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飞越七十载 » 第四十二章 土坯房换砖楼房

第四十二章 土坯房换砖楼房

    这一年秋天,振兴和蕙兰商量好了,他们准备要用这几年的积蓄,重新盖一座新房子,二层楼的砖房,毕竟大哥振邦家早就盖了砖房,他们也不能落后啊!

    况且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兄弟二人商量好了,由于母亲代明玉年纪大了,现在就开始一家住一年,二人要给母亲养老了。

    所以原本就不宽的土坯房,要住下四口人就显得紧张了,不够用了。

    要知道现在家强也九岁了,开始单独睡一间房了,所以原本只有两间卧室的土坯房,确实就不够用了,因为明年母亲代明玉就要搬过来了。

    所以夫妻俩一商量,就决定盖一座二层的砖房,一层三间房,这样楼上两间卧室,一间杂物间。楼下也有一间卧室,一间杂物间,正好够用。

    决定下来之后,振兴就去找了本村的匠人,准备开建。

    听匠人说,现在的砂砖好看,由于是用河砂加上石灰制成的,砂砖看起来就跟白玉一样的,砌成之后都不用抹灰装修,直接当清水墙面使用了。

    振兴觉得这样也不错,他还是想跟大哥振邦的楼房不一样的。

    匠人也就两三个,所以很多活还得自己干,无论是挑砖还是挑河砂水泥,振兴和蕙兰可是累坏了。

    当然有时候大哥振邦一家人也会过来帮忙,就这么一栋二层的小楼就在原来土坏房的地基上建起来了。

    虽然很多人工都是自己做的,但是算下来也花了一万多块钱!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一万多块钱还真是不少!

    但是看着这崭新的楼房,振兴和蕙兰都是会心的笑了。

    家强也兴奋不已,终于要住新房子了!这砖房就是不一样,窗户也更大,采光更好,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楼上阳台,可以看很远,这是以前的土坯房不能比的。

    赶在新年到来之前,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从偏房这边又搬进了新房子。

    当然也没有什么装修,就是清水房,直接就住进去,八十年代还没有哪家搞装修的,在农村是这样,城里也不过就是刷一层涂料。

    家强的那些奖状,又重新贴到了新房子的堂屋里,家里只要来了人,一眼就能看见那些奖状。

    整个生产队,甚至是村里的很多人,都羡慕振兴和蕙兰,因为他们的孩子家强,成绩真的好,而且又听话,将来肯定能出息。

    振兴和蕙兰,听到那些赞美的话,心里面当然高兴了。

    试问换了谁不高兴?身为父母的,哪有不望子成龙的?振兴和蕙兰当然也希望儿子,长大了能出息,至少要当一个吃国家粮的工人吧?他们也不敢想太好,就这个已经很好了。

    用振兴经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一代要更比一代强。

    振兴看着堂屋里面,似乎有点空荡荡的,墙上除了家强的奖状,就没别的了。

    振兴转身就对蕙兰道,咱们买几幅画贴在正中间,怎么样?

    蕙兰笑道,都听你的,你说好那就是好了!

    在这个家里,振兴就是当家人,蕙兰一切都是听振兴的,都说夫唱妇随,大概就是这样的了。

    振兴笑道,我是生产队长,那就请几幅领袖画像吧,这个好!

    蕙兰当然也没有什么意见。

    于是振兴就去买了四张领袖画像回来,贴到了堂屋正中间。

    贴好了之后,振兴觉得很满意。

    振兴看了看领袖画像,又看了看儿子的奖状,便笑着对家强道,家强啊,你看咱们的领袖,你要多学习领袖的精神啊,将来长大了,才会有出息。

    这时候的家强,也不是太懂,便点头应是,其实他根本不知道啥是领袖精神呢!

    又是一年的春节快要到了,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了。

    当然今年振兴和振邦兄弟,又是杀猪过年。

    这对馋嘴的家强也好,还是家英家富也好,都是一件美得冒泡的事儿,他们可是早早的就等着这一天到来了。

    兄弟俩轮流的杀猪,可是让生产队里好些人羡慕,可是整个生产队,条件能及得上振兴和振邦兄弟俩的,还真是不多。

    大部分的家庭,都舍不得杀猪来过年,毕竟一头猪得卖多少钱呐!一般来说,普通的人家就是去乡场上割那么十几斤二十斤猪肉回来,做点香肠腊肉的就算是很丰盛的一个年。

    有时候家强觉得自己还是很幸福的,平时虽然家里面很少吃肉,大概也就是一个星期吃一回,不过到了腊月杀了猪,那就安逸了。

    腊肉和香肠真是吃得不想吃,一直要吃到来年五六月份才算完。

    平日里,虽然没有经常打牙祭,但是水果什么的,还是经常有得吃,因为母亲蕙兰太疼爱家强了,每逢赶场,只要看到了家强爱吃的水果,无论是柑橘也好,地瓜也好,番茄也好,还是别的什么水果,她都会买上一斤两斤的,藏在背篼里面。

    只要蕙兰从街上回来,家强就知道母亲一定给他买了好吃的。

    家强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总是等不到一天,就把母亲买回来的水果给吃光了。

    甚至经常他还觉得不够呢,还想吃。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蕙兰就觉得很幸福,儿子就是她全部的希望啊!也不说希望他长大了,能够当官什么的,就是当一个工人也是很好的,只要不像她和振兴这样当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她就觉得儿子算是有出息的。

    其实不只是蕙兰一个农村母亲,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成为城里人,整个李家坝的母亲哪一个不希望子女将来能够进城,脱离农民的身份呢?

    城市户口,在农村人眼里,那就是铁饭碗,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哪怕你做生意发了财,在农村人眼里,也是比不上那些吃国家粮的城里人的。

    这个期末,家强又捧回来一张奖状,仍然是全班第一名的成绩!

    新屋子里面,那洁白的墙上,又多了一张奖状,无论是振兴也好,还是蕙兰也好,都是相当的高兴。

    眼看着大年三十就快要到了,老母亲在振邦过了年就要搬过来,振兴和蕙兰就商量着给老母亲准备生活用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