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天书第一部:活法 » 第9章 伶仃洋畔

第9章 伶仃洋畔

    1

    10月11日晚9时,深圳宝安机场国内到达厅。

    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正翘望着出站的人流,目光专注地搜索着她要等候的人。这女子身高约莫一米六五,长得虽不妩媚,却也清秀端庄。她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齐脖短发,身穿简约的休闲装,气质优雅。

    她就是钟璞的助理王晶,毕业于美国著名商学院。王晶虽然只有33岁,但担任国内上市公司高管已近八年。这期间,她频繁跳槽,但结果总是失望,她最难以适应的就是这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就在她感到绝望,准备赴美继续深造之际,钟璞的出现打消了她的念头。那是在一次企业家论坛上,她对钟璞的发言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会后,她主动找到钟璞,结果,两人一聊就是一个通宵,他们的管理理念惊人一致,双方都有相见恨晚之感。一周后,她就成了钟璞的助理,一干就是三年。

    钟璞随着匆匆人流走了出来,王晶老远就看到了他,便快步迎了上去。一见面,钟璞就伸出手来,两人紧紧地握了握手,王晶的双眼湿润了,钟璞在她的肩头轻轻拍了拍,王晶不由得挺了挺胸。

    两人来到停车场,上了王晶的蓝色宝马软顶敞篷车。汽车驶出停车场,夹在拥挤的车流中缓缓移动。钟璞见王晶面带忧郁,便想了一个调节气氛的办法:

    “放点歌听听吧!”

    “好啊!你想听谁的歌呢?”

    “叶启田。”

    “行!”

    王晶找到叶启田的专辑,按下播放键。她知道叶启田的歌是钟璞的最爱,尤其是《爱拼才会赢》《成功的条件》和《忍》,每次K歌,这三首都是他的必唱曲目。

    “王晶,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叶启田的歌吗?”

    “董事长,不瞒你说,这个问题我琢磨好几回了,一直想问你呢。今天终于可以知道答案了。”

    “叶启田的歌声深沉而辽阔,他的音色和词曲都散发着一种成熟而豁达的男性气质,这种气质是历经坎坷和沧桑,反复熔炼而成的,当然,并不是每个男人都能熔炼得出来。”

    “董事长,经你这么一说,我真的听出那种韵味了。”

    王晶不仅听出了歌的韵味,也体会到了钟璞所说的那种男性气质。其实,这种气质正是钟璞的魅力所在,而她早在第一次听他演讲之时,就已被他的魅力深深吸引,这个秘密一直深藏在她的心底,从未显形于色,虽然夜阑人静之时,孑然的她时而也会因此黯然神伤。但作为一个知性的女人,理智告诉她,他们之间不可能逾越红颜知己与情侣之间的那道鸿沟。

    两人边听边聊,不知不觉宝马已下高速,转入了一条通往蛇口的道路。钟璞伸手按了下按钮,车篷由前向后缓缓缩进,凉爽的海风猛地灌了进来,他顿觉神清气爽,禁不住挺起腰杆,打开胸腔,尽情呼吸起清新的空气来。

    2

    车在蛇口海滨的一家咖啡店旁停了下来,两人下了车,走进店,乘电梯上到五楼,进了一个大包间。这包间的一面是落地窗,窗外便是著名的伶仃洋,一千多年前文天祥的一首《过伶仃洋》,给它蒙上了悲壮的色彩。

    “董事长好!”一群公司高管早已等候在包间,见钟璞进来,一起站起来与钟璞打招呼。钟璞上前与大家一一握手拥抱,然后,众人围着一张长条桌坐了下来,桌上摆着咖啡、红茶、法国红葡萄酒和水果、茶点。

    今晚到场的共有七位公司高管,分别是董事副总裁张伟、董事长助理王晶、人事总监吴斐、技术总监肖捷、文化与公关总监何彬彬、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晓东和财务副总监刘小慧。

    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钟璞,等着他开讲。钟璞见大家清一色地面带愁容,感到了一股压抑的气氛。他沉思片刻,脸上突然绽放出轻松自在的笑容,冲着大家朗声说道: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你们都哭丧着脸干吗呢?”

    大家一听全都懵住了,吴斐第一个心急如焚地站出来回应:“董事长,公司都快被他们整垮了,你还说大喜,有什么可喜的呀?”

    “哈哈哈哈,”钟璞被吴斐说得大笑起来,“好吧,吴斐,我现在就来说说喜在何处。大家都知道舍得这个词吧,为什么要舍在前得在后呢?因为必先有舍,而后方会有得。而且我还发现,舍掉的越大,得到的也越大。明天他们就要公开向我们发起进攻,我等的就是这一天。他们这一逼,成了第一推动力,不仅推动我们毅然决然的舍下海星,更将推动我们开创一个比海星更大更辉煌的伟业,你们说,可喜不可喜?”

    听完钟璞这一席话,张伟和王晶的脸上豁然开朗,但其他人还是愁眉不展。

    钟璞离开座位,健步走到落地窗前,指着窗外波澜汹涌的大海:

    “海星公司好比窗外这伶仃洋,大家现在都把注意力聚焦在了它的身上,海星就是我们的全部,我们把自己的想象力和抱负都压缩进了海星这个文件包,却忘了我们还有人生这块大硬盘。你们看,这伶仃洋如此宽广,但走出伶仃洋,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加广阔无垠的南海,而走出南海,东有太平洋,西有印度洋。大家想一想,他们把我们赶出伶仃洋,我们是躲进珠江呢,还是走出南海,拥抱太平洋?”

