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兴宋 » 第四十三章 风雪将至

第四十三章 风雪将至

    “布庄那边有账房和掌柜呢,哪里用的着他,还是跟着小郎君合适,有前途,有奔头!”

    老谢干笑着回应道。

    这老货明显有押宝的意思,眼看宋进表现的可圈可点,这做什么都得心应手。这将来宋家的家业,肯定是要交他手里,让儿子跟着宋进,将来也就有了保障。

    还在二房那边混,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老谢的一些小心思,宋进也懒得搭理,“我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只需要做好自己,不犯错,那就没理由被废,更不要说哥哥我是如此滴优秀。”

    这些家长里短的小斗争,还无法遮住宋进的眼,他要考虑的可是整个大宋的福祉。

    当然了,自己先站稳跟脚,吃好喝好,也是很重要滴。

    第二日清晨,宋进一打开门,一股寒风便扑面而来,砭人肌骨,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他定睛一看,却见院子里一片银装素裹,那枣树、梨树的枝丫上都压满了雪片子。

    “小郎君,昨晚下了一夜的雪,今天外面好冷呢!”

    英儿拿出一件白狐狸皮的毛边斗篷给他披上,又仔细的帮他系紧了身上的锦衣,免得漏风。

    “也不知这大雪什么时候停,还有几日就是除夕了……”

    周氏也在一旁平静的说道,眼睛还有几分欢喜的看着庭院里美丽的雪景。

    宋进的心情却不是那么好。

    要到除夕了啊,也就是说,元符三年要结束了,前几日赵佶已经公布了,明年的,也就是他登基后的第一个年号,建中靖国。

    所谓建中,意思就是要调和两党的矛盾,靖国呢,就是要扫清国内党争的歪风邪气。

    前世看过的不少东西,宋进很诡异的都记得一清二楚,所以他知道,这建中靖国开年的时候,发生了雪灾!

    积雪堵塞交通,封闭了道路,大雪压垮了不少民舍,开封附近都有不少遭灾的流民冻死。

    “今年的冬天只怕不好过了,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庄子上的农户大都修了炕,起码我们庄子上,挨冻会少些,就是菜地恐怕有一些损失。”

    宋进有几分唏嘘,吃了早饭后,便束紧了领口,带着六子和英儿来到了自家庄子上。

    当初在庄子里闲逛的时候,他便看到了不少莴笋、以及大白菜的嫩芽,如今那些大白菜早收获了,但是还有一波晚种的莴笋还没有收呢。

    它们的幼苗长大了不少,叶片上却都压着雪片,菜地的泥土上,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积雪。

    而这些莴笋,最怕的便是雪化成的水落入泥土,或者在菜叶上结冰,那样莴笋就会被冻坏。

    菜农们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天还蒙蒙亮呢,一个二个已经从热炕里钻了出来,在地里忙活起来,清除那些积雪。

    一旦太阳出来了,就来不及了,趁着积雪还未化开,将其扫掉,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宋进来的时候,这些庄户们已经干了好几个小时的活了,一个个满头大汗,丝毫不像是在雪日的样子。

    在勤劳庄户们的努力下,不少菜地的积雪,都被清除干净了,在路边堆起来老高,一些不识愁滋味的小娃,便兴奋的堆着起雪人来。

    当然,更多的小娃,却是和他们的父母一起,也在田间劳作,最小的恐怕才七八岁而已。有的孩子小小年纪,手心竟然已经有了厚厚的老茧。

    宋进看在眼底,心中也是暗暗感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清除了那些积雪之后,好些农户们擦擦汗水,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欢喜的和宋进打着招呼。

    看着他们淳朴的笑容,他心底很不是滋味,因为他明白,这些农户们辛勤的劳动,没有任何的回报。

    看天色,今天下午大雪就会继续下。而且这一次,这雪将会一直下,连续十几天,都没有停歇的。

    持续下雪,让农户们根本来不及清理积雪,这一波晚种的莴笋,肯定会没了。

    而且随着连绵不断的大雪,积雪极厚,人一脚踩下去,能陷到腰部。上山砍柴,也成了难题,穷人没有柴火可烧,煤炭的用量也大增,价格飙升,穷人用不起,冻死的也就多了。

    他们现在最该做的事,是趁着大雪没下,赶紧把莴笋挖了,赶紧上山砍柴,囤积些柴火,或者趁着煤价还低,买些煤炭,越多越好。

    “去把庄户们召集过来,我有大事要吩咐!”

    宋进跟护卫六子说道。

    六子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宋进,他有些不解,农户们正忙着呢,小郎君怎么有点像是来添乱的?

    但六子觉得,小郎君应该有自己的道理,他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做了。

    不一会儿,庄子上的每家每户,都来了一个人,聚在宋进面前的田埂边上,当然他们家里还有的人依旧在菜地里忙活着。

    “小郎君,有啥要咱们干的赶紧说呗,咱们能做的铁定使劲干。只不过,现在大伙还得回去整菜地呢!”

    刘三根急切的喊道。

    他的话,让农户们一个个纷纷点头,宋进前几天才教会了他们盘炕,这群庄户们心底感激着呢,哪怕宋进耽误了他们宝贵的干活时间,大伙还是没有怨言。

    “你们别种莴笋了,马上挖出来都行,因为本衙内要大量收柴,二十文一捆,你们都上山去,多多砍一些来。我只在这几日收,大家要抓紧时间,逾时不候!”

    宋进的话一出,庄户们不由纳闷极了。

    “小郎君,市面上一捆柴才十文呢,您二十文收?”

    “宋府也不可能缺柴啊,乡亲们每天都交租呢……”

    他们面面相觑,觉得宋进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你们没听错,我要二十文收柴,有多少来多少!”

    几个庄户们能砍多少柴?之所以在庄子上收,只是想激励农户们砍柴而已。

    要应对这次危机,他还得去坊市收煤。东京城百万人口,附近的森林也不多,城里人做饭,其实烧柴的很少,大部分都是用煤的,只有京郊的庄户,烧柴的才多一点。

    等到雪灾一来,取暖成了必需,煤的价格会上番几倍。现在低价买,只会赚。

    当然,他不是那种发国难财的人。

    根据一些记载,雪灾之时,汴京的确一些煤炭商人、大地主囤积居奇。宋进准备届时就拿出这些煤来,低价救济一下穷人,要是能挫一挫那些人的锐气,也是好事。

    当然他这个低价自然还是比寻常价格高一点点,但雪灾后,煤属于供小于求,只要范围合适,有所溢价还是正常的。

    价格比买进时高一点点就行,只要数量足够大,他还是能赚不少。

    当然赚钱是其次,主要是救人啥的,很符合我宋进伟岸的形象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