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要重塑人生 » 第二十三章 真正的精彩还在后面

第二十三章 真正的精彩还在后面

    “陈晓,你赶紧看,看完递给我。”

    就尼玛离谱。

    陈晓的几个好哥们看着课上课下都捧着那本小说,几次还在班主任课堂看书笑出了声,差一点被班主任逮住,他们也因为陈晓对这本小说的痴迷而对《初恋这件小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李亚飞很好奇的说道:“我刚才网上查了查“才不是猫酱”这个作者,这个作者好像并不出名啊,在网上只能查到她的几篇文章,不过看书店抢购一空的样子,这本书貌似内容很精彩,幸好陈晓手快,要不然可能就买不到了。”

    “看陈晓上课篮球傻乐样子我都替他捏把汗,班主任课堂都敢看小说,你就不怕小说被没收?”

    陈晓乐呵呵的说道:“我实在是忍不住啊,尼玛,小说内容写的太甜了,看完这本小说,我都忍不住想去谈恋爱了,小说里面感情线的描写,还有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很细腻,里面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就想水到渠成的一样,老子看了这么多小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温馨的剧情。”

    “再好看,有斗破好看?这本书就是一本言情小说罢了。”

    当然,有人也提出了疑问,言情小说能有什么样的能量?里面的内容大多都是情情爱爱的,有我萧炎哥哥热血么?

    “这两本书压根就不是一个风格好不好,一个走实体路线,一个走网文路线,如果单论质量,斗破跟这本书差远了,你们听说斗破版权被多家电影公司购买的么?这本小说可是被制作剧组争相购买的,不过作者不卖。”这时候,有个懂行的同学过来插话,他眼馋的看着陈晓手里的书:“陈晓,你们看完让我看看,就挺离谱的,跑了那么多家书店都没买到。”

    “来,赵鹏辉,给我们普及一下这个作者。”李亚飞看自己同学赵鹏辉懂的挺多的,就询问道。

    “你们知道的,我这个人不喜欢看那些情情爱爱的玩意。”赵鹏辉耸耸肩:“不过这个作者是个意外,主要是文笔还有剧情写的太好了,她的文章有些可以让人看了潸然泪下,有些看了以后又会被里面的剧情给笑死,这个作者的小说内容特别幽默风趣,而且,她的作品跟其他那些言情小说还不一样,其他言情小说有时候只注重感情的宣泄,而她的作品不仅感情描写的好,逻辑也很符合现实,总之,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神作。”

    “再怎么吹,也不过是言情小说。”李亚飞小声嘟囔一句。

    “呵呵,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青春本来就是是一件乐在其中却不知情,离开了满是感伤,回想起来又满是想法的事情。

    《初恋这件小事》选是泰国作品,而泰国爱情作品特点就是不做作不矫情。

    小说分三段,一段暗恋,一段互相暗恋,最后就是结局。

    而小说内容上最引观众起共鸣的必定是第一段的暗恋,没几个人不经历过第一段吧。

    暗恋上一个人,满心思的被吸引,制造所有跟他不经意的偶遇,绕大圈就为经过他教室,在他面前紧张的无所适从,搜集关于他的一切,偷偷看他的每一个小细节和动作,在旁人谈论他的时候表面显得一潭死水,可是内心早已是翻山倒海兴奋不已。

    为他改变自己,变美丽,变优秀,只为能和他站在一条线上而已。

    多年心如刀割的暗恋,一半痛苦一半快乐。

    当年岁狂长,分离在即,我满心情绪想要告诉你我是怎样疯狂的恋着你,那些细碎的小事也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

    当我发现你已有恋人时,失足跌进泳池,窘迫的毫无退路,原先紧张痛楚欢乐的泪水早已撕得烂碎,却还是强颜欢笑的说:“祝你们幸福”。

    而小说内容细腻的地方在于,它总是抓住你心底最怀念、最美好、最用情的一段时光去涉及、去翻阅、去刺痛,加上专属于青春的夏天,言情却不俗烂不做作,因为关于青春本来就是甜腻苦涩美好到爆的一件事。

