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曹大当家 » 第四十四章董家恶行

第四十四章董家恶行

    昌邑城最豪华的宅院,董家主院的厅堂中,一名锦衣老者跪坐在绣布蒲团上,他虽年老却没有老人的和气,相反脸上总是挂着凶光,一名婢女战战兢兢地跪在老者面前,双手捧着一盏茶,头微微低着,根本是不敢直视面前的老者,这老者便是山阳董家的当家人——董泽。

    董泽轻摇着茶盏,小抿一口茶水,品咂着茶水的清香,花白的胡须用锦布囊包裹着,头上带着一顶高山冠,身着一袭锦袍,镶玉描金,极尽奢华。

    “大人,您唤儿来,有何吩咐?”一名身穿主簿官服的中年人,恭敬的朝董泽行跪拜礼,这便是山阳郡的主簿董辉。

    “辉儿啊,那赵太守待你如何?”董泽放下茶盏,那名婢女赶紧起身退出去,在从董辉身边经过时,身体明显的颤抖一下。

    董辉整理一下表情道:“赵太守待儿甚厚,如同兄长般关爱我。”

    董泽捻着一块玉珏,极为自得的笑道:“那是自然,如若不是老夫举他为孝廉,他能坐上太守之位?”

    “大人见识非凡。”董辉见老父心情愉悦,也跟着放松下来,“如若不是大人,赵太守现在还是赵黔首呢。”小小主簿,在家中肆意的议论二千石大员,不知赵太守听见之后作何感想。

    “说起黔首,长水里那群刁民没有闹事吧?”董泽在手中翻转着玉珏。

    董辉语气不屑地说道:“乡野鄙夫没什么见识,现在只怕是在家中苦捱等死。”

    “等死?辉儿何出此言,他们不是租种我们家的良田。”董泽将手拍在案台上。

    “今日我接到玉榕乡三老的上书,说是他们那闹了蝗灾,禾苗全被吃了,长水里那些黔首贱民,家中没有余粮,只能等死。”董辉漫不经心的说道。

    “哎呀!”董泽面露凄然之色,遗憾地说道:“这些贱民忒无能,连小小的禾苗都守不住,可惜了我家的粮种,辉儿你抽派百名健仆、家兵,明日到玉榕乡收缴今年的田赋,去晚的话,那些贱民全都吃进肚子中了。”

    “那长水里还去不去?”董辉眉头皱起道。

    “去啊,干嘛不去,我就不信那些刁民一点余粮都没有,蝗虫事小,欠了我家的田赋便是大事。”董泽细眼中闪过一抹凶光。

    “是,儿知晓了,明日便到郡中抽调人手。”董辉应承道。

    “还有东郡郡丞陈宫那里,没事你多往那跑跑。”

    “一寒门子弟...”董辉瞧见父亲黑下的脸,赶紧转换语气,“儿有空,便去陈公台那跑一趟。”

    见董辉不以为然的样子,董泽当即下了死命令:“不是有空,而是必须去,为了之后在兖州占据更好的位置,你必须结交陈宫。”

    “诺,儿照做便是。”董辉此时早已心不在焉,思绪飞到了九霄云外。

    “嗯,你退下吧。”董泽淡淡地说。

    目送董辉的背影消失,董泽面色阴冷,将玉珏重重的砸到地上,曹阿瞒,咱们走着瞧,看谁能笑到最后。

    ......

    “方儿,你这是?”看到自家儿子跟蒲凯称兄道弟,神色间满是敬佩之意,老里长感到非常的诧异。

    张方扑通朝曹铭单膝跪下,双手抱拳言辞诚恳:“主公,之前是我鲁莽,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张方不过是一个粗人,说出这一番文绉绉的话,着实是难为他了。

    曹铭将张方扶起来,看到蒲凯在偷笑,便知道这番话肯定是蒲凯教于张方的,别看蒲凯一副憨厚的样子,其实性子贼着呢。

    蒲凯掰着手指道:“好了,主公已经答应将你留在身边,以后我是大护法,你是二护法。”

    大护法,二护法什么鬼,曹铭没好气的笑道:“是亲卫,不是什么护法,阿凯你别乱起名堂。”

    “都一样,都一样...”张方收敛起脾气,如同乖巧的孩子,附和道。

    经蒲凯、张方这一闹,倒是将刚才凝重忧伤的气氛冲淡了。

    “张方,你留下跟家人欢聚几天,五日后到昌邑城,可否?”曹铭手按着佩剑道。

    “不用,某现在便要跟主公走。”张方偷偷地瞥了老父一眼,后者并没有阻止,张方悄然松一口气。

    “老里长这...”

