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宰辅 » 第46章 周遇吉

第46章 周遇吉

    “知道错在何处?”

    面对尊主的质问左大宪冷汗直流!他自然明白违逆朝廷让其按兵不动的旨意,意外着什么。

    虽然在很多时候,有关将领再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这话是不错,但得看什么场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在特定环境下,才有的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但如今朝堂日趋清明,更有尊主坐镇朝堂。这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辞,显然并不适合。

    左大宪更加明白,骄横跋扈,不听将令的军阀,便是如此养成。

    “属下未经朝廷兵部行文擅自调兵,乃是死罪!属下知罪,特领罚!”左大宪明明知道擅自调兵的后果,但依旧是不后悔。如果再来一次,左大宪依旧会视战场情况,彻底打残东努。

    看了看左大宪,李锐笑了,哪里不知道这位耿直下属的心思?说实话,当时那种情况不仅仅是左大宪,恐怕许多有战略眼光的将领,只怕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若是唤作自己,一旦遇到团灭东努二十万大军的机会,只怕是也不会错过……

    东努人口基数小,在这个时代一共差不多就两百万到三百万。那二十万大军,尽管有大部分是汉人包衣(满清军队编制下的汉人军队。至于正式的汉八旗,应该是在满清入关后才出现的……),但纯正的满人精锐,应该还是有八万左右。

    但就是八万九万,对于总人口两三百万的满人来说,其实已经是伤筋动骨了。不像汉人,死个千把万,对庞大的人口基数的汉人来说,算不得什么……

    这锦州一战,前后消灭二十多万清军,实际上已经把满清打残了!

    林锐笑道:“虽然锦州一战打残了满清,更提升了大明的士气。但毕竟擅自调兵就是错了!这样吧,陛下准备让你功过相抵,只是不再担任原来职务。去教书吧!如今海军学院缺乏你这种有实战经验的将才,将关于海战的经验传授下去。”

    左大宪松了一口气,赶紧道:“属下遵命!”

    左大宪若是论才能,算不得顶级的海军将才。但自沈有容等一批大明水师将领去世后,并没有上的了台面的水军将领。

    但左大宪毕竟这两年指绘舰队扫荡海盗,还是积累了一定的海战经验。

    或许郑芝龙等人,在海战经验上来说,更加丰富。毕竟他们纵横大海许多年,是日本沿海到东南亚一代的海盗霸主。丰富的海战经验和对海洋的理解,应该是非常的丰富熟悉。

    然而,基于那一官在原有历史上的心性,李锐绝对不敢将一国海军如此重要的部门相托。只能是退而求次,让其以及麾下海盗,整体转入海关。

    但是对于那后世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李锐至今还在观察。一旦其忠君爱国,或许会成为大明海军未来的掌舵人。

    除此之外,李锐看不出还有谁,比郑成功更适合执掌海军。

    郑成功不但海洋知识丰富,而且年轻。更是接触和接受了不少西方海军新战法,以及建制的新思维。

    只要郑成功没有异心,李锐还是不吝啬给他一个机会。当然,前提是,得让李锐感觉到值得托付和放心……

    左大宪退下,李锐刚刚来得及喝口茶,门外管家又道:“老爷,周遇吉将军求见!”

    李锐一听,赶紧道:“快请快请!”

    老爷如何如此急迫?来次辅府邸拜访的官员将军不少。但今日,却是老爷第一次如此迫切……

    李锐站起身来,亲自来到门口等待。周遇吉不是一个人来,而是几个人。

    便是在这时,李锐开始回忆历史对周遇吉将军的记载:

    周遇吉,字萃菴。明末锦州卫人,勇武善射,加入行伍之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极为勇敢,冲锋陷阵总是冲在最前,凭借着战功逐渐从普通士卒提拔为明朝军队的京营游击。京营原是土木堡之变后,为扭转卫所兵士战斗力下降而由兵部侍郎于谦改革兵制招募的一支军队,号称营兵,因为全部驻扎于北京,亦称京营。

    周遇吉是明朝抗清名将,于1642年11月在杨柳青曾经与清军大战三天三夜。当时,清兵七万余众从山东劫掠大量物资和青壮年人口经杨柳青北返关外,整个山东、河北两省各地明军或望风而逃,或撤兵让路。当时已接圣旨由杨柳青调往山西任总兵的周遇吉本已带兵开拔,但他听说清兵要过境杨柳青,遂率骑兵返回杨柳青,利用地形痛击清军,清军死伤数千,创造了在明清交战史上罕见的明军以少胜多的战例。后周遇吉在山西也屡立战功,古典昆曲大戏《宁武关》和京剧《宁武关》表现的就是周遇吉的戎马一生,其中戏词中曾多次提到周遇吉在杨柳青大败清军的辉煌战绩。

    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季,周遇吉接任山西总兵官,赴任之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练兵,积级备战。此后,明军在与农民军的几次关键战役中屡遭惨败,主力丧失殆尽,失去了对农民军作战的主动权。第二年冬季,李自成攻占陕西,准备取道山西进攻北京,周遇吉与山西巡抚蔡懋德分别布置河防,并向京师求援,但当时北京已无兵可调,仅是象征性地派遣副将熊通率领二千士卒助战,周遇吉留下熊通防守黄河之后,赶赴代州为北京建立阻击防线。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平阳守将陈尚智投降李自成,劝降熊通,并让他游说周遇吉归降。周遇吉见到熊通后,怒斥道:“我受国家的厚恩,怎么可能跟着你叛逆?!你统兵两千,不去杀贼,为什么反而要做说客?!”周遇吉怒斩熊通,将首级送往北京,以显示自己效忠明朝的决心。

    二月七日,太原沦陷,原任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身亡。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天之后,又攻取了忻州,进而急攻代州。周遇吉在代州坚守数天之后,粮尽援绝,率军突围后退保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宁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明朝景泰年间建筑关城,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无论周遇吉如何备战,以山西孤旅是无法与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相抗衡的,代州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宁武关地势险要,而农民军又志在必得,此次战役进行得相当惨烈。农民军因为在明军火炮猛烈的轰击伤亡较重,曾以“五日不降者屠其城”的宣传攻势希望迫使周遇吉投降,明军火药即将耗尽的时候,一些将领也曾劝说周遇吉改变策略不要一味硬拼,但被“一军皆忠义”的周遇吉断然拒绝。于是在城内设伏,出弱卒诱敌入城,亟下闸杀数千人。

    由于周遇吉的顽强抵抗,李自成一度准备放弃攻取宁武关,但他手下的农民军因而再次对宁武关发起了猛攻,在火炮的轰击之下,关城不断坍塌,农民军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终于攻破宁武关。

    农民军攻入关城之后,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又徒步奋战不止,在身中数箭被农民军生擒后也仍然破口大骂不愿屈服,农民军将周遇吉悬吊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然后又将尸体肢解。周遇吉的夫人刘氏素来勇健,带领几十名妇女拒守公廨,登上屋顶向农民军放箭,全部被农民军烧死。

    城破之后,农民军“遂屠宁武,婴幼不遗”,百姓被杀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