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轼语 » 第三十三章 唤鱼池

第三十三章 唤鱼池

    三日后。

    起名盛会在潭水边举行。众多文人雅士齐聚于此,大家赋诗闲聊,恣意纵情。

    王方站在桌边对众人道:“今天广邀大家前来参加起名盛会,是因为老夫的学生苏子瞻提议此潭应有名,老夫不才,不敢随意称呼,便邀请诸位共商此名。我为大家准备了笔墨纸砚,大家可将想好的名字写下来,共同品评一二,选出一个可心的名字以配此潭。”

    众人相继上前书写潭水名并激烈讨论起来。王方见苏轼和苏辙并未参与,走到两人身边,问道:“你们怎么不去写?”

    苏轼道:“有这么当地名儒参与,我俩就不班门弄斧了。”

    王方笑道:“贵在参与,去吧。”

    苏轼点点头,和苏辙上前书写名字。众人围观着,只见苏轼写下“唤鱼池”三个大字。一人好奇道:“何出此名?”

    苏轼脱口而出:“此潭鱼儿有灵,击掌而出,故而取名‘唤鱼池’。”

    众人称赞道:“妙啊!”

    王方觉得“唤鱼池”化静为动,在众多名字中最妙,对众人道:“我看不如就叫它‘唤鱼池’。”

    “等……等一下。”不远处小念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将手中的字条递给王方,“先生,这是小娘子起的名字。她听闻今日举办起名盛会,也想参加,特命我送来此名。”

    王方打开字条一看,大惊。众人见状纷纷围了过去,一片哗然,只见纸条上赫然写着三个字——唤鱼池,与苏轼不谋而合。

    苏辙用手肘推了下苏轼,悄声道:“你俩不会是事先约定好的吧?”

    “怎么可能,我这段时间一直没找到机会与王小娘子见面,如何约定?”苏轼没想到两人默契至此,当即喜上眉梢。

    王方知苏轼笔走龙蛇,于是建议其亲笔题字。

    苏轼却之不恭,挥毫即成。

    众人看后拍手称赞。

    王方命人将苏轼的墨宝收好,改日找工匠将“唤鱼池”三个字刻于碧潭旁的绝壁之上。

    五月初一。

    眉州眉山。

    苏轼、苏辙返回家中过端午节。

    宋朝的端午节是从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五,举国欢庆,共度佳节。

    初一至初四,家家户户准备各类节日必需品。

    苏家从初一开始起就忙碌起来,有的家仆负责上街采买桃、柳枝、葵花、蒲叶、佛道艾等物,等初五这天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等放在一起来供奉神明;有的家仆负责准备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有的家仆负责将艾草扎成小人钉于门上;还有一些家仆负责采购香糖果子、粽子、紫苏、菖蒲、木瓜等食物。

    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斗草,颇受宋朝人喜爱。

    斗草最初主要是女子和小儿的游戏,发展到唐朝已经不止女子喜欢,不少男子也参与其中。斗草分为文斗和武斗。

    文斗是指对花草名,要求参与者学识丰富、文思敏捷,所以文斗一般在世家子弟、文人雅士中较为普及。

    武斗是指参与者各执一根有韧性的草,交叉成十字后相互拉扯,草没被拉断的一方胜出,由于武斗不需要文学积淀,全靠力气以及草的柔韧度来决定输赢,所以全民参与度较高。

    五月初五。

    苏辙在书斋内看书,许久不见苏轼身影,决定外出找寻,最终在厨房找到了正在忙碌的苏轼。

    他凑上前去,见苏轼将紫苏、菖蒲、木瓜等物切成细丝,用香药互相拌在一起,做成果子后用梅红匣子盛着,夸赞道:“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些,看上去不错啊!”

    苏轼回头看是苏辙,笑道:“见娘做过几次就记下了,第一次尝试不知道味道如何,一会儿你们别嫌弃啊。”说完开始做着百草头、酿梅等物。

    “嫌不嫌弃得先让我尝尝再说。”苏辙捏了一个果子放入口中,“好吃!你真是第一次做吗?”

    苏轼笑道:“你成天和我在一起,之前何时见我做过?”他见苏辙伸手准备去捏第二个,阻止道,“还没入味呢,等会儿再吃。”

    苏辙将捏起的第二个果子放入口中,细品一番:“这味道已然不错,等入味了岂不让人食此一日,回味无穷啊!对了,晚上我们去曲园看杂剧吧,听说上了新曲目。”

    杂剧起源于唐朝,发展到宋朝已趋近成熟,是宋朝歌舞、皮影、杂技、滑稽戏等各类表演的泛称,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皆爱之。

    北宋时期,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部分。

    艳段是指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分为两段来表演杂剧的主要故事情节。

    杂剧一般在勾栏瓦肆中进行演出,曲园是眉山众多勾栏瓦肆中比较有名的一家。因环境好、剧目多且时常换新,深受眉山百姓喜爱。

    苏轼喜好看杂剧,有时兴起还会自己创作一二,既然有新剧目上演,自然不能错过。

    他一早就派人去曲园定了位置准备全家同去,但苏八娘下午忽感身体不适就取消了计划。苏洵、程夫人担心女儿决定留下来陪她,让苏轼、苏辙安心去玩。

    父母不去,苏轼当即派人传口信给程建用、杨咨,约其同去观剧。

    晚饭将至,苏辙不见苏轼身影,来到书斋见其伏案写字,凑上前去查看,只见苏轼正在一把折扇上写着: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苏辙认真读了起来,随即思忖着,这词看似在写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女,只怕是写他自己吧。

    他偷笑了下,道:“饭好了,去吃饭吧。”

    苏轼将墨迹未干的折扇摊在桌上,随苏辙吃饭去了。

    两人吃过晚饭驱车来到曲园附近,刚一下车,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卖吃的、卖药的、算卦的、耍把戏的以及络绎不绝的看客将整个道路围得水泄不通。

    苏轼见状让阿宗将马车停远些,两人步行前往。曲园分为两层,一楼戏台下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座椅,能容纳数百人观看,戏台正对面的二楼有雅座,以珠帘相隔。

    苏轼、苏辙来到预订的雅座见程建用和杨咨已抵达,几人点了些干果、点心,静候开场。

    节目即将开始,曲园座无虚席,唯有苏轼等人左侧的雅座还空着。程建用看了眼空位:“这是谁家订的,都快开场了还不来?”

    “康家订的。”苏辙道,“刚才点小二上点心的时候,我随口问了一下。”正说着,店小二吆喝着“两位小娘子里面请”将二人引入雅座。

    苏轼专心看着戏台上优伶们忙碌着搬运道具等物,完全没在意隔壁之人。苏辙向隔壁看去,先是惊愕随即无奈地摇摇头,用胳膊肘撞了两下苏轼,笑道:“兄长,你俩真有缘分啊!你看隔壁是谁?”

    苏轼闻声望去,正是同样目瞪口呆正注视自己的王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