    “曹都尉,顽儿留在此地也是游手好闲,不如早点让他随你去吧。”老里长寻思的是,张方留在家中也吃不饱饭,还不如随曹铭去,早日吃饷,也能让自己安心。

    曹铭察觉出老里长的心思,也不点破,对张方说道:“既然如此,你便随我走吧。”

    “主公,我还有十几名刎颈交,他们皆是一等一的勇士,您能把他们也收入麾下吗?”张方为人最重义气,自己谋得出路,自然是不会丢下兄弟。

    老里长本想出言劝止,他十分了解张方所谓的刎颈交,什么勇士,不过是一群游手好闲之人,老里长认为便是这群人将自家儿子带坏了。但他看到张方热切的目光,便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罢了,罢了,多几个人去也多个照应。

    “好,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曹铭正愁兵源呢。

    张方见曹铭答应之后,兴冲冲的离开呼朋唤友去了。

    老里长枯皱的脸,终于绽开笑容:“少君,吾儿便交给你了,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让他去做。”

    “老里长,您请放心,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是肯定会让他们吃饱睡足,而且你们的良田,我也会尽量的给你要回来。”曹铭郑重承诺道,董家的做法已然引起曹铭的愤怒,对付欺压良善的恶徒,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态度比恶徒还要强硬,而且对付董家这种既想搜刮民脂民膏,又想维护名声的卑劣之辈,最好的方法便是摆到明面上,当面锣对面鼓。

    “若真能从那董家要回良田,我们长水里一众里民,愿终生侍奉少君为主。”老里长声音颤抖道。

    “老里长不必如此,我帮你们讨回良田,并不是让你们认我为主,而是那董家是作奸犯科之流,我若放过他们,天理难容。”曹铭朗声道。

    “少君,如此大恩,吾无以回报,您那募兵文书,可否交给我,我到其他里给您募兵去,您这募兵待遇优渥,会有不少子弟愿意跟随您建功立业。”老里长拱手道。

    “老里长,那就拜托了。”曹铭将募兵文书交给老里长。

    稍过一会,张方纠集好了人手,一众人等衣衫破烂,满脸菜色,手中或执木棍,或拿锄头,俨然像是从地里归来的农民。

    张方领着众人,风风火火跑到曹铭面前,齐刷刷的单膝跪下。

    “见过主公!”

    “见过曹都尉。”

    “大家快请起。”曹铭将众人扶起来。

    “好,既然人齐了,那我们便出发。”曹铭冲着蒲凯说道,“阿凯,你骑马速回城中,让蒲元准备好家伙在城门口等我。”

    “诺!”蒲凯不敢耽搁翻身上马,快马加鞭离去。

    曹铭等人告别老里长,向昌邑城步行而去,曹铭手扶佩剑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一名留着八字须的男子开口道:“曹都尉年纪轻轻,看着文质彬彬的,跟着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别瞎说,既然是方兄选择的主公,那一定错不了。”一名裹着灰色方巾的人说道。

    “可是...”

    曹铭踩着残阳,走在羊肠小道上,道两旁的田地里,光秃秃的没有一片绿意,这蝗灾当真是可怕,更可怕的是恶徒,蝗灾还有方法可治,黎庶尚有活命的机会,但是如果恶徒不除的话,便会如同蚂蟥般将黎庶吸干。

    “张方,你可有表字?”曹铭手按佩剑,目视前方。

    张方粗声道:“某是乡野之人,命贱,没有表字。”

    “我给你取一个表字可好?”曹铭粲然一笑道。

    “若是主公所取,某定然喜欢。”张方大笑道。

    “便叫你长水如何,你生于斯长于斯,要铭记这个地方是你的故土,永远守护你的家乡。”曹铭心中涌上一股酸楚,我的家乡又在那里呢?

    “长水,我有表字了,某以后叫做张长水。”张方兴奋的在众人之中穿梭,有时候快乐就是如此简单,不过是取个名字罢了。

    接下的路程,因为有张方在,气氛很是融洽,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昌邑城西门。

    蒲凯看到曹铭之后,远远地迎了上来,“主公,大兄已经备下十柄短刀利剑,因为有城门兵在不便出城,故在城中等候主公。”

    “好!”曹铭带着众人来到西门前,向城门兵表露身份之后,带着自己的部下走进昌邑城。

    “主公,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蒲元行一个见礼道。

    曹铭将董家的所作所为,跟大伙讲述一遍,众人群情激奋,尤其是张方等人,他们都是游侠豪客,早就想收拾董家,奈何一直被老里长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