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烂剧之王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影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影展

    稿子交上去之后,便交给了编辑部。

    之后的工作,刘明明便没有插手了。现在杂志的工作,他一般全交给副总。

    他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电影的拍摄上。

    陈洛熙自问,拍《小年轻2》的这段经历,给予了他什么帮助?

    不谈钱?谈钱实在是太庸俗了。人活在世,讲究的是精神的享受,钱乃身外之物。

    陈洛熙略一思索,发现这部剧带给他的,特么的确实只有钱啊?

    这就有些纯粹了啊!

    在杀青的庆祝晚宴上,大家也算是依依不舍,举杯邀明月,明月几时有?

    陈老师发现,明明哥其实也是很可爱的,和每一个主演演员都拍了合照,然后滤镜,PS,上传微博。

    当那些照片传上微博的时候,所有的网友都意识到——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天来临了。

    也许之前还有议论,还有一些不服气的,但当这部《小年轻2》出炉之后,一切都尘埃落定了。那个“烂片之王”的王座,已经是无人可撼动了。

    刘明明在喝大了之后,流着眼泪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为十亿票房,加油!”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目标,因为此前还从未有都市爱情剧达成过这个成就。

    “小年轻”系列有着很大的潜力......第一部拿下四亿多的票房就已经证明了这个作品的巨大卖点。所以,第二部,自然有着更大的目标。

    如若票房能破十亿,每一个演员,包括陈洛熙在内,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明明哥看着人来人往的嘉宾,对着林小东说道:“我有一种感觉......”

    “什么感觉?是预感我们的票房必定大卖吗?”

    陈洛熙摇摇头,“我感觉......这烂片之王男主角的荣誉,就在你我之间诞生了。”

    这个作品是双男主,所以陈洛熙和林小东,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林小东笑道:“应该是你!”

    陈洛熙皱眉,“凭啥?”

    “今年我就这一部,你还有一部《校花归来》。”

    陈洛熙扶额......

    “对了,你还有一部什么奇侠的,演鬼子的。”林小东继续补刀。

    陈洛熙叹了一口气,摇晃了一下手中的红酒,有些伤感地说:“也对,哥的确是略胜一筹。”

    “不敢不敢,陈哥你现在简直是唯我独尊啊!”

    特么,陈洛熙默默从林小东身边走开,来到了一个投资大佬身边,“张总,我们林小东先生说要和你拼酒。”

    这位张总是个豪饮之人,今晚这一杯红酒能抿十口的喝法,让他都懵了!

    虽说这位张总身家过亿,但喝起酒来,可不讲究优雅不优雅的?他拿了一个碗,朝着林小东走过去......

    陈洛熙微微一笑,预先帮林小东叫好了代驾。

    ......

    《大师?》要去国外参加影展之时,传出了一些负面的消息。

    是关于沈大叔的。

    沈大叔亲自出演的消息,也是逐渐被网友们知道了。

    大家都觉得,也许这件事至始至终,都只是一场炒作骗局罢了。

    尤其是,沈大叔还开了直播,收到了二十万的打赏。这就更加让人怀疑,这次的事件是和“商业”相钩挂的。

    一时间,网上骂声四起,大家纷纷涌入“大师?”的官方号,谩骂嘲笑着......

    易正有些担忧,害怕这样可能会影响票房。他还想靠着这部电影,一飞冲天呢!

    倒是投资人李导依旧淡定,嗯,准确来说,李导似乎根本就没把票房啊,获奖什么的放在心上。

    陈洛熙有些讶异,“玩票”也不是这么玩的吧?这可是红灿灿的钞票啊!

    李文生倒是提过自己的想法:我尽全力把作品做到最好,至于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我无法预料,也管不了?

    不得不说,李导有钱任性,在不经意之间,就默默装了一波极具人文气质的比。

    重点是,那个商业女强人――师娘大佬,在李导这般胡说八道之时,止不住地点头啊,仿佛李导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

    “老公你说的真对,好作品才是最重要的。钱没了可以再赚嘛!”

