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轼语 » 第一百五十章 客观的评价

第一百五十章 客观的评价

    韩维长叹一声,“早点离开京师这是非之地也好。杭州四季如画,去那儿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苏轼道:“也是官家垂怜,给我安排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而没有派往颍州。”

    韩维无奈地笑道:“原来你都听说了。”

    苏轼话锋一转,开玩笑道:“大人觉得比风更快的是什么?”

    韩维没反应过来,问道:“是什么?”

    苏轼笑道:“消息啊!”

    韩维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你呀!”

    苏轼开心地笑了起来。

    两人东拉西扯地聊了许久,韩维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有个问题我想问你……”话说了一半又咽了回去,“算了,没什么。”

    苏轼一脸迷茫地看着韩维,“大人但说无妨。”

    韩维犹豫片刻后道:“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你如何看待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

    苏轼被韩维突如其来的问题问住了。他沉吟片刻,呵呵一笑,直言不讳道:“王大人自傲且固执,容不得异论。”

    “确实如此,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的人都遭到了贬谪。”

    苏轼继续分析道:“我大宋历经百年,积弊繁多,确实需要改革。先帝在位时曾任用包括范公、恩师等在内的诸位大臣进行庆历新政改革。改革无可厚非,只可惜但王大人做事太过强硬且急于求成,新法之事未经考究就推行。为了新法的顺利推行,他重用拥护新法之人,排斥反对之声,不管是朝中重臣,还是百姓无不对其怨声载道。”他说到此停顿片刻,话锋一转,道,“但他忠君爱国之心不容置喙。我与他虽政见不同,但抛开朝政之事,他的学识还是令人敬佩的。”

    韩维没想到苏轼被新党逼得离京,竟然还能对王安石做出如此评价,随即问道:“上次谢师直诬陷你之事,朝中多数人认为是王介甫暗中指使亲家所为,你怎么看待此事?”(谢景温,字师直)

    苏轼道:“谢师直是他的亲家不假,但王大人应该没有暗中指使。王大人虽固执己见又有些刚愎自用,但他不会主动做诬陷我这种小人行径。”

    韩维捕捉到苏轼言辞中的一个关键词,问道:“主动?何解?”

    苏轼道:“如今他为了新法,用人太急,身边太多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奸诈小人,想必是这些人在主导这次事件。他本来就讨厌我,自然不会去探寻事情的真相。所以我才说他不会主动去诬陷我,但是他作为新法的主导者,变相纵容了这些人,朝中人说他参与其中也无可厚非。”

    韩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子瞻啊子瞻,你这个人就像你给官家上书的那些文章一样,把事情永远都分析得那么通透,但是你做起事来就有些……”他没有把“耿直”、“莽撞”这些词说出来。

    苏轼猜想韩维肯定是说自己性子直,看到不平事就忍不住上书进谏,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笑道:“我这性子骨子里带的,难改啊……之前小弗在世的时候时常提点我,如今她不在了,也没人管我,我就有些放纵自己了。”

    和苏轼相处的这段时间,韩维深深感受到苏轼是一个追求精神世界的人,现任王闰之显然只能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却无法心灵沟通,想到此心中不免闪过一丝忧伤,问道:“我没记错的话,你如今三十五六了吧?”

    苏轼道:“大人没记错,下官今年三十六了。”

    韩维半开玩笑道:“朝中诸臣像你这个年岁,哪家没纳几房妾室,我看你也不纳妾。说不定到了杭州,你真的会遇到一位和你心意相通的女子收入家中,到时候就有人管你了。”

    苏轼耸耸肩,笑道:“正妻都管不了我,妾就更不敢管了。现在有闰之陪着就挺好,妾室嘛,不要也罢。”

    两人闲谈许久,苏轼起身告退。

    于此同时,司马光抵达西京在留司御史台任职。这是一份闲职,司马光从此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修撰史书——《资治通鉴》。

    蔡州。

    欧阳修身体每况愈下,长期卧病在家,早已无法胜任蔡州知州的工作,但由于二月西夏攻破大宋边境抚宁堡,朝廷为战事所扰,他便将自己希望致仕的请求搁浅。可是,两个月下来,他感觉自己实在坚持不住了,于是上书请求致仕。

    五月。

    宋朝的朝臣一般七十岁致仕,欧阳修如今只有六十五岁。宋神宗之前本想再度启用欧阳修,但被王安石拒绝。如今欧阳修虽身在蔡州,但好歹还是朝中人,一旦有一天想要重用,便可随时召回京师,但如果同意了对方致仕,那他从此与朝廷再无关系,想到此宋神宗拒绝了欧阳修的请求。

    欧阳修无可奈何,只得连上数道奏章,恳请宋神宗念在自己年老体衰、久病缠身的份上准予致仕。

    汴京。

    如今苏轼已卸下肩头重负,每日悠闲地在家中整理众多藏书,准备一起带到杭州。闲暇之余约上驸马王诜等在京师结交的诸位朋友饮酒作乐。

    六月。

    在欧阳修不依不饶地请求下,宋神宗终于恩准其以太子少师、观文殿学士的身份致仕。欧阳修从此退出政治舞台,准备前往自己心心念的颍州安享晚年。

    经过两个月的整理,苏轼和王闰之将带不走的家当处理完毕,藏书、衣服也已收纳妥当。苏迈也告别了书院的小伙伴们,在家看书,随时准备随父亲离京。

    苏轼上门拜别范镇、韩维等诸位大人,感谢他们这些年的照顾。

    七月。

    欧阳修抵达自己向往已久的颍州,并写书信告知学生苏轼、苏辙。

    这天,苏轼携家眷、家仆等一行人准备离京,一辆辆马车整齐地停在苏轼居住的官舍外。

    苏轼的诸多朋友听说他今天要走,纷纷前开相送。大家很清楚他这一走意味着今生再见的机会寥寥,毕竟宋神宗如今只有二十四岁,而苏轼已经三十六岁。只要宋神宗在位一天,苏轼就很难再回到京师。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家将苏轼一行人送到城门外,相互嘱托日后书信莫忘往来,若有机会路过彼此任职所在地定要相互探望。

    离别的时候到了……苏轼示意车夫启程,一辆辆马车缓缓前行。苏轼翻身上马,拜别诸位朋友,策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