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帝王传之刘协重生 » 第二十章 匪首贾诩

第二十章 匪首贾诩

    张飞退回后阵,来到刘协身边拱手说到:“陛下,末将正追杀李傕逆贼…”

    刘协知道他的意思,敌人的首领就在眼前,虽然之前说过要追杀北渡黄河的敌人,但在张飞看来,还有什么比直接杀死敌人首领更重要的?

    刘协说到:“李傕名为大帅实为小贼。现要抓一条大鱼,非益德出手不可!”

    “陛下说的是那条大鱼,在北上的两百多人之中?”张飞问到。

    “正是如此,需将此人生擒。此人有大才,朕想将其收降!”

    今天一直没看到贾诩,刘协就知道贾诩不在李傕军中。结合探子的情报,刘协明白了贾诩肯定是要亲自去白波谷,说动白波军出兵。

    因为对历史的熟知,刘协知道如果没有贾诩,李傕郭汜这群乌合之众就是小贼,随手就能灭掉!刘协早就盯上贾诩,但却没有表现出来,贾诩一直低调在幕后出谋,他还不知道刘协早就盯上了他!

    之前自己实力不够,没有办法对付贾诩。出手就要做到一击必杀,如果一次出手没能抓到或者弄死贾诩,让这种人有了防备,恐怕以后就很难有机会了!

    今天之所以让徐荣下令总攻,就是要拖住敌人的主力部队,自己好专心对付贾诩,不给敌人救援的机会。

    意外的是,因为李傕害怕张飞,选择逃走,令他的部队溃败,变成了一面倒的追杀!这算意外收获。

    本来准备让张飞一人去劫杀北上渡河的人,现在知道贾诩在那群人里面,为了防止张飞“乱拳打死老师傅”失手杀了贾诩,决定自己也一起去!

    刘协吩咐杨彪,让他通知徐荣:敌人退回城池之后,我方其他部队回城,让徐荣留下机动的骑兵部队。目的是封锁,不要让城内的敌人有机会北上救援即可!

    杨彪一听这是陛下要亲自出马追杀北渡黄河的敌人!

    杨彪劝到:“陛下万万不可!北渡大河水(古人对黄河的其中一种称呼)的敌人,交给这位张翼德将军追杀即可!这种小事陛下怎能亲自犯险?”

    刘协给自己的臣子解释到:“只要能成功抓到贾诩,李傕这伙逆贼翻手即可灭之!朕是一定要去的!”

    看到陛下坚决的态度,杨彪不再劝,想跟刘协一起行动。但刘协让他挑选二十位掷雷最精准的卫士,每人携雷两颗,全部骑马跟自己一起行动。

    杨彪劝刘协多带些人,但刘协考虑到人马多不好渡河,坚持只带二十卫士。

    刘协和张飞等人回大营取干粮,带上未点燃的火把。让张飞挑选武器和甲胄。张飞选了一把较长的战矛,虽然没有蛇矛顺手,但是比斩马刀好使。张飞又选了一套只保护要害的轻便铁甲,看来他喜欢轻便的盔甲。然后张飞取下自己的斩马刀,换了一把比斩马刀略短的刀做副武器,又拿了一把弓和十支箭矢。

    刘协拔出斩马刀看了看,刃都卷了,应该是之前杀敌造成的,这刀的材料很普通,如果蛇矛也是这种货色,还不如自己请京城的名匠再给他打造一杆蛇矛。

    刘协带上了自己的武器,为了稳妥,给自己的马上了马蹬,换上便服罩住自己的铠甲,卫士们也便服罩身。

    一众人向黄河驰去…刘协是众人中骑术最差的那个,但有了马蹬,弥补了骑术的不足。

    在黄河边找到一个渔村。村里很安静,看来老百姓都逃走或者躲起来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让卫士们分散找人。有卫士在河边找到了很多渔船,可惜没找到撑船人。

    后来在一个渔家小院找到一位老人,看上去六十来岁。

    刘协让大家收起兵器,过来问人问路。老人家说:“要杀就杀,没有银子!没有粮食!只有一把老骨头!”