    大家都无语了,秀恩爱秀到金钱的层次,那真是能让博大的汉语文化都黯然失色了。

    李导摆摆手,“我希望不仅是我,还有这部电影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我这样的觉悟。一定要相信我们做的是精品。只要把故事讲好,那么票房必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嗯,师娘微微颔首,全体工作人员起身鼓掌......讲的真是好,也有道理,但市场不认这个理。

    大家只是对李导的话赞不绝口......仅此而已。

    散会之后,师娘默默安排了后续的推广。

    “老李这人较理想化一些,但在现在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请大家务必做好推广工作,而且要从各个渠道进行推广,争取票房破亿。”

    陈洛熙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大制作的电影,票房破亿,就已经稳赚不赔了。

    而票房破亿,就代表着他的第一个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如果票房能够破亿,对于李导来说,无疑是从影路上的里程碑。

    他这次跨界的幅度太大了,几乎可以说是从头开始。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师娘才安排了《大师?》这部片子到处去参加影展。

    先给这个电影镀层金,那样上映之前才更好宣传。

    参加外国影展的流程,其实也没大家想得那么复杂。

    首先,在外国的电影节网站上报名,然后把片子寄过去,大部分都需要报名费。

    不要觉得影展这东西很高大上,实际上,这世界上每天都有三个电影节开幕,要参加的话,机会非常多。

    百分九十的奖项,国人是听都没听过。

    送展很简单,但能拿到放映资格的和参选资格的,就要少得多。

    至于最后能获奖的,那更是难得。

    当然,这是针对大影展的。你去一些小影展,人家还巴不得你能为它们增加一些话题度!本来就没什么人关注。

    《大师?》报名后,松片,审阅......一个个步骤下来,最后大抵上能入围的,还剩四家左右。

    让众人有些失望的是,这四个影展都不是什么国际知名的影展。

    国际知名的那两三个,都被刷下来。

    易正苦笑道:“那些外国人的品味和我们国人可不一样......他们对国内感兴趣的片子类型,大抵上就是功夫片和苦难片。而功夫片有着太多的商业成分,在影展上不被看好。一般能获奖的,都是苦难片。”

    陈洛熙疑惑问道:“为啥?”

    “他们曾经印象中我们国家的样子,就是这般贫穷无知.....所以,可能看习惯了吧!”易正调侃道,语气中,有一种反讽的味道。

    其实易正对国外影展的评比规则,并清楚。也不知道是偶然还是必然,那些在国外重要影展获奖的国产片,大部分的内容都偏向阴暗,不管是《王霸别姬》还是《活着》等......

    《大师?》虽然有些深深的讽刺意味,但整体剧情,还是偏幽默的。至于这些梗,外国人能不能懂?那就很难猜测了......这部片子,终究还是做给国内的观众看的。

    如果电影进了最终的入围名单,一般来说,导演和演员都要出席开奖仪式。

    但因为三个都是小影展,所以众人心情有些低落,觉得这样做会不会是无用功?

    这些小影展,一看就是没有任何名气的,报名费还很高。

    要不要去?

    很多人都想打退堂鼓。

    如若是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影展,这些在国内都具有很大知名度的奖能够拿到手的话,那对电影的宣传,自然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出席。

    不远万里,为了几个小奖杯,大家不免心里有些难受。

    尤其是易正,对这部电影抱了很大的期望,投入了全部的心血,结果却这般凋零,不禁有些失意之感。

    距离暑假挡的残酷竞争,日期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怎么看,《大师?》这次的票房,都呈现出很不利的开端。

    这次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爱华集团出品的《虫洞》,虽然没有要参展的打算,但请了好些大咖出来站台,在各个平台疯狂造势。

    它们还有一个策略是,叫自己主要演员在各个综艺节目上频繁地露面,在不经意间,宣传一波。

    别小看综艺的力量!很多专业人士最后对比下来,发现综艺节目的宣传效果是最赞的。

    而且,刘明明也有意在《小年轻2》上映之前,带领演员走波综艺。

    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陈洛熙将要开始在综艺上露脸了。

    但没想到,这个计划提前了!

