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公主我真不是太监 » 第85章 有病啊

第85章 有病啊

    《谏全民子弟教育疏》。

    这又是一份表面上于国于民有益无害实则问责朝廷打脸官员的奏疏。

    稍微有点见识的官员都忍不住要在心里发问了,公主府的人这到底是想干吗?

    难道咱们太平皇帝要驾崩了吗?难道满朝文武都是吃干饭的?难道就他们知道这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情?难道非要疏不惊人死不休吗?

    有病啊这真是……

    与上一份《治农商诸事疏》不同,这份有关改进教育的奏疏实际上是能得到大部分官员的认可的。

    但,这种认可大家通常都只是而已,没想到公主府的人偏偏要较真,如果公主府的人愚蠢,也不至于连着蠢两次吧?

    最切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圣人国有他喵的数万万人,能进入朝廷为官为吏的也就十多万,公主府突然提出让全民子弟读书,他们读那么多书干吗?好好在田间地头干活不好吗!?是不是他们读了书再跟着公主府的人造反就对了!?

    真他喵的……

    表面上认可,实际上开骂。

    这就是朝廷对待公主府第二份奏疏的态度。

    骂可是真的骂,圣人国朝廷里自古不乏扯大旗博美名的人,但公主府做出这样的事,也太不明智了。

    明知道是这样的局势,徐世升是没有躲的,虽然奏疏不是他亲自上的,但也是他特意从礼部拔擢了官员明确表示了是自己在背后支持的,是福是祸,大家都找我徐世升就是了,我徐世升背后就是公主府,大家也心知肚明。