    刘协知道老人是把他们当成李傕郭汜的乱兵了!刘协拿出一块银饼给他,问他哪里有船夫或者渔夫,自己要渡大河。

    老人不敢接银子。刘协告诉他自己是朝廷的军队,就是来打李傕郭汜和他们手下乱兵的,坚持把银子给他,并且跟他说自己需要他帮忙,这银子是酬劳,事成之后,再给他一块银饼。

    老人看刘协年龄虽小,这些人都听刘协的,为人又和善。老人颤抖的收下银子,这对他来说是很大一笔钱,足够他和老伴儿生活一年的银子!老人说自己叫朱二,人都跑了,自己是年纪大了,知道自己跑不远,又只会打渔,到了其他地方,年纪这么大也活不了几年,就不跑了。

    老人说其他稍远的村子或许还有船夫或者渔夫,这个村子只有他和老伴儿,还有几个孤儿都藏起来了。

    刘协想帮助老人和他说的孤儿,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百姓。但现在不是时候,抓贾诩,灭李傕郭汜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考虑到再去其他村子找人太耽误时间,刘协问老人能不能带他们过大河,让卫士们划船。

    老人表示很愿意为朝廷大军做事。

    众人来到黄河边,刘协看到这时的黄河还不是黄色的,有些地方水清,有些地方水浊。黄河后来变黄应该是水土流失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找了几条较大的渔船。把战马赶上船,有战马不敢上船,赶不动。刘协不顾战马委屈的眼神,让张飞和卫士们把不敢上船的战马放倒,用绳子捆好,强行抬到船上…

    卫士们心说:这样都行?还是陛下办法多!

    然后刘协、张飞、老渔夫朱二和两个卫士坐一条船在前面,卫士们四个人一组一条船,跟在后面。老人带着大家避过那些水流急和有暗涌的地方,所有人安全过河。

    如此又往来两趟,所有人和战马都安然渡过黄河,总共用了半个时辰。

    刘协又拿出一块银饼给老人,老人不收,说刘协给的够多了。老人问刘协啥时候返回,自己在这里等着。刘协告诉他自己也不确定,让他回家不用等,渡河路线自己已经知道了,可以自己过河。跟他说李傕郭汜这些逆贼很快就会被打跑,让他保重身子,并把银子给了他。老人还不知道对他这么和善的人是当今皇帝。

    因为不确定贾诩渡河走了多远。考虑到贾诩他们渡河的位置在自己渡河位置以东二十里左右,刘协让众人向北赶路。一路上有村落,有炊烟,有居民,还有狗子的叫声…因为李傕郭汜的肆虐,黄河南北两岸几乎是两个世界!一路向北穿过一片树林继续前行。

    刘协看到东北方向有村镇,还有城邑。

    时间到了中午,刘协让大家进城吃过午饭再行赶路。

    这个城叫河北县城,跟后世的河北省不是一个地方。城墙是与湖县城类似的低矮土城,不过不像湖城那么破败。这里没有被李傕郭汜劫掠,也没有经过徐荣迁民。可能是刘协之前遇到的城镇都人烟稀少吧,刘协感觉这个河北县城相当繁华。城池内外都有居民,大多住的木制结构的房屋,城外的村镇外围,有茅草屋院子,面积倒是很大。

    城门口有负责治安的士兵把守。看到刘协一行二十二人,没有放人进城,拦住查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卫士露出腰牌给他看,这士兵看得出来腰牌很高级,但他不认识,请来自己的长官,那个兵长有点见识,拱手问到:“上差来此有何公干?”

    卫士回答:“捉拿朝廷要犯!”

    “可有见过一伙两百人入城,或者经过此地?”卫士又问。

    那兵长回答:“半个时辰前,有百姓报案,有一伙匪军,路过乡村抢夺财物,还抓女子,那匪首令军士不得节外生枝,女子被放回,财物却不归还!或许是上差所说的朝廷要犯!”

    这十有八九就是贾诩一行人了!

    卫士又问:“那伙匪军现在何处?可有入城?”

    兵长回答:“匪军并未入城,卑下曾去查探,匪军有两百多人!绕开城池匆匆向北行军!我河北城只有百人兵士,不是其对手,因此不敢追击!此事已上报县尊大人!”

    “那你们县令不管吗?”刘协问到。他想知道这里的县令是怎么处理这种事的。

    兵长心想:这小孩是谁?

