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带着三国杀去修仙 » 第五十三章 浮出水面

第五十三章 浮出水面

    中雍郡城之外。

    秦归元坐在干枯的河床之上,怔怔地望着远方。

    中雍大旱,流民有千万之巨。

    千里无鸡鸣,白骨遍于野。

    这就是中雍郡最真实的写照。

    从未接触过种地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情况——

    一年大旱,不过是一年的收成没了,往年的余粮呢?积攒的钱财呢?官府的赈灾呢?

    可是这里没有前世的袁老爷子,种不出高产的作物。

    可是这里却有种种苛捐杂税,有魏王布的,有官吏私收的,也有世家施加的,哪怕一年到头身子骨硬朗得很,一点伤病不生,也余不下多少钱。

    可是官府的赈灾全在江南万宝楼的那两千万两白银里,这批灾银本应该是粮食的。

    可是那批灾银甚至连中雍郡城府库都没进就被窃走了!

    “哈哈哈哈!两千万两白银从始至终根本就没到过中雍郡城!”

    “十三天!从白银失窃至今整整十三天!还不算这批灾银运送途中是何时被换走的!”

    “这案子我就是破了,又怎么救活那已死的百万百姓,又如何搭救那还残存的百万百姓?”

    秦归元躺在干枯的河床之上,不知该如何是好。

    十三天,藏起从未运至中雍郡城的两千万两白银绰绰有余。

    而灾荒遍地的情况下,知情人被灭口也能轻易隐藏。

    从某种情况来说,这就是一出完美犯罪。哪怕秦归元知道他的犯罪手法,可是也找不出幕后的那个人,更追不回那两千万两白银。

    至于指望官府再出钱赈灾?

    这是封建社会,是一家一人之天下,是世家林立之天下,哪里来的赈灾银与赈灾粮呢?

    秦归元默默地走回中雍郡城六扇门总部。

    路上有人施粥,粥里半数都是泥沙。可是流民全都狼吞虎咽般饮下,哪怕烫的嘴皮子都起水泡了也不犹豫半分。

    要不是中雍郡还有些深井,如今这排着长队等布粥的队伍少说要减去一大半。

    那群灾民看着他走过,眼神里满是羡慕与渴望。

    “何时俺们才能向这样衣食无忧啊?”

    ……

    余玄思和孟视金已经回来了。

    两个人的脸色都极为难看。

    “泥瓦匠都死了。”

    “新教什么都没有,没有教义,没有组织,甚至没有教名。”

    泥瓦匠的身故在秦归元的意料之内。

    他甚至能够猜得出泥瓦匠身故的背后一定还有一个案子,而且那个案子不会有什么结果。

    幕后之人聪明得很。

    只是新教没有教义这点,着实让他觉得有些奇怪。不过对案情的走向其实没有什么影响。

    “我知道两千万两白银是如何失窃的。”

    秦归元看着二人,眼神中满是疲惫。

    “一件东西在密室中不翼而飞,有许多种可能。比如那件东西根本没送进密室,比如密室其实不成立,比如看守者监守自盗,又比如那件东西根本没离开过密室。”

    “两千万两白银失窃是第一种,也是最后一种。”

    “首先是运银车队,是否真的运了东西进入中雍郡城?”

    “根据遗留的痕迹和六扇门卷宗,车队确实运了东西进城。”

    “所以东西进了密室。”

    “然后是郡城府库是否安全。”

    “这个也有六扇门捕快查过了,确定安全。月余前翻修府库也没有留下通往外界的通道。”

    “所以密室成立。”

    “府库守卫已经挨个查过了,没有问题。”

    “所以看守者并未监守自盗。”

    “那么很可能东西并未离开府库。”

    “于是我去询问那些守卫府库翻修的经过,一个奇怪的点在于他们说应府库管事的要求,运进府库的石料都要用红布盖着,说是吉利。”

    “一个守卫曾因为好奇打开过一次,发现里面全是劣质石料。但是我查了管事的报账,报账上说那石料全是出自周山石场,是上等石料。”

    “所以月余前的府库翻修,实质上有人借机中饱私囊,动手的大概就是管事。”

    “管事的贪污并不重要,那并不是我们要关注的范围。但是,这红布盖车,藏住了劣质石料的同时,也让人没办法确定里面是不是真的有石料。”

    “如果后续的车子上,红布下,根本没有石料呢?”

