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五龙戏 » 第十八章 触动

第十八章 触动

    “先帝,是被人害死的。”

    孔太妃一句话证实了刘仁内心所有的想法。

    什么隐疾,病故,劳累,都是假的,刘锦的死果然没这么容易!

    刘仁本人倒是对刘锦没多少感情的,刚刚穿越过来,自然谈不上什么感情。

    但是这种事情居然发生在了第二位皇帝的身上,开国之君得太子,纵观历史,第二位皇帝死于非命的例子少之又少,同时也极大地威胁到了刘仁本身的人身安全,刘锦可是在宫里哪里都没去过,不曾想居然在皇宫里死了!

    刘仁脸色很不好,“太妃娘娘,请与朕细细道来。”

    “事情要从先帝驾崩前一天说起..........”

    ..................

    两年前

    成明五年三月二日

    刘锦举办了朝会后,皇后周氏带着庶子刘礼去了未央宫见了刘锦。

    刘锦此时已经褪去龙袍,穿着一身素面杯纹鹤氅锦衣,内衬玄色金丝翔龙,一条白玉连勾蜀锦绣腰带系在腰间,长长的头发梳的飘柔,一颗白玉簪将头发固定起来,横穿其中,头上戴着五龙盘玉珠冠,脚上穿着玄色金丝龙纹靴。

    刘锦白净的脸庞有些方圆,浓眉大眼的他此时为了国事十分劳累,刘锦叹了口气。

    但当刘锦见了周氏和刘礼,刘锦连忙整理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刘锦不想让自己疲惫憔悴的样子被自己的儿子和媳妇看到。

    周皇后带着刘礼行了礼,“臣妾参见陛下。”

    “儿臣参见陛下。”刘礼拱手弯腰。

    “免礼了。”刘锦摆了摆手,对宫人喊道,“给皇后和大皇子赐坐。”

    周皇后和刘礼坐下了,刘锦微笑着说,:“皇后何事见朕?”

    周皇后让人拿了一盒饭食,“陛下久日操劳,臣妾担心陛下的身子,给您带来了您最爱吃的。都是臣妾自己做的,少府的饭食没有自己做得好,也摸不准您的爱好,臣妾就简单的做了一些。”

    宫人们拿着两个盒子上来,一打开后刘锦嗅了嗅,略微惊喜地说:“嗯!羊汤胡饼丝?还有鸡炙和牛炙!”

    又看向另一个饭盒里,一盘盘精致的糕点,“米糕?胡麻饼?”

    刘锦食指大动,他是一个对饭食很挑剔的一个人。

    周皇后打开盒子将饭食拿出来,“臣妾做不出高皇后当年的味道,只能尝试着学一学,陛下您尝尝。”

    周皇后知道刘锦喜欢吃已故高皇后严氏的饭,虽然不是什么精致的美食,但是胜在味道好,而且刘锦自小吃到大,十分喜爱。

    刘锦和周皇后准备好碗筷后,看向一旁眼巴巴的刘礼,刘锦笑了,“近日功课学的如何?”

    “啊?啊!禀父皇,褚少师的教导,都存于儿臣之心。”刘礼看着饭食呆呆地,听到刘锦喊他连忙说道。

    “朕考考你,若是答得不对,这米糕你就吃不到了。”刘锦哈哈大笑。

    “儿臣定当全力。”

    “朕问你,朕何以礼字于你取名?”刘锦嘿嘿一笑,拿了一个米糕吃了起来。

    刘礼愣了一下,“啊?这......”

    刘礼以为刘锦会出什么古典古籍,或者政事问答,没想到居然是这个。

    刘礼呆愣愣的,丧气地说:“儿臣不知......”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刘锦缓缓说道,“是故以,仁礼存心也。”

    “这就是朕以礼字取你为名,你皇弟以仁..........”刘锦正说着,“哎?仁儿呢?朕怎么没见他?”

    周皇后眼中不满一闪而过,但还是开口说:“二皇子殿下臣妾来的时候看到在后花园玩,臣妾喊了二皇子,二皇子也是没应。”

    刘锦皱了皱眉头,“胡闹,都什么时辰了,还有闲心去玩,见了皇后也不问礼!寻他过来!”

    刘锦十分生气,刘仁越来越不像话了,这个样子哪里有人君之风?

    不一会儿,刘仁被几个宫人带来了,刘仁看着生气的刘锦十分忐忑,自己哪里做错了?

    “父皇!”刘仁行礼。

    “看看你这个样子,哪里似的皇子?”刘锦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今日见了皇后,为何不问礼?”

    刘仁满脸复杂的看着周皇后倔强的说,“她又不是我娘!”

    周皇后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刘锦脸色一沉,“放肆!你母妃走的早,若没得皇后,你怎能长这么大?!”

    刘仁一脸不高兴,回呛着刘锦:“那也是孔太妃娘娘把我养大的!”

