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良渚有块田 » 第11章 修筑田埂

第11章 修筑田埂

    司农大人被方济这摸不着头脑的问话给整懵了,磕磕巴巴地说:“羽毛,羽毛我留在家里了......”

    “哦,哦,那就好,我还以为羽毛,掉河里了。”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通了!通了!”小河那边传来欢呼声。

    司农大人背着手向小河走去,方济也在佳瓦的搀扶下跟在后面。

    只见拦截在小河河面上的木头、石块、泥土,已被清理出了一个豁口,水已经哗啦啦地流进小河河道。

    司农大人欣慰地说:“再开大一点,大一点!”

    狼部的几个汉子又挥动着手中的工具埋头干起来。

    “小心——”伴随着一声惊呼,豁口处的沙石坍塌,站在边缘的汉子一个不小心,跌入水中。

    方济紧张地探头去看,心想着这人不会被淹死吧。

    一旁的羽毛怪,哦不,司农大人说:“放心吧,白鸟与狼部,个个会游泳。况且这河道刚开,水还浅着呢。”

    方济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嘀咕:“他怎么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而后又想到司农说的人人会游泳,那么他刚才,落水后紧紧抓住司农,明显不会游泳的样子,会不会露馅了啊。

    思及此,方济偷偷瞄了司农两眼,见他目视着河水,不像是起了疑心的样子。

    方济也将目光转移到河道里,方才掉下水的那汉子果然已经爬上岸了,他一把将面上的湿头发抹到脑后,而后爽朗大笑道:“无妨,无妨!”

    白鸟部已经有人手舞足蹈着,顺着河流往下游跑去。见此,司农大人与狼部辞行,约定好第二天日落之前,再来此地传授灌溉方法。

    方济跟在人群最后面,慢悠悠地踱步。方济饶有兴致地想:原始人的身体素质怎么这么好,伙食那么差,熬了一夜,还精神抖擞。现代人居然把这么优秀的基因丢失了,太可惜了啊!

    转而又想到,自己这具身体,按理说也是原始人啊,却又如此弱不禁风的。也许只有代表了部落神权的祭司大人,才能以一副羸弱的身体活下来。而生活在部落底层的人,若是这副身体,恐怕早就被自然淘汰掉了。

    东方已经开始泛白,太阳还没升起,方济享受着这一天里难得的凉爽,顺便在脑袋里思考木桶该怎么做。

    不知不觉,方济便跟随着众人来到了白鸟部的稻田边。

    稻田就在小河边,一片连绵的青绿,稻田里蛙声不绝。

    “有水了!有水了!”有人欢呼着一路跑回村落,将这个好消息告知所有人。

    方济蹲在稻田边看,河水果然漫上来,淹没稻子的根部。

    方济记得小时候老家,插秧后的稻田,一束一束的稻子,排列得整整齐齐,而这里的稻子,倒像是随意扔了一把种子,有的地方禾苗密集,有的地方禾苗稀疏。

    稀疏的地方浪费了农田,稠密的地方稻子挤在一块儿养分跟不上。方济想着,明年可以教教他们,先培育秧苗,再将秧苗均匀地插到田里,这样稻子疏密有致,一定可以提高产量。

    方济沿着稻田走,一直走到了稻田与小河的交接处。

    咦?奇怪,这稻田,甚至不能叫稻田,只能说是在河滩上种了稻子罢!

    方济发现,这稻田居然是跟河水连在一起的,没有田埂!

    方济觉得不可思议,没有田埂,竟然没有田埂!难怪河水水位低了一点点,狼部就如临大敌,截断白鸟部的河道,听说他们还打算把大河的河道也截断,只是大河河面宽,狼部尝试了几次没有成功。

    方济黑了脸,像看傻子一样地看着正向他走来的司农大人。

    这鸟毛怪还好意思叫司农,他配吗?田埂都没有,去大河里扛再多水来又有什么用,还不照样流走了!

    今年是水位下降,还能抢救一下,如果是发大水呢?这稻田连着小河,大水一来,稻子不就全给冲走了?那才叫颗粒无收。

    而且,没有田埂,河水冲刷着田里的泥土,连稻田的养分一起带走了,还没法给稻田施肥,这块田只会越来越贫瘠,长出的稻子产量也会越来越低。

    方济不是农业专家,只是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仅仅凭借着他现代人的常识,就可以看出原始农业的弊端所在。

    方济初来这个世界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现在想来,并不是这样,也许在后世司空见惯的小事,或者不起眼的常识,都可以帮助到这个世界。如此想着,方济的内心升起了喜悦的火花。

    “你过来。”方济朝司农大人招手,“你去喊几个人,让他们在稻田外围,用泥土修一圈田埂。不用太高,齐膝盖就行。”

    司农大人不明所以,问道:“修了这一圈田什么,田埂,河水不就给挡在外面了?我们好不容易说服狼部开放了水源,又修这田埂做什么?”

    方济好想敲开这司农大人的脑瓜子,看看是不是原始人的脑容量比较小。

    “田埂可以挡住河水流进稻田,也可以挡住稻田的水往外流啊!”方济翻了个白眼。

    司农大人想了想,拍了下脑袋,兴奋地说:“没错!真是个好主意!好哇!好哇!”

    说完,司农大人就扯着嗓子去喊人了。

    方济看着小河里还浑浊的水,放弃了洗脸的念头,只把双脚浸在水里,洗了洗。

    部落里的人都没有穿鞋子,方济这一天也都光着脚跑来跑去。他看见自己的脚底板已经结出了厚厚的一层茧子。

    幸好穿越过来是夏天,如果是冬天,双脚上的就不是茧子,恐怕是冻疮了吧。

    天已经亮了,司农带着人在修田埂,方济看到不远处有炊烟升起,那就是村落的方向。

    方济跟司农打了个招呼,就开始往回走。佳瓦这会儿不知跑哪里去了,还好有炊烟指路,方济不至于迷失方向。

    经过一片窝棚,果然大家在烧饭。他们用三只脚的陶罐子,在窝棚外的空地上,煮着米粥,还有一些绿色的菜叶子。见到方济,他们纷纷跪地问好。

    方济实在是不习惯这动不动就下跪的陋习,飞快地穿过了这片区域。

    很快,方济看见了大屋,但没听见孩子的声音,可能他们都还在睡觉吧。

    这时,大屋门开了,走出来一位女子,她披散着头发,身姿轻盈。

    方济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他在广场土台上,撞见的那双眼睛,清澈纯净,一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