    第二段是互相暗恋,暗恋的人低到尘埃里,所以在她眼里根本就没奢望暗恋的人能恋上自己,我眼里的你高高在上,爱你的人那么多,而我却只是小小的我而已,我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追上你,不敢想象的真相却是,在我偷偷爱着你的时候原来你也在喜欢着我,而小说故事的最后才会揭晓了答案,其实整个过程中都是伏笔,只是当局者迷。

    身在爱情当中,总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而故事放到未来再继续。

    第三段的美好结局,功成名就,多年相遇,我未嫁你未取。这不是巧合,而是男女主心底的默契。是因为你,我坚持着改变自己,衬上心中优秀的你。

    暗恋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没有说出口,而暗恋最欣慰的结局就是我暗恋你的时候正好你也喜欢我。

    我把青春耗在暗恋里,还不是想要和你在一起。

    【尘世中,千帆过境,幸好遇见你】

    【暗恋是一种病】

    陈晓几乎一口气把《初恋这件小事》看完的。

    课上看课下看,回去钻进被窝拿着台灯看。

    “晓哥,你看完了没?看完赶紧递给我让我看看。”李亚飞连忙说道。

    “你小子还不睡?”

    “这才几点啊?睡MB,起来嗨!”

    “行,你别看太晚,明天还要学习呢。”

    “我可是老书虫了好不好,已经没有什么小说能让我熬夜看的了,我顶多看一两章就睡了。”李亚飞很自信的说道。

    然后第二天陈晓看到李亚飞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上课钓着鱼,脸上还能看出浓浓的黑眼圈。

    李亚飞将小说递给陈晓:“额...小说还蛮精彩的,我看完了,要不要把书给赵鹏辉?”

    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赵然的小说以病毒传播的方式在青少年当中传播开来。

    而与此同时,青春祭杂志社差点被那些催书的书店打爆。

    青春祭杂志社这也太保守了吧,十万册?够谁卖?

    “喂?新书还没印好么?我这里的书早就卖完了,你们赶紧的。”

    “这一次我多买点,哎?卖不出去没关系,我私藏还不行?哪有像你们这样的,还劝人少买的?”

    “这本小说销量有点牛逼啊,有货没?还没有?你们这几天都在干嘛?有钱不挣脑子被驴踢了?”

    “以后这个作者有新书提前通知一下,我多买,放心,不愁卖不出去的。”

    而与此同时,青春祭杂志社正在紧急开会。

    “大家也看到了,“才不是猫酱”这个作者的书现在已经卖光了,商家催我们赶紧发货,十万册,有点不够啊!”青春祭总编推了推自己鼻子上的眼镜说道。

    读者们的反馈青春祭也收到了,那些读者对这本小说可以说是一致好评,不过,与小说好评做对比,青春祭这家杂志社就被喷的很惨。

    “书真好看,就是很难买到,市面上压根就没有了,要不是班里有个同学手快买了一本,我们班全班都看不了了。”

    “青春祭傻逼玩意,我听说,猫酱的小说只发售了一丁点?你丫的看不起谁呢?”

    “真的不敢相信,这本小说竟然是猫酱的第一本小说,写的太精彩了,期待猫酱接下来的作品。”

    “这书哪里都好,就是不容易买到,我跑了好多家书店,结果都卖完了,最后只能去邻班借别人的书看。”

    此时的赵然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在青少年圈引起了一波热潮,此时的他正在忙着调教那群大妈,然后又会被自己拍摄的作品给打击到。

    不过赵然并不是轻易服输的人,失败一次,那就再来一次,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一直对自己作品不满意的赵然如果对比自己第一次拍摄的作品跟现在自己拍摄的作品肯定会大吃一惊,两个作品如果对比,就会发现简直就是两个人拍摄的。

