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五龙戏 » 第十三章 反应

第十三章 反应

    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巴蜀之地在任何一个天下大动荡时期,沃野千里易守难攻的巴蜀大地非常容易成为野心家建立割据政权的沃土。

    巴蜀是一片热土,有天府之国的巴蜀盆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历来是不可多得的起家之地。

    而且巴蜀四周高山易守难攻,民风彪悍,无论是财税还是兵员都很容易成为割据的洞天福地。

    再看绵竹关,隶属于巴蜀绵竹县,伫立在鹿头山,而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李调元曾经这样评价过绵竹关:江锁双龙台,关雄五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

    绵竹关控扼川陕古道,而且地势十分雄峻,易守难攻,又是成都的北部大门,绵竹关不破,成都基本万无一失,除了三国时期的那个狠人邓艾。

    邓艾这人直接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兵临成都城下,让蜀汉上到皇帝刘禅下到文武百官面如土色,吓得刘禅力排众议开城投降了,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

    七月六日,深夜,大雨瓢泼。

    雨水冲刷在绵竹关内的一切建筑。

    颜杲卿在绵竹关关内的住处还在看着蜀郡的军卒,军粮,军械,物资等记录。

    如今绵竹关有两千军士,整个巴蜀之地的两万驻军分别在绵竹关两千人,成都三千人,剑门关两千人,葭萌关两千人,白水关一千人,阳平关两千人,永昌两千人,巴西三千,巴郡三千。

    颜杲卿身为蜀郡郡守,视察绵竹关和绵竹县是他的首要责任,绵竹关一旦有失,这个责任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担得起的。

    而颜季明被颜杲卿派到了梓潼县去视察。

    梓潼县在绵竹关的北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军事重镇之一。

    颜杲卿强忍着疲惫,听着雨声,看着这些账本和名册,一旁的侍从面色担忧的说道:“颜大人,这么晚了,不如您先休息吧,再怎么查,也不差这一会儿,您要是把身子熬坏了那可怎么办?”

    颜杲卿已经来了三天了,天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生怕绵竹关出了差池。

    “本官的身子无所谓,陛下这么信任本官,让本官担任了蜀郡郡守这个重要的官职,若本官再是贪图安逸,岂不是辜负了圣恩?”颜杲卿摆摆手,然后喝了一口浓茶。

    一旁的侍从困得一直打哈欠,颜杲卿看见了,笑了笑。“你日夜侍奉本官,让你也累到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本官自会歇息。”

    侍从心怀感激,“颜大人,您注意身体!小的告退了。”侍从悄悄地出了门返回了自己住的地方。

    颜杲卿看着账本,拿起毛笔自顾自地写着,“朝廷拨蜀地专用军粮十五万石......蜀地驻军两万人,分拨驻军六万石.....各级军官总共两万石......衙役门兵......嗯?”

    颜杲卿突然疑惑,“这一万石,去哪儿了?”

    紧接着颜杲卿开始翻阅历年历月的账本,颜杲卿的额头突然冒汗,眼神锐利的查看这缺失的一万石粮。

    随后颜杲卿发现这两年朝廷每月向巴蜀拨款的军需专用物资都会有一部分遗失,然后查不到去向。

    “这?这怎么可能?”颜杲卿有些迷茫。

    突然外面一声凄厉的战马嘶鸣打破了深夜的绵竹关的寂静。

    “唏律律!颜大人!成都紧急军情!”一名斥候在雨中喊叫着,连滚带爬地跑向颜杲卿府内。

    颜杲卿心中一惊,连忙开门出去,也不顾大雨,抓起斥候的军报就看。

    而门口的卫兵看见颜杲卿没有打伞,“颜大人,雨大!”连忙撑起一把伞向颜杲卿跑去。

    颜杲卿死死的抓着军报,眼睛逐渐变的通红,“什么时候的事?”