    “中雍郡城府库里的砖石被一次一次运出,里面空了,只剩下一堵墙皮,等待有人来验收,反正验收过程只是看一看气不气派就行了。”

    “加上管事贪墨石料钱,肯定不敢让人仔细检查,派来验收的一定是亲信,墙皮就越发安稳了。”

    “以上是我在得知两千万两白银不翼而飞的第一猜测,后续查验的证据在很多方面都佐证了这个猜测。”

    “于是我想,白银应该是被藏在挖空的郡城府库深处,但是六扇门中也有能人,想到了这个可能,卷宗中有对府库掘地三尺,挖墙三尺勘察的记录。”

    “没有收获。”

    “劣质砖墙之下仍旧是劣质石砖,甚至连粘连砖块的泥浆都没有。”

    “这只能说管事贪污得很厉害。”

    “但是这和之前的部分证据有所冲突——泥瓦匠运送石料的车子差点被一个普通的两百斤大妈撞翻,这说明后续运进府库的石料车肯定是空的。”

    “运银队伍运来的两千万两白银也不可能不翼而飞。”

    “这条思路走不通,于是我又进入府库被火烧过的残骸之中探寻了一番,见到了被火烧融的银子。”

    “加上昨天遇到的那次袭击,我茅塞顿开。”

    “银子有问题。”

    “我带走火场银子的情况被六扇门中的内鬼泄露了出去,幕后黑手有些坐不住了,他以为我发现了问题所在。”

    “就像他得知江南万掌柜要约见御流年一样,他担心事情败露,选择动手灭口。”

    “于是我去多方走访调查,询问捕快,加上府库中在火焰中残存的铁钉数目,最终确定运送这批白银的车队中,存放白银的板车一共两百一十,每车有五个箱子。”

    “这个数字没有记录在卷宗之中,不知道是被抹去了,又或者确实没注意到。然而按照官制,银箱的大小,摆放的白银数目都有严格的规定。”

    “两千万两白银只需要二百零八辆车就能装下。”

    “这多了两辆车,总不可能是江南万宝楼主友情赠送吧?”

    “他的财富就是魏王的财富,没这必要。”

    “我又查了查翻修府库定制的石料数量。除掉那些用来堆砌墙皮的石料,剩下的恰好能放满这二百一十辆车,共计一千零五十个箱子。所以运银车里的东西,很可能根本不是白银,是石头,用来翻新中雍郡城府库的石头!”

    “那么守卫当天随机检查运送的白银时,为何又看到满满的白银呢?”

    “自然是因为石料中混了两箱白银。”

    “所以府库中有许多中空的墙壁,通常是这里空了一块砖,那里又空了一块砖。”

    “我在其中找到了毒药遗留的痕迹。”

    “在猜测运银车队运送的是石料之前,我本以为那些空砖是专门为了放毒药而留,就是为了火烧府库时让六扇门捕快难以抢救卷宗。”

    “但是仔细想过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做法过于复杂,凭增破绽,不符合幕后之人聪明的作风。”

    “那场大火也不是幕后黑手为了销毁卷宗而放,火起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那场大火是要烧掉空的箱子。至于烧裂那些劣质墙壁,放出墙壁后空砖里存留的毒药,则只是一个障眼法。”

    “卷宗不重要,重要的是证物。”

    “我能在一品斋买到卷宗,没理由幕后之人不知道一品斋能拿到卷宗。不出意外的话听风楼应该也能买到卷宗。”

    “从始至终,运到中雍郡城府库的就只有两百车石头,外加两箱白银。”

    “至于为何检查运银没检查出问题,自然是负责检查的守卫有问题。”

    “案子已经算是破了,但是问题在于,很多东西已经彻底断掉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