    “董事长说得太好了!”张伟一手端着自己的酒杯,另一只手端起钟璞的酒杯,大踏步地走到窗前,先将酒杯递给钟璞,然后铿锵有力地对大家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先舍后得,舍大得大,我们何不再拼一场,创造一个更大的奇迹!命运给我们两次机会,我们就创造它两次奇迹,这是我们的幸运,我们要感谢他们让我们更上一层楼。来来来,让我们站在这伶仃洋畔,一起高喊:`冲出伶仃洋,拥抱太平洋'!”

    张伟是继钟璞和常务副总裁赵明之后,第三位加入海星创业团队的公司元老,在海星公司的市场拓展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海星的一员德高望重的虎将,随着他的开悟,其他人也开了窍,个个激情澎湃起来,大家端起酒杯,分列在钟璞和张伟的左右,齐声喊道:

    “冲出伶仃洋,拥抱太平洋!”

    3

    大家从窗边回到座位,神色轻松了许多,钟璞喝了几口红茶,润了润嗓子,神色严肃地说:“刚才我们畅想的是战略远景,现在我们还是回到现实,探讨一下战术层面的问题吧。张伟,目前公司什么个状况?”

    张伟把汇总来的情况向钟璞作了详尽的汇报,大家的一致结论是:赵明他们已做好全面接管公司的计划,正在暗中紧锣密鼓地实施,目前他们已控制公司高层决策班子,接下来的目标是董事会和股东会,包括股权结构的改变。

    “他们的动作真快,超出了我的预料。公司有28名高管,我们只剩下8席,成了少数派,而且大量要职都在他们掌握之下。难怪赵明如此肆无忌惮,他认为自己已稳操胜券。”

    钟璞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和紧迫。早在赴江东上学之前,他已作过一番深刻的反思,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还是自己的注意力盲点。

    他发现自己以往的思维上存在两大致命盲点:

    一个是专注于企业超速发展而忽略了控制股权。随着股权的不断稀释,他从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再发展到现在的完全不能控股,虽然他依然是拥有20%股权的第一大股东,但股权过于分散,而且一些股东与他之间还存在着理念上的严重分歧。

    另一个是过于注重公司内部的和谐,容忍了赵明的不端行为,使他轻易地在公司管理层发展起一支庞大的人马,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他再一次体会到注意力法则的可怕威力。

    “董事长,你有所不知,我们七个人也是赵明拉扰的对象,只不过他未能得逞而已,否则,你就成孤家寡人了!”王晶替张伟做了补充。

    “他们那边20个人,并非都是赵明亲信,至少有十个是被拉拢过去的,有的被利益收买,有的见风使舵。”人事总监吴斐对公司高层的底细最为了解,她刚说完高层的情况,又想到了员工,随即补充了一句,“董事长,你知道现在公司有多少员工吗?”

    “不是5319名吗?”钟璞脱口而出。

    “那都是老皇历喽,到今天为止,员工总数为4801。”吴斐说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一个星期不到,就少了五百多名员工,这是怎么回事?”钟璞惊诧地睁大了眼睛。

    “他们早就在公司埋下伏兵,你一上学这支伏兵就浮出水面,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越是优秀的员工越受不了他们的颐指气使,也越容易遭到他们的打压,所以,最近这周爆发了离职潮,估计后面会愈演愈烈,我正准备向你汇报呢。”吴斐解释了原由。

    “看来公司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了。”钟璞的语气有些低沉,想到业内公认的卓越企业已沦落到这个地步,他的心中一阵伤感。他转头望了望窗外的大海,心里渐渐平静下来,又把目光转向大家,镇定地说,“我们还是来讨论下一步的计划吧。”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会议做出如下决定:

    一、成立二次创业筹备小组,张伟主持日常工作,王晶负责统筹协调。

    二、钟璞出资100万,作为初期的日常支出,刘小慧负责费用支出和账目管理。

    三、李晓东负责二次创业的战略规划。

    四、吴斐负责考察和遴选海星优秀员工,为二次创业储备人才。

    五、肖捷负责为二次创业中软件外包这一基础业务搭建技术团队。

    六、何彬彬负责企业文化设计,对原来的海星公司企业文化进行优化升级。

    七、二次创业除保留原海星公司的软件外包业务外,将稳步拓展新业务,进军新领域。

    这七条决定点燃了大家心中的希望,但对海星公司的深深眷恋,又使得他们在情感上难以割舍,同时也对钟璞如此轻率地放弃海星感到惋惜和不解。

    他们压根也想不到,钟璞的真正用意并非放弃海星,他早已布好一盘大棋。他之所以不向大家透露,是因为走的是险棋,他既不想让他们卷进来,也不想让他们担惊受怕。

    他巧妙地将大家的注意力引向二次创业,因为有软件外包这一长期深耕的优势业务,二次创业的起步是稳健的,足以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而他自己则将冒着前功尽弃的风险,破釜沉舟地与对手决一死战。

    其实,钟璞早已预感到这场较量即将来临,他去江东上学,实际上还有另一层用意,那就是欲擒故纵,引蛇出洞,让对手先出拳。

    他痛心的是,这场内斗的主要受害者是无辜的股民和员工,至于赵明那一伙,完全是害人害己,咎由自取。而自己的利益得失,早已被他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