    不过看刘协有种无法言喻的气质!他旁边的武官也威武不凡!又被众人护在中间,身份绝不简单!

    “县尊大人正令我等招兵。这伙匪人或许只是普通匪人,招了兵便剿灭匪军。只怕这些匪人是李傕的乱兵,便大事不好!朝廷大军正与李傕等逆贼战于大河之南,只盼朝廷大军胜了,我河北县便无忧,若是朝廷败了,招兵也无用!县尊只能带百姓逃离此地,能逃多少是多少…”说到后来这兵长语气很无奈。

    听到这里刘协心酸!他想到了那些被祸害的郡县百姓的凄惨。这个县令他错了吗?好像是无奈吧!刘协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孙悟空,能瞬间团灭李傕郭汜!如果李傕真的打到他这里,就像这兵长说的,到时候招了几百上千士兵,然后县令带着人和李傕郭汜拼了!最终可以落下一个以身殉国的美名!可是史书记不记要看史官心情和爱好!最好的选择的确是带着百姓逃走,能走多少是多少!

    汉时没有专门的捕快,普通县城有少量的治安部队,战力低下,跟后世的捕快职能相似,还要负责剿匪,如果匪徒数量众多,会临时征兵剿匪。

    刘协看这个县令治绩还是不错的,这边百姓安居乐业。不知道其他郡县是不是也这样?不像后世朝廷下乡检查,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唱戏的演员,演出安居乐业的效果给朝廷看。刘协看到的都是真实的没有演员。连守城士兵也忠于职守。没有索要好处费之类的。

    这个郡现在的太守是王邑,汉献帝刘协的忠臣之一。这个河北城县令是王邑的下属。王邑现在和白波军共治河东郡,安邑周围以及安邑以南是王邑治理。白波谷以及周围县邑是白波军领地。白波军号称十万,王邑自然拿白波军没办法,能保持相安无事最好,等刘协解决了李傕郭汜,再来解决白波军!

    “这位小公子是何人?”那兵长还是忍不住问了。

    “卑下可带诸位上差去见县尊!一起商议剿匪事宜。”兵长又说到。

    “公子的身份你无需知道!可告知酒舍(酒楼)在何处,我等用过膳食还要追击匪徒!”张飞回答那兵长。

    “可匪军有二百多人,诸位上差恐难以剿灭!可上报县尊,与县尊一起商议剿匪!”那兵长好心提醒。

    “也好!你去上报你家县尊,让他派人查探匪人动向。我等用完膳食便要追击匪徒,若是不敌从北门退回,让他派兵到北门接应!”刘协不想纠缠,只好这样说。

    那兵长把众人领到附近一个规模不错的酒楼。向众人告辞,然后去向县令禀告这里的事。

    张飞吩咐酒舍的杂役给马上草料。饭前卫士坚持给刘协试毒。众人用膳过后准备出发。

    县令却来了,和那兵长一起。他听了兵长说的,觉得刘协一行人不一般,决定过来查问清楚。

    刘协不想耽误时间,让卫士给他看令牌。这县令拿过令牌一看,这好像是宫禁卫士的令牌!而且这种令牌的精巧,除了传说中的尚方,难以仿造。

    县令不敢怠慢,说到:“请问上差,下官有什么可以效劳的?”

    刘协说:“时间紧迫,我等现在要去追击敌人,可以让之前探查匪人动向的兵士为我等引路!”

    “卑下曾去查探匪军动向,卑下愿为诸位上差引路!”之前那个兵长说到。

    “那好!有劳你前面带路!”刘协说到。

    之后众人骑马出城,那个兵长指完路只后并没有离开,而是要求和众人一起去战那些匪军!

    刘协问:“你不怕我等打不过匪人,让你白白送了小命?”

    “诸位上差都不怕,卑下岂会惜命!富贵险中求!卑下观诸位上差绝非凡人,未必不能战胜匪军!卑下也想为朝廷效力,若卑下在此战立下微末功劳,还望这位小公子提携一二!”

    这个兵长早知道刘协一行人,刘协最大,说不定是某位朝臣或者大将的公子。他唯一不理解的是这种身份的人物,怎么有勇气来干这么危险的事?但对自己来说是个抱大腿的机会。不成功便成仁!乱世!正是建功立业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