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要重塑人生 » 第六章 人均白学家

第六章 人均白学家

    就在赵然犹豫着要不要放弃自己高仿的那本小说的时候,责编那边终于给了赵然来信。

    简直惊喜!杂志给赵然的报价是千字七十元,这价格对此时的赵然来说已经相当满意了。

    一般来说,杂志上的文章价格都在千字一百元到千字三百元这个价位,有些比较出名的作者价格更高一些,而像赵然这种不知道底细的创作者能在第一次发表文章拿到千字七十元已经很不错了。

    等后期赵然的作品反馈成绩好,他的稿费还会往上提。

    按照目前稿费价格,赵然每个月能获得大概三千多块钱的稿费收入,这个收入已经足够赵然初三生活了。

    写小说的目的只是出名,赵然对稿费的多少并不在意,赵然给自己定的人生计划首先当个学霸,然后借助文笔成为一名畅销作家,再然后,借用作家的名气进行影视创作。

    赵然脑子里足足有近十年的优秀电影,这些电影如果不提前拿出来给自己镀金,赵然都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

    比如凯哥一部霸王别姬吃了一辈子的红利,赵然如果也能创作出一部跟霸王别姬那样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且还是在赵然年龄很小的时候创作出来的,那么引起的轰动足够让世人仰望赵然的身姿。

    赵然喜欢看电影还有看实体书,很多优秀的电影还有实体书赵然觉得有趣就会反复看,所以对一些电影还有小说记忆深刻。

    比如每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夏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利斯国际电影节...这些电影节每年获奖的电影赵然都会反复看。

    电影界著名导演诺兰七岁就开始尝试拍电影,十岁就已经确定了自己一生要走的路,不到二十岁就开始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二十八岁的时候他就用低成本拍了一部《追随》引起不小的轰动。

    赵然今年十四岁,确定以后走电影这条路比起诺兰已经很晚了,人家十岁就确定了,不过,赵然肯定不可能在二十八岁才决定拍自己的处女作,到那时候赵然所获得的先知信息早就没用了。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少天才,徐科十三岁开始拍电影,波利·莎特也是十几岁就开始拍电影,查阅一下电影史,会发现不少的电影艺术天才都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小有名气。

    而且,导演这一行业可以浑水摸鱼,只要出了名,那么自然会有投资人疯狂给名导演投资,不管这个导演到底有没有才能,只要能获得奖项,那么这个导演就算后期没什么优秀作品,也不愁没钱花。

    赵然不是那些有系统的穿越者,也不是拥有某项天赋的重生者,他只比曾经的自己多了十几年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是此时赵然要考虑的。

    或许过了这十几年,赵然的先知消息利用完了,后期赵然无法再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可是那又如何,赵然的名气足够赵然一生无忧吃喝不愁。

    而且,赵然还可以跟那些名导演一样,跟公众说自己一生只拍十部电影!赵然知道十一年的信息,利用这十一年的信息拍十部牛逼哄哄的电影完全足够了,拍完十部金盆洗手,接受电影界还有演艺界的敬仰,然后去综艺节目拾钱。

    这计划太完美了!

    如果赵然能连续拍十部牛逼的电影,以后去参加综艺节目,这个伽位怎么说也要几千万。

    当然,拍电影需要钱,想拉投资人,需要有优秀的作品,当导演很烧钱的,赵然现在一穷二白的,压根就没那个经济实力拍电影,也没有人会投资现在的赵然。

    所以,赵然现在想要走电影这条路,至少要能拿出五万块钱让他拍一部短篇微电影,然后把自己的作品拿到电影节获得奖项才有可能拉到投资。

    五万块钱么...现在赵然的小说已经刊登杂志,如果在接下来的中考当中赵然能考取全市第一的话,赵然能获得学校的特等奖金一万块,加上稿费,在下一年的中考过后,赵然能攒五六万块钱。

    全市第一,赵然有信心获得!

