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天书第一部:活法 » 第7章 神秘的校友

第7章 神秘的校友

    1

    下午4时许,一辆黑色奥迪A6徐徐驶入江东大学,停在松苑宾馆门前。郑校长领着几位下属正站在门口恭候贵宾,见车已停下,连忙迎了上去。

    一位穿深色西服的年轻人,从副驾驶位下了车,走到后车门旁,打开车门,又将右手挡在门的上沿,这一连串动作既敏捷又标准,一看便知训练有素。

    先下车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士,接着是一位身材匀称但已略显发福的女士,两人年纪相仿,都已年近六旬。

    “老叶好,林大姐好!”郑校长点头躬身示礼。

    老叶伸出厚实的双手,与郑校长紧握在一起,连甩了好几下:“老郑,好久不见啦!”

    宾主招呼完毕,郑校长一行陪着两位神秘贵宾走上二楼,进了一间小会客厅。

    老叶叫叶鼎新,林大姐叫林小嘉,两人都毕业于江东大学历史系,还是同班同学。此次因公务来江东,应邀回母校参加江大发展规划座谈会。今天这会很特别,只邀请了他们夫妇二人,校方想专门征求他们对学校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可见这两位神秘贵宾的身份不同寻常。

    两位资深校友已审阅过江大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所以,座谈会就省去了长篇大论的介绍,郑校长只提纲挈领地作了概要说明,重点介绍了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及提升师生科研能力、拓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等方面的举措。

    老叶听完深表赞许,他高度肯定了江大确定的研究型大学发展定位和求精不求大的办学方针,建议学校控制投资规模,避免过度举债办学,应将有限资金和资源高效配置,尤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基本功和创新思维,他还特别提到江大的一种优良学风:

    “我们江大有优良的传统和扎实的学风。记得我们刚入学不久,在系里举办的新生见面会上,老教授们反复说到一种治学精神,叫做‘坐冷板凳’。江大之所以能在全国高校科研实力排名中保持领先地位,靠的就是这种‘坐冷板凳精神’,这个优良传统一定要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郑校长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还认真地做着笔记。

    2

    两位校友又对学校的发展提了一些具体的建议。随后,双方就漫谈起来。老叶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看到熟悉的校园,想到这光阴似箭,物是人非,心中感慨万千,不禁忆起了当年的情形:

    “我们那个年代,百废待兴,经济落后,上学非常艰苦。我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上学完全靠助学金,一个月下来,省吃俭用还能攒下三元五元的,寄回去补贴家用。那时候,除了看电影,几乎没有其他娱乐活动,班上的女生偷偷参加留学生举办的舞会,还挨了班主任一顿批。最吸引我们的就是新华书店,但买书太花钱。我经常在书店转悠老半天,看到那些爱不释手的书,心里痒痒的,想买又舍不得钱,每次都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几乎都以放弃买书为告终,这样一来,就只好呆在里面看书。时间一长,营业员就不乐意了,经常朝我翻白眼。”

    “我们那时候宿舍是八人一间,一层楼只有两个公共卫生间,他们男生还好受一点,我们女生麻烦可就大了。我们那宿舍才叫脏乱差,房间里挂得像万国旗似的,密密麻麻,让人喘不过气来,尤其到了梅雨季节,潮湿得不堪忍受。”林大姐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现在学生宿舍的条件好多了,本科生六人一间,硕士生四人一间,博士生两人一间,还带空调,有的还有卫生间。”郑校长介绍道。

    “是啊,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林大姐感叹道。

    “不过啊,这艰苦啊也有艰苦的好处,能够磨练人的意志。”老叶运用起辩证法来,“我们当年最信奉的一句格言,叫做‘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时候,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教学楼自习,不到熄灯不离开,管理员会先熄一次灯预告,催大家离开,而我总是继续看书学习,直到被他们赶出教学楼。回到宿舍,也已熄灯,只好摸着黑洗漱上床。”

    “是的,老叶说得对!寒窗苦读,是那个年代的优良学风。不过,如今条件好了,社会环境变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趋于多元化,社会上各种不良的东西也纷纷涌入校园,如今的校园可不是咱们当年那种净土和圣地了。”郑校长的脸色变得严峻起来,“不瞒你们两位老校友,如今高校教育的第一难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个问题很重要,千万不可等闲视之,要下大力气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老叶一脸严肃地回应道。

    “老郑说的没错,现在的年轻人啊,说真的,我是越来越看不懂喽!”林大姐对郑校长的话深有感触,她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就拿我们家那丫头知秋来说吧,31岁了,别说结婚成家了,连对象都没谈过一个,把我这当妈的愁的啊,做梦都叹气,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真是一筹莫展。”

    3

    “啊!知秋还没对象?”郑校长听了一怔,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转而又惭愧地说,“这就是我这个当叔叔的关心不够了,知秋在我眼皮底下读书,我连这个问题都没想到,实在是严重的疏忽。这样吧,林大姐,我马上把研究生院学生处的庄处长叫来,问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林大姐一听,脸上顿时舒展开来,谁知老叶的反应截然相反,他脸一板,一本正经地冲着郑校长说:“我说老郑啊,你关心知秋我很感激,给知秋物色对象也是好事,可有两点我要说在前头:第一,这件事不能当工作来做,只能算我们老同学之间的私事;第二,做红娘牵线搭桥可以,但不能包办,不得干涉,由他们年轻人自己做主,自由恋爱这个原则必须坚持!”

    “好好好,老叶,听你的,我们就来个友情客串,行了吧!”郑校长风趣地说。

    老叶和林大姐的独生女儿叶知秋,在江东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今年是最后一年,明年就要毕业了。其实,林大姐这次回母校,也有意托郑校长帮忙解决女儿的终身大事,想不到刚才随口一说,竟把这事儿给引了出来。

    十分钟后,庄处长来到会客厅,听完郑校长的介绍,他不假思索地说:“林大姐,知秋我们很了解,她品学兼优,是全校的学术标兵,系里已经明确,让她毕业后留校任教。你们一家都是江东大学校友,我们都很关心知秋的终身大事,平时我们在办公室偶尔也会议论到她,同事们都跃跃欲试,想给她当红娘呢。”

    庄处长的话,点燃了林大姐心中的希望,她想,既然他们想给女儿做红娘,手上说不定已有合适人选,于是,便趁热打铁地问道:“庄处长,谢谢你们对知秋的关心。不知道你们现在有没有比较合适的人选?”

    庄处长沉吟片刻,开口道:“人选倒有两个,都是博士生。一位是政治系博士生孙志高,今年33岁,这位同学才华出众,科研水平全校拔尖,他明年就要毕业,省委政研室已来函确定录用他了;另一位是哲学系博士生钟璞,35岁,今年刚进校,他是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亿万富豪。”

    “钟璞?”林大姐不禁脱口而出,她倒不是对这个年轻人的财富感兴趣,而是对他攻读哲学博士感到好奇,心想,这肯定是个非凡人物,但他转念一想,还是对庄处长说,“那就麻烦庄处长,把两人的资料整理给我看一看。”

    “好的,林大姐,我马上回去整理,一会儿就送过来!”庄处长说完,匆匆离开会客厅,回办公室去了。

    “我说,老叶,林大姐,你们家都是江大校友,这女婿啊,一定要在江大找。如果再找一个江大的女婿,一家四人全是江大校友,那就更传奇了!”

    “好吧,老郑,托你吉言,也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林大姐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