    刘礼见状十分不高兴,“皇弟,怎么说母妃也是看你长大的,你怎么能这么说………”

    刘仁反说,“她没有生我!若不是她,我娘就不会死!”

    语出惊人,刘锦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刘锦恼怒着斥责刘仁,“不孝子!我大汉以孝道为重!既为皇后,你应得喊一声母妃!给朕去太庙跪着抄写太祖皇帝亲册之孝感经!”

    刘仁一瘪嘴,“今日你就是把我饿死,我也不会喊她一声母妃!”

    “拉下去!不准任何人探望他!这是朕的旨意!”刘锦脸色愈发的阴沉,咬牙切齿冷着脸对宫人说道。

    “二爷,您请吧。”几个宫人拦着刘仁,轻声细语的说道。

    “哼!”刘仁气哼哼的走了。

    刘锦看向周皇后,“莫要气恼,仁儿他自小没了娘……”

    周皇后抹了抹眼泪,“臣妾自然知道陈姐姐走的早,二皇子没了陈姐姐的照应,脾气变得不好………”

    刘锦脸色复杂,只得继续宽慰周皇后,“莫担心………”

    …………

    太庙

    太庙是秦汉供奉历代皇帝的地方,这里立着秦汉太祖刘守的画像和供台,秦汉太祖刘守一旁则是高皇后严氏的画像。

    十五岁的刘仁眼中饱含热泪,看着刘守和严氏的画像,终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

    “砰!砰!砰!”刘仁跪着磕了三个响头。

    “皇祖父,皇祖母,孙儿没了娘了,父皇也为了那周氏和刘礼不认得孙儿了!”

    “孙儿想您二老了!”

    “孙儿……孙儿……呜呜呜!”

    刘仁说着,但刘仁眼中的眼泪犹如决堤一般。

    “皇祖父,皇祖母,孙儿该怎么办!”

    “孙儿就剩自己一个人了!”

    “孙儿从来都不想要皇位!”

    “孙儿只想要娘还有,还有皇祖父和皇祖母………”

    “只想皇祖父和皇祖母陪着孙儿啊!”

    刘仁忍不住内心的悲痛,不断的哭诉着。

    刘仁在太庙抽泣着。

    呜咽的声音在宽大的太庙堂内回响。

    “孙儿,孙儿对那个位置从来没有想法,如果可以,如果可以,孙儿想要娘回来,想要皇祖父和皇祖母回来!”刘仁用袖子抹着眼泪。

    “皇祖父啊!孙儿求求你们了!别让父皇在被那女人蛊惑了!”

    刘仁正哭诉着,身后响起一道声音。

    “朕,被谁蛊惑了?”

    刘仁一惊,随意的擦了擦眼泪,向后看去,刘锦一脸慈爱的看着刘仁。

    “父,父皇!您怎么………”刘仁大吃一惊,连忙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刘锦没有理会刘仁,自顾自的上前给刘守和严氏行了礼,且焚香。

    “父皇,刚才儿臣只是……”刘仁小心翼翼的要解释,“只是想念母妃和皇祖父皇祖母,没有别的意思………”

    刘锦的眼中充满了心疼和歉意,“刚才,朕都听见了!”

    刘仁诧异了,更加慌乱了。

    他知道他现在的身份很敏感,自己的母妃陈皇后剩下自己就走了,刘锦为了巩固国家稳定,只得将周氏册封皇后。

    而自己这个嫡子的身份也变得不伦不类,按照礼法来说,刘礼才是嫡子,他的母亲周氏成为了皇后,刘礼自然而然就是嫡长子。

    但是这几年刘锦未立太子,连一点风声都没有,只是在和几位勋贵的交流下,透漏过想要立刘礼的信号。

    刘仁的身份除了已故皇后的嫡子之外,还有一层身份。

    那就是关中勋贵已故新平侯,死后追封为汉嘉王陈绍的外孙。

    这层身份从外来看,刘仁便与关中勋贵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陈绍有一子名为陈辽,那么陈辽是刘仁的亲舅舅。

    同时陈绍又是整个秦汉身份最为高贵的昌平公蒋炆的姐夫。

    那么从辈分上来说,刘仁就是蒋炆的外甥孙。

    而蒋炆又代表着整个关中勋贵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通俗一点就是,刘仁的未来,决定着这群骄兵悍将老军侯及其家族后代子孙的未来!

    刘锦站在刘仁身后,缓缓开口,“跟朕去看看你娘吧。”

    刘锦和刘仁来到主堂旁侧,上面挂着已故太子妃,以及追谥为孝敏皇后的陈氏面前。

    刘锦看向画像,刘锦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

    “大妞,我,我来看你了!”

    “仁儿很好,心里一直挂念着你,仁儿才灵敏思,不辜负你最后的心愿!平安的长大了!”

    刘锦面部悲痛,话语中带着些许哭腔,“大妞,我,我想你了!”

