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二房嫡子 » 076 取字

076 取字

    从宁恪对这两个气势非凡的老年人恭敬的态度,再看其中一位老人家下巴光滑没有胡须,身份呼之欲出。

    没让贾瑀多猜,宁恪便介绍道:“这是我家里的一个长辈,大哥你就叫宁老太爷得了。”

    太上皇微服私访,贾瑀自然不会破坏他的雅兴,他甩了下衣袖,恭敬地行了个礼:“学生拜见宁老太爷。”

    “恪儿跟我说,他拜了一个大哥,我不信,他便拉我过来见你,果然是一表人才。”太上皇一脸慈祥地看着贾瑀说道,脸上半点威严都不见,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曾经在位二十几年的皇帝。

    “不敢当,宁老太爷过誉了。”太上皇当前,贾瑀不敢托大。

    宁老太爷故作不悦道:“我与你太爷相识几十来载,你又是恪儿的大哥,不必见外。”

    几句话就让人顿生好感,这些年来,形形色色的人见的不少,还从来没有人让贾瑀有过这般感觉,难怪退位好些年,还能让朝臣们念念不忘。

    “听恪儿的爹说,你会饮茶。”太上皇话音未落,就见候在一旁的老太监递上茶叶。

    等贾瑀斟茶时,老太监又递上了自带的茶斗:“贾公子用这个。”

    一面饮着茶,一面出声道:“方才那些小都统们慷慨陈词,怎不见你参与进去。”

    贾瑀顺着茶斗,朝海内斟了约一杯,道:“学生不懂兵事,故而不作声。”

    “你不懂,那些个小都统就懂了。”太上皇饶有意思地问道:“出谋划策为朝廷筹足二百多万银两,你求的是什么?”

    “功名利禄、光耀门楣、国泰民安…”贾瑀停顿了有一会儿,才补充了一句:“还有佳人倾心…”

    “何以将朝廷社稷排在个人和家族之后?”

    “宁老太爷当前,不敢欺瞒。”

    “哈哈…”听到贾瑀的回答后,太上皇抚须大笑:“怪不得恪儿会认你做大哥。”

    听到太上皇对贾瑀的赞誉,宁恪表现得比贾瑀还要高兴,朝他挤眉弄眼。

    “听闻你写的一手好字,将沈丘那个引以为傲的孙子给比了下去。”

    老太监往外招呼,进来一个小太监备好纸墨笔砚,宁恪偷偷地对贾瑀说了一句:“太爷对颜真卿书法素有习研。”

    下笔如有神,书法是贾瑀最自信的,再忙他也会抽出半个时辰来练习,写的好不好,行家一看便知有没有。

    太上皇深受文官大臣喜爱,除了他待人宽厚以外,不外乎他在诗词书画上的造诣。

    “沈丘年迈还能收一个好弟子,福气不小啊!”

    太上皇仔细打量贾瑀过后,随口问了一句:“可有取字?”

    贾瑀摇了摇头:“回宁老太爷,学生尚未取字。”

    太上皇伸手,贾瑀连忙双手奉上笔,老太监收起贾瑀书写的一张纸,重新又铺了一张纸,只见太上皇写下‘清臣’二字。

    “颜清臣年过五十,创立颜体,今你年仅十一,已迈入此阶段,有没有胆量接过这二字。”太上皇手指纸上的‘清臣’二字,平静当中蕴含了激动:“唐有颜真卿,创立颜体,影响后世,你有没有这个志向。”

    颜真卿,字清臣,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后世谈起颜真卿,都夸赞他的书法,鲜有说到他一生为官清廉、奉公守节、忠君爱国、不畏强权。

    贾瑀愣住了,他想不通太上皇给他取‘清臣’二字,是期望让他在书法方面多下功夫,超越先人,还是想让他学习颜真卿的为官之道。

    贾瑀替朝廷社稷化解了一场危机,太上皇不甘寂寞,趁此机会,通过拉拢他,以此来宣告天下:他还没老。

    都已经是一头白发的年纪,禅位后该比以前看的更通透才是,这样的人岂会看不清如今朝局动荡,经不起腥风血雨的皇位之争。

    那么又图什么呢?

    看好、欣赏他…

    若只是单纯奖赏于他,由当今圣上金口玉言才好。

    没给贾瑀多想的时间,太上皇一脸慈祥相再次问道:“贾瑀,你敢不敢接下。”

    无论是好是坏,太上皇赐字,容不得他拒绝,贾瑀躬身行了个礼:“学生拜谢宁老太爷赐字。”

    “好、好、好……”太上皇连道几声好后,看向贾瑀的目光越来越满意。

    “贾公子请收好。”

    临走前,老太监递给贾瑀方才写有‘清臣’二字,太上皇的亲笔,贾瑀双手接过,恭敬问道:“不知怎么称呼公公?”

    老太监笑回:“世子叫我戴公公,贾公子照世子即可。”

    ……

    送走贾瑀、宁恪后,太上皇对老太监问了一句:“戴权,你觉得此子如何?”

    戴权不假思索地回道:“贾公子才能上佳、心性上佳。”

    太上皇听闻大笑:“才能上佳者,孤见不少,心性上佳,孤亦没少见,两者兼顾者,孤也见过,但却从来见过如此年少德才兼备。”

    “年仅十一,正是少年争强好胜之时,立下大功,不骄不躁。”太上皇起身来到窗前远眺:“更加难得可贵的,还能在一群大头兵面前,保持如此,任由他们吹嘘,把舞台让给他们。”

    “反观老二,上位之后,刚愎自用,任人唯亲,这个不信,那个生疑,自作聪明,拿了刑部尚书,就等孤大去后大刀阔斧,当那些个朝廷大臣们都是傻子不成。”

    太上皇越说越气,戴权垂下头默默地斟茶,也不慌张,太上皇骂今上的话他听的多了。

    “孤若在位,让朝臣百官捐献,他们岂有不捐之理,若不是贾小子奇思妙想替他解了围,我看他怎么应对辽东之难。”

    听到这里,戴权想通了,太上皇为何特地来见贾瑀,又为何这般看好贾瑀。

    萨尔浒之战后,大周国力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太上皇有责任,假如今上度不过这关,那么太上皇就得出面,召集百官,筹足银两,替他还债。

    毕竟他是大周的太上皇。

    但是,如果太上皇出面,势必会对今上的威信造成严重的打击,而贾瑀此举帮今上和太上皇保住了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