    为了《大师?》的宣传效果,师娘安排易正带着一干主演去参加某个综艺节目。

    杨雪很无奈,因为按照宋姐之前的规划,是尽量少让陈洛熙出现在综艺节目上的。

    诚然,综艺节目可以一夜爆火,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的负面新闻……有时候你一个行为不规范,便会惹来一堆黑粉。

    比如要大家一起农家乐的节目,你却躺着睡大觉,会被骂惨的。

    陈洛熙的定位并不是“流量明星”(虽然已经有点跑偏了)。宋姐一直希望,能把陈洛熙打造成演技派,实力派,才华横溢的类型……

    陈洛熙也有些恐惧,“我这么腼腆的一个人,去了综艺节目,恐怕会成闷头葫芦。”

    嗯,杨雪觉得这番话好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

    哦,以前陈老师接受一个采访的时候,也这么说过……然后那次专访,陈老师把自己夸上天――用一种极其委婉的方式。

    杨雪突然意识到,当陈老师越谦虚的时候,最后的效果,越震撼!

    在正式参加影展之前,师娘率先安排了一个脱口秀节目,让一行人去参加。

    易正作为这个队伍的扛把子,自然要承担起大部分的对白。

    但实际上,就连易正自己,也没上过综艺。

    他无不担忧地对陈洛熙说:“陈子,突然从综艺观众变成嘉宾,有点慌啊!”

    “我也是,非常紧张。”陈洛熙说道,“尤其是‘王东访谈秀’被你我二人搞黄之后,这些语言类节目看见我们就怕啊!”

    当初那个“王东访谈秀”啊,做了十几年,一直顺风顺水的,人称“娱乐圈的常青树”。

    然后易正和陈洛熙这两个农药就来了,猝不及防地把这棵常青树给搞枯萎了。据说现在还处在封杀期。

    易正回忆往事,也是感慨万千,“这个脱口秀,还是很有勇气的嘛!江湖上现在还传着咱哥俩的传说?”

    ……

    趁着给演员们办理签证这段时间,投资方快马加鞭地安排宣传。

    易正他们上的这个脱口秀,是个“周五档”,人气一般,请的明星一般也是二线或者新星。

    陈洛熙虽然不算一线,但流量极高,这是脱口秀制作组所看重的。

    在彩排的时候,主持人有意让陈洛熙多讲两句话,但陈洛熙回答得很简练。

    准确说,这一整个剧组都是死气沉沉的,回答问题极其生硬死板。

    脱口秀导演有些不满意,说这样录制的话,节目效果很差。

    “可以抖一些内幕消息?”

    “不行。”易正摇头。这要是让师娘知道了,估计会红烧了他。

    “那么,多抛一些梗,语言幽默一些。”导演叹息。

    易正:“尽量。”

    尽管最后的稿子都是节目组写的,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有综艺天赋,在镜头面前,极其不自然。

    导演有些无奈,心想拍现实剧的都这么呆板吗?这次的嘉宾,可能是请错了。

    如果效果真的太差的话,到时候推迟上线或者直接不要掉……

    一切,都看现场观众的反应。

    节目正式录制的时候,有人会统计观众们笑过几次?笑点是什么?

    终于到了录制当天。

    开场白,介绍嘉宾,聊电影……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甚至有种背稿子的生硬感。

    主持人尽管经验老道,但还是无法活跃起嘉宾的气氛。

    这时,易正忘词了……

    他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有些结巴。

    现场几百双眼睛看着他,他突然有些慌张了。

    然后,陈洛熙极其自然地打了个圆场。

    主持人眼睛一亮,跟陈洛熙聊了起来。

    先聊了他的小说集,以及未来的创作方向。

    陈洛熙笑了笑,“嗯,这次李文生导演的转型之作,就是我写的,非常有趣的一个故事。”

    “陈老师可不擅长写有趣的故事。”主持人调侃。

    “所以,刘先生给我很多指点。”

    “刘先生?”

    “刘昌鼎。”

    “喜剧新王和现实剧鬼才的联手之作吗?”这个话题,似乎变得有意思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