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在异界伪长生 » 第二章 庄稼汉的一生(一)

第二章 庄稼汉的一生(一)

    “庄稼汉,怕站不怕慢,老三你这草除得太不仔细了,站着发啥呆啊”,一庄稼老汉一边训斥着一边把自己儿子身后没铲干净的杂草铲掉。

    被训斥的老三全名唐老三今年十三岁,是家中第三子,他一岁多的时候家中来了个云游道士,给他算了一卦,说是这孩子如果能读书,将来能做个账房。

    唐老爹当时乐呵了一整天,家中仅有的两只老母鸡杀了一只款待那道士,过了几天才反应过来,自己养三个娃不饿肚子就是老天爷心善了,哪有钱供孩子上学啊,心中后悔不已,就不该杀那只鸡。

    唐老三从小却也跟其他孩子不同,安安静静不吵不闹,该学说话学说话,该学走路学走路。

    只是他不太喜欢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早上天亮起来会抽时间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动作,说是能强身健体,经常喜欢一个人发呆,这些异常现象让唐老爹很担心,生怕这小儿子脑瓜出了问题。

    唐老三听了老爹的训斥后干活认真了些,晚上回到家中,一家人躺下后他悄悄来到院子里。

    看着天上两轮明月陷入了沉思,唐老三知道自己不是唐老三而是文龙,那一日他恍惚之间好像回答了脑海中那个声音,之后陷入了黑暗。

    再有意识时候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成了农家子,这里人种乃至生产力水平跟华夏古代唐朝差不多,当然这是他内心估计毕竟他对历史了解很有限,确认自己穿越以后,开始时候很激动,想着能在这异世界大显身手,体验一次人上人的人生也是不错的,但是一年过去两年过去,系统没有,金手指也没有。

    激动褪去,只有骨感的现实,前世那些文青们幻想的田园生活,如今文龙才知道全特码是狗屁。

    没有发达的科技水平支撑,农村生活除了苦还是苦,唯一的好处就是绿化多点空气清新点。时间久了有时候他甚至会觉得自己就是唐老三,文龙的一生不过一个冗长的梦。

    这里除了每年进山收税的官差和年前来一次的行商,其它时间都是与外界彻底断绝联系的。

    看着天上两轮明月沉思了许久,文龙神呼了一口气,决定要努力活出个人样来,不辜负老天爷给自己这次穿越的机会。

    从第二天开始,唐老三像换了个人似的,干活十分认真卖力,农忙之余隔三差五抽空到村里唯一一个认字的老叟唐贵家中免费帮工,唐贵掌管族谱在村中颇有些地位,开始看唐老三献殷勤心中甚为不屑,一年之后感受到唐老三确实是真心想学认字,便决定每天抽点时间教他认字,这一教便被唐老三震惊了,教了半年便教无可教了。

    不过唐老三还是坚持抽空到唐贵家中帮工,唐贵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有一次偷偷对唐老三说,“我教你那点东西不值得你这样”。唐老三跟他说“一天是师傅一辈子是师傅”,之后便由着唐老三了。

    十八岁这年唐老三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这一年行商到村里卸货的时候磨磨蹭蹭,唐老三主动喊了几个村壮帮忙。

    谈话间知道了商队里的苦力病了好几个,唐老三听了之后私下找到商队老板,求一个苦力职位,工钱不要,管口饭就行,主要是想跟着商队长长见识。

    老板实在是缺人,又看唐老三体格很结实身家也清白,思忖再三便收下了唐老三。唐三留了一封信让唐贵代他转告家里,他不混出个人样誓不还乡。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随着商队在鸡鸣声中离开唐家村时,唐老爹和老伴在村口静静的看着他离开。

    “老伴别哭了,我们回去吧,这娃从十三岁开始就特别有想法,将来是个比我有出息的,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唐老爹安慰着老伴,声音不知不觉变得哽咽。

    进入商队之后唐老三认真观察着自己接触的“新世界”多动少说,干的活最多最脏最累,但是他毫无怨言,一晃三年过去了,从第一年的没工钱到第二年有工钱再到第三年成了苦力的二把手在苦力中颇有人望。

    三年来唐老三每天都坚持睡前抽出半小时打熬放松疲累的身躯,随行的武师时间久了处相熟,看他十分坚持能吃苦为人也从不吝啬,便传了他些锻炼的拳脚和粗浅的呼吸法。

    得益于前一世的知识积累和对人体构造的了解,唐老三每天坚持锻炼修行。

    又三年过去唐老三竟然锻炼出了内气,商队武师告诉他已经达到了江湖上九流武师的水准。

    虽然是最末流武师但碗口粗细的树,横扫一脚便可踢断,唐老三内心十分激动,原来前世武侠小说里面的内功是真的,只是不知为啥前世社会上很少有人能练出来。

    六年下来唐老三在商队中已经颇有地位,有时候看记账的老李忙不过来便帮着做些记录,计算之类的活,这对于前世受过高等教育的唐老三来说小菜一碟,之前不敢乱表现是人生地不熟一则怕冒失二则怕得罪人。

    又三年过去,唐老三27岁,已经是老板的得力助手,老板也颇为看中他,经营过程中也多有提点。

    又三年过去,唐老三到了而立之年,老板把自己寡居的大女儿嫁给了唐老三,并将他引荐給自己任职的大通商会,负责行商,干的跟自己老丈人一样的差事。

    大通商会是南燕国的大商会,经营遍布整个南燕国,唐老三的老丈人就是大通商会一个不入流执事,经营范围涵盖商天水郡的五个县城,自己任职后负责天水郡的另外五个县。

    转眼间又六年过去,这六年来唐老三前两年熟悉了自己经营范围的情况,之后以家资作保,允许乡民赊账,代价是收取一定利息。这一举动虽然冒险但成效卓著,到第六年经营业绩已然翻了两倍不止,凭借业绩被升为九级执事调到天水郡分会担任九级执事。

    又三年在唐老三已经天水郡中站稳了脚跟,这一年39岁的唐老三带着妻儿回了一次老家,此时老父亲已经卧病在床,唐老三为大哥二哥起了新房子,为还在打光棍的二哥说了一门亲,并給家里置办了田产,并且自己出大头说动乡民在乡里办了一个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