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文武辞仙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文与谋

第一百二十四章 文与谋

    “见字如晤,声息可辨:

    吾友笑云,逢于风华正茂时,那年你吾对坐,姿容绰约,悦红苑里传美谈。及至弱冠,吾友早入文术正心,未来前程不可限量。吾自身粗鄙,虽有大志而不得舒,鹏举之心而不得翔。合该吾友恣意天地之间,掌乾坤风云之机,立不世功勋。

    然则吾身有隐忧,关乎王朝气运及生民福祉。吾友为护吾安稳,散尽百年难得之正心修为,沦为一介普通民众,兄,心甚惋之!

    然则吾友笑云天资聪颖,弃文术而从文治,又得治国大儒之境,往后只需入朝历练,便必为平天下之芳名永传之臣。如此成就,兄,甚幸之!

    圣人云,苟富贵,勿相忘。如今吾友入文院,登文榜,扬文名,实乃大虞之风云人物。兄,恳请吾友顾念往昔九琼酿之情谊,允兄之一请。详情可询书院三先生周赋灵。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忧闷,兄,甚念之。唯愿早日重逢,那时,天下清平,海晏河清,你我,再叙擎天之志。兄,少羽亲笔!”

    王笑云接到凌少羽书信的时候,他正在熟悉书院各种秘辛,因为辈分的原因,他有单独的居处,也无人来打扰他。关承志王子轩闫子硕等人知晓了他的身份,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不敢轻易露面。

    王笑云自幼没有亲人家眷,只有一个凌少羽算是挚友,凌州读书人看不惯他狂傲的秉性,自然也疏远他。所以,他很郁闷是谁给他寄的书信。

    书童转身离去后,王笑云一瞅这歪歪斜斜的字迹,便知唯有一个凌少羽,能做出如此行径的事情来了。

    在信中,凌少羽先是提及二人相遇之刻,凌少羽被困凌州无法走出,王笑云在市井街头乞讨,但是两人在悦红苑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情景,也的确为凌州人所津津乐道。

    直到王笑云散尽自身二境修为,只为了帮助凌少羽,二人的情义已经远超普通朋友。

    只是,凌少羽在信中没有说的是,在凌州大战中,小婵姑娘的身死,一句解释也没有。

    “九琼酿,十两银子,凌少羽啊凌少羽,你我之间的恩义,到底是分割不清啊。三先生,师傅,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也要搞清楚才行。”

    诸葛行周赋灵的居所,皆在书院之侧,平时少有人能够打扰,身为周赋灵的弟子,王笑云也离得不远,只是,他会还未曾见过周赋灵,那个自己传说中的师傅。

    他在进书院时,得到黄天引的传信,此行只顺心而为即可,不必顾忌书院任何人,所以王笑云才自信满满,昂首挺胸。黄天引的秉性,王笑云还是十分信任的。

    只是,师叔之称,即便是王笑云,也诧异非常。而自己的师傅,竟是周赋灵,也就是说,自己即将成为靳留芳的师弟,这命运,还真是令人嗟叹啊。

    在书院的这些时日,周赋灵并没有主动来找他,似乎在等他。既然如此,王笑云心中下定,便是见识见识,所谓的书院先生。同时,也要明晓凌少羽的用意。

    在诸葛行闭关之后,书院里的事情便落在周赋灵的身上,但他向来不喜处理此事,又交给其他同门师弟,自己在院落中不知在钻研什么。他的亲传弟子靳留芳不在,也无人敢去稍稍惊扰他。

    王笑云在询问书院弟子之后,便径直往周赋灵的住处走来。

    虽然是书院三先生,周赋灵的门扉也并无豪奢之处,只是简单的木质,上面是清幽的兰花之纹,走到近前,还有微微的香气传来。

    王笑云轻轻怕了拍门:“先生,弟子王笑云,特来拜见。”

    似乎一直在等王笑云,一向不过问书院事情的周赋灵道:“进来吧。”

    门并没有锁上,王笑云只是轻轻一推便走了进去,入眼是有些暗淡的砖瓦,因为岁月而斑驳,背对着王笑云的老人,背脊依然挺直,只是白色的头发还是彰显着他的苍老。

    “还好,你让我等得不是很久。”

    周赋灵率先开口,让王笑云有些讶异,“先生,一直在等我?”

    王笑云固然狂傲,那也是在同辈之中,面对文圣天下师的弟子周赋灵,,必要的尊重还是有的。

    “是,我一直在等你。”

    “等我做什么?”

    “帮我完成一件事,或者,帮凌少羽完成一件事。”

    “先生以为我和凌少羽是朋友?应该要帮他?”

    “不从朋友的身份出发,仅从天下而言。”

    “哦?帮凌少羽,就是帮天下?”

    “如果,是帮文圣天下师呢?”

    “我明白了,文圣武神的力量寄存在他体内,看来是已经确认了。”

    “我也是最近才确认。”

    “那么,我只有一个问题,先生如实相告,我才能考虑之后的事情。”

    周赋灵道:“无妨,你说。”

    王笑云道:“我很想知道,我来到书院,成为你的弟子,未来也必将进入朝廷,这一切,是我自己的选择,还是你们的安排?”

    王笑云这话问得奇怪,他此来京城,是自己的决定,为何又与书院有所牵连?

    “你果真很是聪慧,这一点也能领悟到,看来,师傅的眼光,从来没有出错过。”

    “我想,我明白了。”

    “这既是你自己得选择,也顺应了师傅的计划,我们,是相互成全。”

    王笑云突然感到一股没来由的苦闷。他一直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靖平天下,去匡扶社稷,去拯救民生。不再有和他一样的流离失所的百姓,让所有人都能安然坐在书院读书,不论男女,不论贫富。

    他以为他可以,如果给他机会,未尝没有这种可能。只可惜,刚刚踏入文治境的他,一切的举止都在旁人的预料之中。

    圣人言,攻心为上。

    一者掌握人心,凡俗民众,百万生灵,皆为棋子,就如同谋圣庞青云之道。

    一者左右天下,万事万物,自然之序,皆为布局,就像是文圣舒海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