    身在局中又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赵然,只觉得拍一次失败一次,次次都让自己很不满意。

    细节,还是细节,这是赵然对自己的要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赵然都会认真思考,想出如何拍才会让观众看了以后很震撼。

    而那些大妈演员们也从刚开始的不着调,到后期,赵然请了她们吃了一顿饭,每天给她们开工资,她们也开始把赵然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认真起来的大妈们表演能力惊人。

    麻将也不打了,吃赵然的饭拿赵然的钱,大妈们可谓是尽职尽责,每天七八点就到赵然家里报道,晚上有时候拍摄到十一二点她们才回家,一边又一边的重复,她们也不见暴躁甚至乐在其中。

    当然,赵然因为资金不充足,给大妈们开的钱并不多,也就群众演员那样的工资,不过,因为大妈们平日里在家也没事干,也没啥能力去挣钱的,赵然这种给她们开工资的她们还是很珍惜的,都会尽力做到让赵然满意。

    本来赵然还想着白嫖,不给钱让大妈给他干活,那纯属赵然想多了,不给钱大妈们也会来,但是就是不好好干,赵然重复一两次,就有大妈中途离场不干了,当然,宋阿姨自始至终都坚守着,自家人,她不仅帮赵然收拾东西还帮赵然联络其他的大妈。

    当初因为赵然不开工资,那些大妈们离场,宋阿姨比赵然还着急,后来因为赵然开工资,宋阿姨又比赵然还要心疼那些钱。

    为了取得赵然希望的效果,宋阿姨平日里可没少找那些大妈,希望她们拿出“真本事”。

    钱难挣,shi难吃,大妈们经历了大半辈子,很懂这个道理,有挣钱的机会,其实不用宋阿姨催促,她们也会尽力去干。

    而且,活儿又不累,对她们来说,活儿可谓轻松至极,至于说反复重复,她们倒希望可以一直重复下去,这样她们就不会“失业”了。

    ————

    面对目前赵然小说取得的成绩,青春祭赶紧马不停蹄的做出响应措施。

    首先,必须想办法稳住“才不是猫酱”,让她持续的在青春祭杂志社发表文章,为此,青春祭给出了很优厚的条件。

    优秀的作者才是杂志社立身的根本,没有优秀的作者,杂志社再营销也没用。

    其次,《初恋这件小事》必须赶紧再印一批,有钱不挣是混蛋,现在这本小说在市面上可谓供不应求,几乎所有的书店都把小说卖完了。

    “总编,我们再印多少?”这时候就有人提出疑问。

    印多少是个问题,印的太少青春祭会被读者喷,而且挣得钱也会变少,可是,如果印的太多,书卖不出去青春祭会赔个精光。

    “我觉得,猫酱的小说质量并不比小四小说质量差,猫酱跟小四唯一的差距就是没有小四出名。”总编缓缓说道:“在小说质量略胜一筹的情况下,只要稍加运营,我们就有可能超越最小说的小说销量。”

    这时候,其他人算起听明白总编的意思了,总编这是打算一下子再印上百万本?

    小四的小说首印两百万册,总编说猫酱的小说不比小四的差,也就是说,再印上百万册?

    “总编,猫酱的小说已经首售过了,很多读者已经看过她的作品了,而且我看反馈,有些读者是传着看的,我们再印这么多效果不大...我们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这就跟电影一样,拍好的电影肯定要捂严实,要是泄露剧情,观众就不买账了。

    小说内容已经流传开了,读者们都看了里面的内容,再发售取得的效果就没有第一次发售效果取得的好。

    总编笑了笑,然后看了看会议室的众人:“各位,真正的精彩还在后面,放心去干,或许首售因为我们判断失误错失良机,不过,后期的销售才刚刚开始,你们要相信这本书的潜力,这世上的畅销书不很早就开始发售了?它们不年年都能成为畅销作品么?就像日常我们吃的饭一样,你们吃一次就会吃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