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沸腾的工厂悠扬的歌 » 第四十四章 悠悠往事 (下)

第四十四章 悠悠往事 (下)

    每个星期六都要来找二姐,在工厂的大门卫就说:“我找我女朋友罗晓珍,给大家造成了罗晓珍有了男朋友的印象,二姐没有办法,只好做父母的工作,晓梅还记得当时二姐坐在窗台上,用自编的诗跟妈妈说:我和他如果结婚的话,那是“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他们家:“四间大瓦房,坐落树中央,白鸽绕池飞,水中戏鸳鸯,实际上哪里有池塘,哪里有鸳鸯,哈哈哈,全是二姐糊弄妈妈的随口瞎编。

    三姐在几个姐妹中,长得是最不漂亮的,她也在慕阳市工作。

    而三姐夫是一个重型机械厂的销售员,是一个自私又小气的人。

    但是人很会来事,妈妈很喜欢他,他们也有了一个四岁的儿子,日子过得也算可以。”

    这时,大姐夫和胜利走了进来,告诉妈妈说:“大姐睡着了,他妈妈在家里,让大家放心吧!”

    饭做好了,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开始吃饭,大姐夫还是第一次看见赵海,因为大姐的事,全家人还没有坐在一起唠唠嗑。

    饭桌上大家都对大姐夫很尊敬,感谢他对大姐这么多年的照顾,姐夫只是笑着说:“能照顾晓雪,陪在她身旁,是我一生的荣幸。”

    大家看着他,他的脸上都是对大姐浓浓的爱,是那种爱到骨子里的情份。

    三姐是一个总爱咯咯地笑,叽叽喳喳说起话来不太爱停下的人。

    但是她们在赵海面前,都表现得比较拘束,偶尔的说笑,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安静。

    赵海实际上是个比较爱开玩笑的人,大家一不说话他还不自在。

    只能没话找话的逗宝宝乐,而罗爸爸喝上点酒话就多了起来,因为赵海的到来他很高兴,讲起了他年轻的时候,是如何追求妈妈的。

    姥姥家是从山东逃荒过来的,那是1942年,山东遭了大旱,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为了活命,姥爷挑着一副扁担,一边一个筐,里边是简单的日常用品,和姥姥还有三孩子逃荒来到了爸爸家,本来是想喝口水就走的,但是,爷爷奶奶看他们可怜,就收留了他们,让他们住在了自家的偏房,就算安顿下来了。

    从那以后,两家人就成了一家人,姥爷就成了爷爷的帮工。

    那时爷爷家开一个铁匠铺维持生计,爷爷的手艺很好,姥爷也很聪明,一直跟着爷爷学作各种铁匠活。

    解放后,爷爷参加了工作,由于他对机械有研究,所以他当上了一名火车司机,铁匠铺就留给了姥爷。

    由于姥爷的帮忙,铁匠铺很红火,生意也越做越好,孩子们都上了学。

    妈妈也同爸爸一起上了学,从小就长得眉清目秀的妈妈,很快就成了同学们喜欢的对象。

    可是,爸爸却很嫉妒,时刻保护着她,不让别人有机会接近妈妈。

    时间过得很快,他们都慢慢长大了,十八岁那年,爸爸又去当了火车司机学徒工,妈妈上商店当了售货员。

    爸爸年轻的时候,长得很帅气,高大英俊,喜欢的他女孩子也很多。

    而妈妈更是出落的如花似玉,亭亭玉立,走大哪里,都会引来男孩子偷看的目光。

    他们俩个总是会在一起玩,从不生气,干什么都很默契。

    家里的大人,也看出了两个孩子很要好,就打算成全他们。

    在他们二十岁的时候,顺理成章的让他们拜堂成亲了,爸爸也算是如愿以偿的做了新郎。

    爸爸说到这,用他那还算明亮的眼睛,帅气地看着妈妈说道:“小慧,你说这一辈子,我对你好还是不好?”

    妈妈用很明亮的杏核眼看着爸爸说:“好好,谢谢你一生都对我这么好!”

    大家都哈哈大笑着说:“好温馨啊,愿妈妈爸爸一生一世恩恩爱爱相守到白头。”

    这顿饭从两点开始吃,一直到晚上五点才结束。

    吃饱喝足的几个人,开始坐在沙发上,赵海和爸爸唠起了家常。

    爸爸有意无意的问道:“你父母都还好吧,我们还不认识!”

    赵海忙说:“叔叔,我爸说如果有时间,我们五一放假的时候,两家人在一起见个面,也算是会亲家了!”

    爸爸听后很高兴,说:“好,我会安排好工作,一定争取两家人见个面!”

    就这样,两家人见面的事就定了下来。

    外面的天还是很冷,屋里人也多,炉子烧得很旺,所以很暖乎。

    赵海跟晓梅说:“我俩出去转转,看看外面的风景如何?”

    晓梅用她那双比妈妈还好看的杏核眼,看向赵海,美美地答道:“好,走出去玩!”

    他俩悄悄地溜出了家门,向外面跑去。

    晓梅的家是矿区的家属院,靠边是自己翻盖的四间大平房,看着也非常的气派。

    大部分家属院都比较矮,一排排的挨着,有点不透气的感觉。

    而晓梅家的房子,不但瓦房比别人家高一些,还有一个不错的小院,院子的南面还有几间小矮房,放东西用的。

    二人边走边唠,晓梅提议去看电影院,看看有没有上映新的电影。

    赵海同意了,于是他们手挽着手,向着电影院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