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烂剧之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麻蛋

第一百二十一章 麻蛋

    陈洛熙想着老子是有系统的男人,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以比的?

    但突然又想到,系统从来没有直接给予他技能啊!

    本来只是个文学小白,按照正常的开挂方式,不是应该直接给予他强大的文学天赋吗?也不用太牛逼,狄更斯,托尔斯泰,鲁迅那个级别就好。

    但系统执拗得很,给他一个“空间盒子”,把他锁在一个几乎无时间概念的的狭小空间里,逼着他看书,看片,写稿子。

    虽说有时候会觉得枯燥,但收获真的很大。

    嗯,现在陈老师已经多重标签了。

    演员,编剧,作家。

    等等……那位网友,你说我是愤青是个啥意思?

    “陈老师的作品总是默默怼人,字字诛心。”那个网友回复道。

    “我一直以为我写的是歌颂,你们非要说我负能量,骂我写得太黑暗。”陈洛熙反击。

    网友乐了,“陈老师你的电影,小说我可是都看了,实在看不出来哪里歌颂了?”

    陈洛熙反驳:“难道歌颂就得说假话?”

    “嗯?”

    “谁都知道,允许不完美的声音出现,才是社会最好的时候。”陈洛熙回复道。

    那位网友若有所思,但最后还是说了句:“陈老师,大家看书看电影都想要爽,结果你写的那么扎心,注定火不了的。”

    “那让你们爽的作品还少么?总得有人说着扎心的话来隔应你们不是?”

    网友:“……”

    ……

    没有硝烟的战火依旧弥漫。

    比如在某访谈秀上,李若才又开始吹嘘他的见识独到,以及大肆渲染未来的电影,是大制作的天下。

    “那些不舍得花钱的电影,注定只有死路一条。”

    那个主持人也是直接,直接问道:“李先生这些话,是针对陈老师已经出品的两部作品?”

    大家刚想着这主持人也太直接了吧?让嘉宾多尴尬啊!

    没想到李若才直接就承认了,他不屑的说道:“我个人认为,像陈先生那种卖情怀的片子,对社会的意义不大。”

    主持人继续造话题,“但实际上,喜欢陈先生的观众,不在少数。他们觉得陈老师很有思想,不随波逐流。”

    李若才乃是演艺圈老手,岂能不知道主持人挑话题的用意,但他并不以为然。

    《虫洞》的成功,给了他太多的信心。现在他觉得自己公司在国内,已经占据了微电影的大部分市场。

    他趁热打铁,准备在一个月内,迅速推出《虫洞2》。只要赚钱,拍到第十部都不是问题。

    也正是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让他开始对陈洛熙和易正的联袂开始小觑,认为不足为虑。

    他淡淡说道:“国内市场是很大的,也很杂,什么类型都会有人看。很多观众并不挑,什么垃圾都往肚子里咽。”

    主持人心想这李总好像有些对人不对事啊?

    “李总,你觉得他们拍的是垃圾?”

    “我没这么说,但我也没看出那故事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任何夸大生活难处的行为,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李若才这席话,引来很多不满。

    网友们纷纷谴责于他,认为他不食人间烟火,根本不懂底层的生活。

    “陈老师的电影里,绝对没有夸大苦难之说……看起来虽然很心酸,但实际上和真正的难处相比,不值一提。”有网友义愤填膺。

    更有甚者,直接例举身边的事,说明生活远没有想像中那么惬意。

    这些,李若才自然是不能理解的。

    他就像是晋惠帝一般,大臣跟他禀报,“南方今年少雨,粮食颗粒无收,饿死很多人。”

    晋惠帝不解,“没有粮食吃,干嘛不多吃点肉?”

    出身富商世家的李若才,从小便是享受富贵,无任何压力。学业成绩不算出众,但一直在国外留学,度了一层金才归国。

    也就是在国外,他和一个摇滚男歌手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

    但终究,被他老爸拆散了。

    这也成了李若才一辈子中,最大的遗憾。

    他脾气很刚,哪里受得了网上对他的大肆批评,于是连续发表言论,尤其是和陈洛熙的粉丝发生了口角,话说的很是难听。

    “我话就放这了,只要爱华集团一天做微电影,你们陈老师就别想超过我。”

    李若才恼羞成怒,心中对陈洛熙不满又多了几分。

    以往这些杂言杂语,陈洛熙根本不会去理会。

    他是一个怕麻烦的人,说白了就是懒!吵架,打嘴炮都太累。

    但这次,陈洛熙直接在网上回应了。

    “我个人觉得有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是走不远的,披着华丽的外衣,内在确是糟粕。”

    对于陈洛熙这番回应,杨雪颇为诧异,调侃道:“我们一向淡然的陈老师也会生气?”

    陈洛熙撇撇嘴,说道:“再猫着,那就是怂了。”

    和陈洛熙相识这两个月,杨雪也逐渐了解了陈洛熙的秉性。大抵上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卧槽泥马。

    李若才不甘示弱,“巧舌弹簧没有作用,最后的结果已经证明了一切。”

    李若才这么说,确实是很扎心了。

    毕竟在最后的商业效果上,《虫洞》是远胜《996》的。

    大家以为陈洛熙全面败退的时候,传来两个消息。

    “陈洛熙小说集销量破15万,本周所有实体书排名第三。”

    这个成绩可谓是相当喜人了。毕竟出版业并不景气。

    李若才并不以为然,根本没放在眼里。

    然后,《上沪日报》发布:该小说已荣获本届上沪图书大奖一等奖。

    李若才闻知这个消息,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他真特么没想到,最后打他脸的,竟然是官方?

    要知道,被官方认可的作品,李若才再发表什么不屑的言论就不合适了。

    尤其是官方颁奖词:优秀的现代都市小说,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年轻一代的生活场景和精神的迷茫。

    李若才“呸”了一声,心想这什么玩意,尽是官话?

    最可气的是,官方媒体还出来站台了――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特效的电影市场里,认真讲故事的电影更应该被尊重,为年轻的陈老师点个赞。

    李若才:“麻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