    斥候气喘吁吁地说:“就在昨日!成都王杀成都令与成都尉,成都王亲兵营掌控成都三千兵马,自立为帝,造反了!整个蜀郡响应者接连!”

    颜杲卿突然呆住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那些消失的物资,都被成都王所........”

    紧接着颜杲卿愤怒的把军报扔在地上,指着成都方向怒骂:“刘礼小儿!犯上谋逆!罪无可恕!!!”

    “咔嚓!”一声惊雷传来,混杂着一声凄厉的叫声,“报!紧急军情!”

    颜杲卿的心顿时揪了起来,“何事?!”

    “报!颜大人,紧急军情!广汉郡,巴西郡,巴东郡,巴郡,永昌郡全部造反!叛军高达两万人”斥候拱手喊道。

    颜杲卿听完之后这些消息犹如炸雷一般在他脑中炸开,颜杲卿颤颤巍巍的问道:“巴蜀驻军,全反了?”

    斥候低头思考了一下,“是的,各地驻军皆有成都王刘礼之心腹,在同一天内各地起兵!”

    颜杲卿还没来得及思考,突然一名骑兵再次赶来,“报!梓潼急报!”

    颜杲卿还没张口,骑兵哭喊着说:“颜大人!梓潼县县尉联合白水关,剑门关,葭萌关三关守将造反了!颜公子麾下二百人尽皆被困梓潼县西南方向的许屯内!”

    “快去找靳南将军!”颜杲卿让士卒们去喊绵竹关守将靳南。

    颜杲卿死死的盯着三封军报,不一会儿靳南来了,“颜大人,何事?急匆匆地找我!”

    颜杲卿对靳南说道:“靳将军!成都王刘礼,反了!”伴随着一声雷声,靳南的脸色突然苍白,“什么?!”

    颜杲卿大哭:“本官失职!未能察觉贼王子的狼子野心,愧对陛下信任啊!!”

    靳南对颜杲卿说道:“颜大人,我们此刻应该向陛下上奏刘礼造反一事!此时三关应该没有戒严,明日一早我派人伪装一番出蜀进京!”

    颜杲卿连忙点头,让自己恢复了镇静,“靳将军,本官乃蜀郡郡守,可否指挥的动你手下的兵?”

    “末将听从大人调遣!”靳南拱手说道。

    “关内军士几何?”

    “骑兵二百,步卒一千三百人,弓弩手五百,亲兵一百人,加上大人您的亲兵一百人,后勤征调青壮一千人,总计三千二百人!”

    “你派人连夜去周围关外村镇屯乡这些地区收纳物资粮草,能收多少收多少,坚壁清野,以挫敌锐。”颜杲卿顿了顿,“北方三关已经被叛军控制,如若我们再走了,那么整个巴蜀将会很难平叛,我们要在绵竹关借助地形优势坚持朝廷援军的到来!”

    靳南拱手,“末将听令!现在就去办!”

    颜杲卿浑身疲惫地回到屋内,此时他的衣裳已经湿透,一旁的侍从说道:“颜大人,那颜公子那边?..........”

    颜杲卿哀叹一声,眼中闪烁着慈爱和决绝,“关内分不出兵马去救季明了,为国而死,不丢人.......”

    ..................

    长安

    今天的长安天气很不好,或许是因为夏季的到来让本就闷热潮湿的天气变得大雨连绵。

    正殿内

    刘仁看着台下百官说道:“朕自听闻,武关守将祖逖恪尽职守,麾下士卒勇猛善战........”

    没成想刘仁话还没说完,被一声急促的的吼叫截止了,“报!陛下!巴蜀急报!”

    众人向外看去,只见一个破破烂烂盔甲的军士跌跌撞撞的跑进来,用嘶哑的声音大吼。

    “陛下!巴蜀急报!成都王刘礼联合广汉郡,巴西郡,巴东郡,巴郡,永昌郡纠结叛军三万人,全部造反!”