    刘锦,这个大汉第二任皇帝,在大臣面前如何的威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帝王,在面临自己的挚爱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将自己的真情流露出来了。

    刘仁有些诧异的看着刘锦,在自己面前如此坚强的父皇,居然内心如此柔弱!

    “大妞,别怪我,我,我只是不想让仁儿受到伤害,那个女人我也不想让她当皇后………”

    刘锦忍着哭声,“但是,但是,大汉不可无皇后,我,我没办法!呜呜呜!”

    “仁儿孤身一人,没人愿意帮他!”

    “昌平公被禁足在家不准上朝,那老头子,呵,为了仁儿还屡次进宫探我的口风,我很生气……”

    “但是我生气的只是,只是这老家伙如此沉不住气!”

    “那些勋贵,大臣总说我对仁儿太过刻薄,对礼儿宽厚仁慈……”

    “我只是想让仁儿长大,他没娘了啊!爹和娘也走了,没人会在照顾他了!”

    “我,我身为一国之君,真的好累!”

    “大妞,我真的好想你!”

    刘锦越说越激动,眼泪止不住的流。

    这是刘仁难忘的一天,他内心认识的,那么坚强,那么无所不能的父皇,此刻犹入孩童一般,脆弱的犹如一张薄纸。

    “仁儿,过来,给你娘磕头!”刘锦拉着刘仁按在地上。

    “你娘为了你,拼着最后一口气,把你生了下来!”

    “就是为了给我们刘家留个后!”

    “你皇祖父走了,皇祖母也走了,他俩走之前最挂念的就是你!”

    “你身上的担子比你想的重的多得多!”

    “所有人都在看着你!你要争气!不然,就愧对了你娘,你皇祖父,你皇祖母!”

    “要不然我死了以后,也没脸见他们!”

    刘仁哭了。

    自小生下来就没有见过母亲的他哭了。

    这一天,刘锦和刘仁说了很多,刘仁知道了刘锦的难处,这不是皇帝和皇子的交谈。

    而是一位父亲和他的至亲儿子所说的肺腑之言。

    ………

    刘锦从太庙堂出来,对左右说道,“准备启程前往河西城!”

    “朕要和伪凉王聊聊!”

    第二天,刘锦第一次出了长安,在河西城与冯翊城交界处见了凉汉皇帝。

    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只是知道,从他们的父辈开始,秦汉太祖和凉汉高祖,在没有起兵之前,是非常要好的。

    随后刘锦在和现在的凉汉皇帝时而书信来往,感情也不错。

    自从那一天和凉汉皇帝见完面之后,刘锦回到宫内脸色十分不好,脾气也异常暴躁。

    在晚上用过膳食后,当天夜里,刘锦头痛欲裂,大声呼喊,太医们连忙去看,结果什么也看不出来。

    不过三个时辰,刘锦便驾崩了。

    刘锦驾崩后,由于未立太子,朝纲不稳,周皇后趁机下令宫人关闭宫门,任何人不得出入。

    而此时得到消息的关中勋贵们悲痛欲绝,刘锦在位时期对他们宽容大度,如今却驾崩的如此突然。

    昌平公蒋炆则带着汉兴侯张晟等一众勋贵呼啦啦的来到了宫门外,没想到周皇后居然封锁宫门,一怒之下的蒋炆,怒喝“给老子把兵带来!在不开门老子就带人闯了!”

    张晟劝他,“老哥哥,私闯宫闱乃是大忌………”

    蒋炆怒发冲冠,双眼怒瞪,“老子的外甥孙还在宫内!”

    随后对宫内怒喝道:“你们听好了!周氏那个臭娘们儿敢动我外甥孙一根汗毛,老子让你们全都下去给我外甥孙一起陪葬!”

    周氏来到皇宫墙头,脸色苍白,带着刘礼,强行让自己镇定,“先帝驾崩了,立大皇子刘礼为帝。”

    蒋炆听完更加愤怒,“放你娘的屁!你他妈就是个庶出的子嗣!先帝不可能立你!”

    刘礼被蒋炆侮辱的一分不值,他的眼中十分憋屈。

    “快开门!”

    “1!”

    “昌平公,你大胆!私闯宫闱,你是要带兵逼宫吗?”

    “2!”

    “你这是造反!”

    “3!”

    “你敢!”

    “噌!”蒋炆拔出腰间宝剑,遥遥指向周皇后,“臭娘们!老子早看你不顺眼了!看看这是啥!”

    众人看向蒋炆手中宝剑,上面写着,“如朕亲临”

    周氏脸色大惊,“先帝,先帝的御剑?”

    蒋炆脸色狰狞,“老子告诉你,先帝在世时给了老子这把剑,称如若宫内不稳,可持此剑平。”

    “现在,皇后娘娘……”

    蒋炆的声音变得冰冷。

    “能给我开门了吗?”

    周氏脸色苍白,蒋炆所说的一字一句犹入重锤一般击在周氏的胸口,让周氏只想喘不过气。

    “我的外甥孙还在宫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