    在1959年,12岁的斯皮尔伯格因为拍摄了一部名为《最后一枪》的短片获得嘉奖。后来又拍摄了一部40分钟的战争电影《无处容身》,再次获奖。

    16岁的斯皮尔伯格自编自导了他的第一部独立制作电影——140分钟的科幻冒险电影《火光》。这部成本为400美元的电影在当地电影院放映后取得了100美元的利润。收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随着斯皮尔伯格继续深入学习电影专业知识,在作为大学摄影室的临时实习生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在影院上映的电影短片——24分钟的《安培林》。时任环球电视剧制作协会的副主席西德尼·西恩伯格看过这部片后对他大加赞赏,斯皮尔伯格因此成为与环球制片厂签订长期合同的最年轻导演。而斯皮尔伯格也不负环球制片厂的赏识。他在环球的第一部电影是《飞轮喋血》,该片讲述了一个荒谬的故事——一辆大卡车试图将一辆小汽车挤出路面。这部成本仅为30万美元的片子在欧洲上映时竟为环球公司赚了几百万美元,令圈内人士刮目相看。

    而斯皮尔伯格真正在世界舞台上展露才华的时候是1975年,那时他指挥着一支庞大的摄制队伍和一条任性的机器鲨鱼拍摄了他的首部巨制《大白鲨》。该片那令人战栗的场景为好莱坞赢得四亿一千万美元的空前票房收入,让整个电影界为之目瞪口呆。

    赵然才华上自然无法跟斯皮尔伯格相提并论,不过,借助先知信息拍几部不错的电影然后去综艺节目拾钱还是能做到的。

    而就在赵然脑子里想着怎么挣五万块钱的时候,忽然听到两个女孩交谈的声音——

    “薇薇,你在看什么呢,这么认真?”李晓薇的好闺蜜宋姿瑶问道。

    “最新一期的青春祭,月考完了放松一下心情。”李晓薇笑着说道。

    “青春祭?我看看,《三年级六班》?咦?我们不就是三年级六班么?”

    原谅赵然起名废,实在是想不出小说起什么名字的赵然干脆把自己班级写了上去当题目。

    “夹杂着泪水的北风,已经吹不走什么了。

    无论是旅人的外衣,还是,我的决断。”

    “寒风让身体颤抖着,却听到了歌声——

    夕阳下的校园中,无人的学校食堂里,寂寞的校舍的窗户边。

    那是三年前该是冻结了的那首歌。交杂着的情感冲动、点缀着的纯粹思念、充满欺骗的歌曲一并交融在一起。

    那个,曾是三人的冬天已经远去,一个人与属于一个人的季节几经轮回。”

    “寒风让身体颤抖着,却听到了歌声——

    就像是合着,夕阳下的音乐室里,我弹着的吉他一般。就像是合着,隔壁的教室内,不知是谁演奏的钢琴一般。

    屋顶上传来的,如同铃儿般的清澈的高声,将我们那支离破碎的三重旋律,联系在了一起。

    开始的季节,已是深秋。彼时,那个他恋上了那个她。

    无论是谁,都那样努力过。无论是谁,都怀着强烈的心意向前迈去。无论是谁,都那样不懈地、一往无前地、诚实地——去得到,那留存于心底的,无可替代的那一瞬间。

    所以彼时,那个他无可救药地恋上了那个她。但却是迟了一步的,绝不可以的那份感情。

    然后冬天——不断飘落堆积的雪,终会盖去所有的罪恶。最终春天——和融化的雪一起,下达所有的惩罚。”

    “写的太好了!写的真是个太好!忍不住就想把这些句子抄下来啊!”李晓薇看着这篇小说眼睛发光,手上笔不停,把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通通抄写下来。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把自己认为优美的文章抄在本子上,自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

    宋姿瑶伸出小脑袋看着赵然的作品《三年级六班》,确实发现文章用词特别优美,她不由赞叹:“这个作者很有才华嘛!”

    李晓薇嘴角露出愉悦的笑容,这是自己喜欢的作者被认同后的心情:“那必须的,这个作者不仅文笔好,在情感上描写的也相当细腻,男女主之间也有不少互动的的温馨情节,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宋姿瑶重重地点了点头,她并不喜欢看悲剧。

    而随着情节的进行,李晓薇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一向喜欢摘抄优美句子的她,这次竟然停下笔一口气看到了结尾...

    宋姿瑶看得很快,完全是囫囵吞枣的看,她看完后很没淑女风范地怒骂道:“靠!这狗作者是谁啊?这剧情都能写的出来?”

    李晓薇一脸悲伤,女生都有一个细腻的心肠,她幽幽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有了能做一辈子朋友的人。两件快乐事情重合在一起。而这两份快乐,又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得到的,本该是像梦境一般幸福的时间……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呵呵...这语录简直让人想打死这个作者!”

    校园篇,不来点白学赵然觉得对不起读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