    众人大吃一惊!然后议论纷纷。

    刘仁脸色阴沉,咬牙切齿道:“孙武何在?!”

    孙武连忙站出来,“臣在!”

    “兵部给朕在今日午时之前拟出方案拿到兴汉斋!各部臣工全力配合兵部!违者斩!”刘仁一甩袖子就走了

    刘仁走之后整个大殿犹如爆雷都在互相商讨这些事。

    孙武环视一圈,朗声到“武司,将司,兵司,三司郎中和员外郎兵部府衙议事!户部三司和工部三司一样,一盏茶内全都要到,否则别怪本官不客气!”说完便离开了宫殿。

    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

    许屯

    颜季明已经不知道他这是砍死的第几个人了,他的手臂发酸,突然庆幸到父亲强迫自己练武还是有好处的。

    只是现在还下着瓢泼大雨,雨雾让颜季明看不清楚,敌人的包围越来越近了,他只有两百人亲卫了,许屯的百姓不愿意帮助自己,颜季明也不想去强迫他们。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干粮已经不多了,甲胄已经损坏了,士卒们多是步卒,弓弩手仅有三十人。

    听着外面的招降声,颜季明充耳不闻,反而看向绵竹关方向的颜杲卿,深深的拜了一拜,“父亲,季明不会给颜家丢脸!”

    ..........................

    身穿玄色龙袍的中年人听着身后的汇报,轻捻胡须,“刘礼造反了?朕就知道他会造反!先生,按照你的计谋真是算无遗策!”

    男人走向外面接受着阳光的沐浴,看向外面的风沙,“我们也该让儿郎们活动活动了!”

    ............................

    齐汉,临淄

    “啪嗒!”一个棋子落盘,中年人的眉头却皱了,“大师,你这棋,朕破不了。”

    “陛下心乱了。”

    “哦?大师怎么知道的?”

    “小僧如果没猜错的话,陛下在等消息,等的心乱了,莫急,等一下就会有大惊喜给陛下送来!”

    不一会儿,宫人来报,手持奏章。

    中年人打开一看,大笑:“好!再无后顾之忧!”

    ......................

    桂汉,襄阳

    年轻人品茶抚琴,清香淡雅。

    琴声逐渐从平淡趋于凌乱,中期杀气暴增,最后重归平淡。

    “陛下琴艺大增,臣佩服!”

    “何事见朕?”

    “禀告陛下,伪秦刘礼,反了。”

    年轻人眼睛猛地张大,腾地站起来,盯着来人的脸,“情况属实?”

    “巴蜀之地尽反,伪秦已经无心对外。”

    “按你的意思?.......”

    “东进建业!”

    “呵!朕知道了,下去吧!”

    重回座位,沉醉于琴声。

    这一次,琴声中,危机四伏。

    ............................

    吴汉,建业

    “陛下,伪秦刘礼反了,正如臣猜测的一样!”

    “哦?那又如何?朕志向不在伪秦。”把玩着手中的南海珍珠,“伪齐才是心腹大患,待北上中原,才有机会,窝在南方一隅之地,难成大事!”

    “臣.....”

    “你且退下,按朕旨意去办!”

    “是,臣告退。”

    “有趣.......”猛地起身,“传朕旨意,一定要死死的盯着伪齐!”

    .................

    沐浴阳光的,身穿玄色龙袍的中年人轻轻的捻着胡须,喝了一口酒,“此瓶烈酒醇正,正合朕心!”

    “哦对了,刘仁那小屁孩儿,怎么个处理法子?”中年人拿起丝绸绢布擦了擦嘴,随口问道。

    “听说,十分生气,只是让孙武去处理了。”

    “心性未定,难成大事,跟他爹差太多了......”中年人突然眼神变得惆怅,遥望着天空。

    喃喃自语,“你很厉害,但是别怪我,我也没办法......”

    “你继续活着,对我的威胁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