    因为徐世升的加入,这第二份奏疏的事件从一开始又复杂了起来,徐世升的背后就是他老爹徐松,徐松的背后肯定就是太平皇帝。

    一时间,大家甚至有些搞不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主使这件事了。

    公主府、领总务大臣和太平皇帝竟然纠缠在一起了。

    怪,真怪……

    第一个站出来表明态度的就是徐松。

    作为总务院的领总务大臣,徐松实际上是可以酌情处理一些奏疏的。

    徐松当即召集了几位总务大臣,带头表示可以将这份奏疏来一个‘冷处理’,最好就不要惊动太平皇帝了。

    领总务大臣都表了态,对这份奏疏本来就不怎么看好的几位总务大臣马上表示同意,他们都是朝廷里淬炼出来的老辣人物,知道这样的奏疏对圣人国来根本就是没有毛的用处。

    但奏疏还是要呈上去,总务院是可以酌情处理一份奏疏,但绝没有权力扣押任何一份奏疏。

    很快,《谏全民子弟教育疏》又经过通政司转到了皇宫里。

    彼时,太平皇帝正在御书房里办公呢。

    “主子,公主府那边又上了一份奏疏,总务院的意思是,让主子看一眼发还就是了,您,还要看看吗?”黄公公心翼翼地在一旁禀报着,侍候主子多年,他更是知道主子的阴晴不定。

    “拿来吧……”太平皇帝似乎对公主府的事情格外关心一些,还是要看看奏疏。

    黄公公只好把奏疏呈上。

    太平皇帝拿着奏疏看了一会儿,没什么表情。

    只有朝廷里的老臣和皇帝身边的近臣才知道,咱们这位太平皇帝,可是不喜欢走寻常路线的,不知道谁就因为某件事惹得龙颜大怒,也不知道谁犯了杀头的罪就一笔抹去了。

    总之,太平皇帝是惹不得的,忠臣奸臣在他这儿都不好使,做臣子的,得想尽办法揣测主子的心意,猜不对了,就容易出事。

    这些年来,向来都是徐松做事最符合太平皇帝的心意,但最近,起了些变化。

    一是有大皇子二皇子三公主的争斗,二是冒出了侯波平徐世升这些人。

    谁也不知道太平皇帝对哪个人是怎么样的态度……

    “这份奏疏,是徐家的大公子拟的?”太平皇帝以前肯定也知道徐世升是谁,但很少主动问题。

    “回主子,是。”黄公公在主子面前,从来都是勤勤恳恳,有时候不该的,也了。

    “是个聪明人。”太平皇帝突然给了徐世升一句评语。

    “……”黄公公就不敢答话了。

    “给。”太平皇帝把奏疏合上,递过来了。

    “……主子的旨意是?”黄公公过来接了奏疏,低声问道。

    “发还吧。”太平皇帝同意了总务院那边的意向,没有生气就是了。

    “是。”黄公公的心里霎时间安稳了几分,看主子的意思,是不想把这份奏疏当回事了,一场祸事,或许就免了。

    黄公公着人把奏疏发还了总务院。

    总务院按照惯例,就把这份奏疏存下了,冷处理。

    过了半,在礼部办差的徐世升听到了这个消息,表情也是捉摸不定的。

    他是代表公主府上这份奏疏的,肯定不想惹来一场祸事,但,这样的结果,似乎太过平淡了一点。

    皇上和总务院基本上已经把事情定下了,就是对这份奏疏置之不理,那么,其它衙门的反应就不会过激了,目前来,公主府还是获利聊。

    当晚。

    徐世升就来到公主府与侯波平三公主商议了。

    他们上这份奏疏的最初目的就是,在朝廷里闹出点动静再让太平皇帝看到。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他们想进一步,就是让太平皇帝知道他们的决心,而他们若是退一步,这份奏疏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应该,这一切都在徐世升的计算之内,上第二份奏疏是他提议的,第二份奏疏也是他上的,应该达到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

    超出预期的事情,徐世升也不准了。

    三公主也不准。

    徐世升和三公主虽然都是下间绝顶聪明的人,但他们也只能根据以往的情况推算什么,真正会发生什么,谁又能把握呢……

    “下官以为,皇上是不想添这份麻烦的,咱们的奏疏,到此为止就可以了。”徐世升不是那么胆的人,是他算的太清楚了,现在这样,就是最好的局面了,多一分,就会有麻烦的。

    “父皇,好像也做不来这样的大手笔。”三公主知道,就算皇上下定决心做这件事也未必能做成,明知是这样的话,他们这边再坚持,也没什么意义了。

    “……”侯波平在心里叽歪了一句,咱们老皇上不是喜欢揩油么,把事情闹起来,继续揩油呗。

    公主府的三个核心人物都表了态,这第二份奏疏的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但第二,圣贤阁的人突然公开表态了,极力支持这份奏疏,似乎有意要把公主府推到风口浪尖上。

    圣贤阁这么做,表面上是合情合理的,他们本来就主管各地的教育事务,也肩负着向朝廷举荐的责任,这份《谏全民子弟教育疏》,简直是太对他们的口味了。

    而真正的局势上,却又让一些不明真相着迷糊了几分,上一份奏疏,也是二皇子那边急着出来表态支持的,这次又。

    难道二皇子和三公主联手了???

    这其中,是很微妙的。

    上一份奏疏,不仅于国于民有利,还是可以施行的,所以,二皇子就算要冒着被围攻的风险,也要坚决支持。

    这次可就不一样了,大多数的人都知道这份奏疏就在扯大旗博美名,二皇子让圣贤阁把这份奏疏‘置顶’,分明就是想让公主府这边下不来台的。

    但二皇子是没有把这件事做的很过分的,因为皇上和总务院相继表态了,他要是再把事情闹大了,就是自找没趣了。

    基本上就是,大家都在暗地里骂这份奏疏,二皇子给大家出了口气。

    公主府这边也不至于恼火。

    只要事情没有闹大,公主府的目的就是达到聊,至于挨不挨骂的事,不重要,三公主、侯波平和徐世升是早就达成了一致的,他们的争斗,是基于太平皇帝的,既然太平皇帝看过了奏疏没有大发雷霆,他们就已经是赢了,挨点骂不算什么。

    再朝廷里的这些官员,他们对外是可以选择大皇子二皇子三公主阵营的,对内也有自身的一套官场体系。

    尸位素餐早就学会了,在表面上认可实际上开骂的更深处,他们也会觉得公主府也可以。

    至少从两份奏疏上来看,公主府是真心想为圣人国百姓做点事的。

    只不过公主府好像太激进了,动不动就想找朝廷和皇上的麻烦。

    不知道朝廷和皇上都是很敏感的么……

    然而。

    犹豫二皇子添了一把火,这第二份奏疏的事,又出现了转机。

    本来,公主府这边也是想落一个不了了之的,被二皇子这么一闹,他们要坚持一下好像是应该的。

    于是,到了晚上,徐世升又想到公主府来商议了。

    但,徐世升被堵在门外了。

    “徐大人,别误会,公主已经为徐大人破例了,以后,您晚上就不要找来了。”来门口给徐世升解释这件事的人是侯波平,对于晚上不能找三公主商议事情的情况,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圣人国是没有心理医生的,侯波平勉强能算得上一位。

    “……下官谨记。”徐世升以前肯定也知道公主府和三公主的一些情况,但晚上不能议事这个情况,他就不太了解了。

    难道,到了晚上,侯波平和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