也是风风雨雨几十载,一双眼睛比什么都尖,魏星怀,管家,王瑞生,乃他亲子,亲信和学生,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就是这般都能瞒得过去,那左相怕是老了,老眼昏花了吧!”李大人满脸的讽刺,说的左相党人哑口无言。

    “你……”

    左相党和右相党争论不休,原本落针可闻的金銮殿一下子堪比闹市。

    “够了。”底下争吵个不休,顺庆帝满脸不愉,龙目含威。

    见状,不管是哪一边的人都跟着安静了下来。

    顺庆帝一双深不可测的眼睛扫视底下站着的众位朝臣,最终定格在与满朝大半数的老爷子赫然不同,显然更为年轻清俊,风采不凡的端王世子荣胤身上。

    “君华,沧州的案子是由你一手督办,如今主谋王瑞生和魏星怀已死,左相这边你说该怎么处理?”

    事情落到了荣胤的头上,一直闭口不言清俊温雅的脸庞上不见波澜的端王世子躬手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无论何事,都当以有功当赏,有过当法为准则。左相大义灭亲此为大功一件,该赏。但沧州一案当中,致使九十万赈灾银两被贪污,五千活人惨遭焚烧,数万灾民流离失散,饥不饱腹,如此大过虽非左相直接缘故,却也与左相有莫大联系。魏星怀和管家打着左相名义与王瑞生勾结,此来左相失察之故,此为过。左相身为百官之首,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于一家而言失察之过尚且如此,于国而言,只怕是……”荣胤话到此处,戛然停止,余音在场的官员早已明白。

    左相一口一个不知道,一句接一句的失察,荣胤别也懒得同他理会其他,就将他按在失察的这个罪名上,失察之罪可大可小,放在百官之首的相爷身上,便是再小的罪都可以无限的放大,更别说沧州一案当中还有血淋淋的五千活人的性命。

    “陛下,端王世子所言有理,即使左相在这之前并不知晓魏星怀同王瑞生之间的联系,但在这之中魏星怀必然是打着左相的名义才能够让一州刺史事事听从于他,事发之后,左相虽然已经大义灭亲,但沧州大案已经造成,左相失察之罪板上钉钉,望陛下安沧州灾民之心,从严处理。”右相从身份上来说还是顺庆帝的姐夫,早在先皇时期就是股肱大臣,其人虽与左相政见不同,但素来有公正无私的清名,此番话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没有刻意的针对左相,毕竟沧州的事闹得太大,总是需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仅仅是一个魏星怀的人头还不够。

    闻言,顺庆帝沉思良久,面目深沉难测,半响后冷声道:“左相,你教子不严在先,对下失察在后,念在你事先并不知情,事发后大义灭亲,也曾有功于社稷,朕且罚摘去顶上花翎,回府闭门思过,以赎罪过。”

    “老臣知罪,谢陛下开恩。”左相老泪纵横,匍匐在地,鬓边皱纹横深,一夕之间俨然老了十几岁。

    除却左相之外,凡是牵扯沧州一案的大小官员,全部从严论罪处理,盛京菜市口的鲜血染红了一遍又一遍,街头巷尾开心的交谈都是大快人心。

    贪官污吏被除,被贪污的赈灾银两追缴回来,沧州上下灾民总算得到了最好的安置,在此事件当中,端王世子荣胤名声鹊起,听闻沧州那边甚至有人为他修建庙宇,当做菩萨供奉,民间甚至有言称其为活菩萨。

    此番事情足足过了个月才算平静下来,其中自然是大多数人欢快,也免不了个别的痛恨交加。

    左相府

    左相蹒跚的从皇宫里回来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之后没多久里面砰砰砰砰响个不停。

    “荣胤,俞鸿,老夫与你二人势不两立。”左相暴跳如雷,额头青筋如同狰狞的蜈蚣,一双老眼犀利地泛着毒刺。

    “相爷,阿大求见。”书房外面,一个声音响起。

    左相闻言收敛了脸上的怒意,“进来。”

    一个身材普通并不起眼的青年男子走了进来,跪在地上,拜道:“阿大见相爷。”

    “何事?”

    “回禀相爷,平阳侯府那边,死士没有完成任务。”

    左相瞬间怒目圆瞪:“你是说顾昕瑜她没有死?”

    “是,静怡院里里外外护卫重重,暗地里的高手不在少数,属下手底下的人死了好几坡,也无法成功地闯进去。”

    “废物,一个顾昕瑜都解决不了。”左相接二连三失利,此刻更是怒火冲天。

    “属下无人,请相爷治罪。”

    左相冷冷地看着地上跪着的人,脑中灵光一闪,突觉不对:“刺杀先放到一边,你立马给我去查一查三个月前在菩提寺平阳侯府的一行人发生了什么事?尤其是顾昕瑜的身上。”

    “是!”

    阿大退下后,静坐在位置上的左相神色难言。

    笑烟罗本是天下巨毒,顾昕瑜当日被送回去的时候,已经断了命息,如今又怎么可能活生生的出现?

    现在这个顾昕瑜,不仅性情大变,而且身边高手重重,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过他的追杀,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实在不像是以前那个懦弱无能胆小怯微的顾昕瑜。

    左相心中的怀疑渐渐增多。

    殊不知,言殊在选择顶替顾昕瑜身份的时候,没有隐藏自个儿的性情,为的就是要这些人产生疑惑。

    打草惊蛇固然是下策,克拉草丛里的毒蛇隐藏的太深,不叫他有所动作,倒是难以将其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