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飞越七十载 » 第四十八章 命运走向各不同

第四十八章 命运走向各不同

    在几乎所有人的眼中,家强那就是一个将来会很有出息的一个孩子,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似乎是错的。

    真正有出息的孩子,并不是学习成绩优异又听话的家强,而是不怎么听话,成绩也并不好的家富和家英兄妹俩。

    就在家强上初一的时候,家富已经初中毕业两年,并且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做生意了。

    振邦也在家富学习生意两年并且表现很不错,家里又有了几万块的积蓄后,决定到镇上买房子和门面,全家人都脱离农村,做生意去。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因为在买完带门面的房子后,振邦口袋里的钱也所剩不多。

    如果生意做不好,那么全家人就要挨饿,也许有可能就要卖掉镇上的新房,回农村继续种地。

    而且振邦也决定改行了,因为现在木材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不仅仅是因为农村建房的少了,而且竞争者也越来越多,原本只有五六个同行,到了一九九三年就有十几个。

    竞争加剧的结果,自然就是利润大幅度的减少,甚至有时候还要亏本。

    振邦选择了在自家的门面开饮食店,主要是卖抄手,这个生意需要的本钱也不多,而且振邦看得很准,这镇上抄手店也就两三家,生意肯定不会差,毕竟镇上的居民不少,再加上到镇上读书的孩子也非常多。

    木材生意就直接放下了,振邦的决定很大胆,事实证明也是正确的。

    而振兴呢,因为木材生意不好做了,他只能继续惨淡经营着。

    兄弟俩这天在镇上就聊开了,振邦叹道,振兴,这木材生意看样子很难做下去了,你何不也在镇上买一套带门面的房子,做别的生意?人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

    振兴苦笑道,大哥,你也知道,这些年做木材生意,也没赚到多少钱,我哪有钱在镇上买房子?你那一套四万多吧,我现在就一万多不到两万,拿什么买哦!

    振邦道,不要紧,差的部分我可以借给你的,咱们是兄弟,总不能看着你们一家人过得不好,不拉一把的。

    振兴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万一别的生意也不好做,那可怎么办?我知道你手里头也不是很宽裕,这事儿还是以后再说吧。目前这木材生意,虽然赚的钱不多,但一家人生意滚起走还是得行的。

    振邦也知道多劝也没用,只得作罢。

    振兴现在一个月能赚两三百块就很不错了,毕竟他是一个人,而大哥家里面是一家人都来做生意,而且大哥振邦一家人的嘴皮子都很会说,生意比他好得多了。

    现在振邦一家改做卖抄手的生意,却是一下子火爆得很,比起此前做木材生意要赚钱多了,虽然说抄手这东西便宜,卖一碗就赚个几毛钱,可是一天卖得多啊,怎么着也要赚个百十来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两三千块的净利了。

    所以兄弟俩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一个生意难以为继,几乎开始吃老本了,另一个呢收入节节增长,一家人也越干越有劲。

    振邦对自己的儿子家富,早先是不太满意的,因为这孩子太调皮了,读书成绩又非常的差,连高中也没有考上。

    但是振邦发现儿子做生意倒是很有天赋,似乎是继承了他的优良基因,说话办事都是干净利落,用不了几下客人就被说动了,无论是卖木材还是卖抄手,有了家富的加入,这生意都还不错,特别是卖抄手,家富时不时的站出来吆喝着,来吃抄手的客人就更多了。

    现在振邦倒是不怎么羡慕弟弟振兴了,侄儿家强学习成绩虽然很好,但是人太内向,不怎么爱说话,将来顶多就是考个中专,因为现在农村孩子上初中以后,基本上都是考中专,这是镇一级学校的硬性规定。

    考中专是非常难的,通常一个班能考上两三个。考不上中专的,才上高中。当然高中能考上的也是成绩中等以上的才行,成绩差的是考不上高中的。

    也就是说像家强这样的孩子,年级前三班级第一名,将来是肯定要考上中专的,等中专毕业分配一个工作,也就算是脱离农村,成为城里人了。

    只是现在的形式,似乎并不太好,城里那些企业都经营状况很差,那么多的工人都下岗了,中专毕业后哪怕就是分配一个工作,估计也是不长久的,振邦能看清这个形式。

    所以他反倒有点庆幸,家富学习成绩好,现在帮他打理生意,这是一件好事儿。

    当年家里穷,所以振邦差点都没能成家,所以现在振邦也是憋着一口气,口袋里有钱了,在镇上又买了房子,成为镇上少有的富户,所以家富找对象也是很容易了。

    振邦找儿媳妇的眼光也是很高的,虽然上门说亲的不少,但是他选了一家可以称为书香门第的闺女,因为振邦自己没文化,儿子也只是一个初中毕业。

    振邦找的亲家,是一位小学老师,还当过村办小学副校长,这位老师的女儿也是高中毕业生,算得上是一个才女了。

    毕竟这年月能考上高中的,都是成绩非常优秀的了。

    家富还不到十八岁就结婚了,早婚其实在九十年代的农村很普遍,老人们都是这样想的,早结婚早生儿子,多生儿子,早享福。

    振兴对这个儿媳妇也很满意,不但是一个才女,而且很会说话办事,对二老也很孝敬,一家子人都围着抄手店转,钱也赚越越多。

    再看振兴一家子呢,也就靠着振兴做生意的收入,早些年还算是比较有钱了,只是这几年很多农民都找到了赚钱的营生,所以慢慢的振兴就从村里的中上游落到了中下游,虽然还不算是很穷的,但事实上已经大不如前了。

    生意不好做,门路不好找,振兴和蕙兰都把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儿子家强身上,他们希望家强能够成材,考上中专或者是大学,成为一个真正的城里人,吃国家粮。

    在大部分农村人眼里,吃国家粮的怎么也比做生意强。虽然说做生意,有的很赚钱,收入高,但是跟吃国家粮的干部工人一比,还是落了下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