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赵为皇 » 第六十章 灭叛第一功

第六十章 灭叛第一功

    中平五年,六月间,转眼烈日炎炎,骄阳如似火,酷暑的夏季再次来临。

    此刻,幽州汉军主力公孙瓒所部被乌丸胡骑围困在管子城,局势越发危急。

    各州郡间原本失而复得的城池亦是再次在叛军强悍的兵威下,岌岌可危。

    各地随之陷入了人心惶惶的乱局!

    …………

    平谷

    这一刻,叛军张举也命乌峭王领三千乌丸骑士进军而来,其目标直指屯居于此的赵云所部。

    由于连日所来,赵云在州郡间接济流民,稳定民众,对外更是攻击实力分散、较弱的叛军。

    甚至,消灭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乌丸部落,将其夷族。

    当然,也归于实力毕竟弱小,所以赵云等众连续在幽州纵横大半年,都高枕无忧,未遭受到叛军征讨。

    其一,实力较弱,张举、张纯甚至乌丸都认为,赵云不过是小打小闹,无伤大雅,一直便未重视。

    其次,也是之前公孙瓒卡在属国,对叛军势力虎视眈眈,也因此无暇顾及。

    这也是将近一年以来,赵云却能够从百余众发展到现今的两千余众,却依然能够安然纵横幽燕之地的原因。

    不过,随着公孙瓒被围,汉军实力大为较弱,叛军亦是再次向四州扩张。

    至此时刻,赵云这支义军也逐渐受张纯所知,故而在一边扩张之际,也命三千乌丸骑士前来征剿。

    依据张纯所想,一支两千余众的乡勇所组成的义军,缺少战马,未有大规模的组成骑士不说。

    组成成分也很杂,战力的磨合也是一个问题!

    正是如此构想,张纯觉得,以三千乌丸突骑前来剿除,应该是绰绰有余。

    只是,张纯要是知晓军中,有徐荣这位练兵奇才在,恐怕便不会在如此想了。

    经过连日连月的操练,以及时常出兵剿灭州郡各处的盗贼,以及收编。

    在温水煮青蛙,消灭一些规模不大的乌丸部落。

    一日接着一日,赵云所部,两千余众基本上已然融入,战力也磨合得相当不错。

    军营内

    “阿云,乌丸突骑战力冠绝幽燕之地,实力极为强悍,我方相比,实力却是逊色一筹。”

    “故此,泉以为,此战绝技不可单纯的与之硬拼。”

    诸将刚刚汇聚而来,赵泉当先站出,拱手分析着双方的实力,提议着自身看法。

    话音落下,一旁的青年田豫沉思一番,也徐徐而出,冷静说着:“泉兄所说,可谓一针见血!”

    “豫生于边地,深知乌丸突骑的战力极为强悍,我大汉凉州羌胡叛乱,也曾数次征召其向西平叛。”

    “以我军如今的实力,想要正面击溃乌丸骑士,难,难难难矣!”

    一连数语,无论赵泉亦是田豫,都不赞同直接正面与之对战。

    见状,赵云面露思绪,缓缓道:“既如此,不知诸位可有何对付,即将来犯的乌丸叛军?”

    闻言,思怍许久,帐中诸将,却也是未发一言,显然是没有想到破敌的良策。

    诸如平日里智谋出众的赵泉,有着名士风范的田豫,却都未有十拿九稳的策略。

    眼见如此,赵云心底亦是升起一丝惋惜之色,暗暗道:“唉,没有一位顶级谋士谋划,是全军之不幸矣!”

    谋士,从这一刻也逐渐进入了赵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

    穿越到这时代的数年,赵云都知晓谋臣的重要性,可却是一直未想到一位合适的谋士收复。

    虽说汉末谋臣多如牛毛,可大都为名士,出身也是极为高贵。

    赵云出身于微末,既无威名,又无一番势力,谁又会前来投靠?

    要不是赵云在渔阳滁县的总总惠民举措,深深感染了田豫,让其年轻,激进的心不由热血上涌。

    其亦不会选择领乡勇前来归附于军中,为之效力,博取功名。

    东汉,极为讲究出身,没有一个好的背景,想招揽名士谋臣,又谈何容易?

    越想头也越发之痛,好似要炸裂般,赵云只得无奈放弃招揽谋士的想法,转而细细思索着,如何应对来袭的乌丸突骑。

    帐中沉寂许久,眼见无一人站出,徐荣面色不自主的动了动,咬咬牙,道:“赵校尉,其实荣有一策,如若谋划得当,料想全歼乌丸突骑并无大碍。”

    闻言,赵云顿时欣喜如常,面色尽显喜悦之色,高声道:“国兴,不知你有何策?”

    “据斥候所打探的消息得知,此次领乌丸突骑前来征讨我等的主将乃是乌峭王。”

    “此人隶属于丘力居部族,乃是屯居在辽东的小部落,荣祖籍也是处于辽东郡。”

    “当时,荣在辽东,也与乌峭王交情友好,算得上是知己相交。”

    “荣极为清楚乌峭王的性格,其由于刀法强悍,十分受丘力居的重视。”

    “故此,虽说其部落规模较弱,可由于受器重,部落也依然鼎足于辽东发展,无人胆敢招惹。”

    “当然,乌峭王也心性鲁莽,性格极为容易暴躁,故此,荣想以与之交情,设下一计,暗中操纵……”

    紧随着,徐荣一言一语,将自身计划不急不缓的告知而出,随即向赵云请战。

    “这…这不由太过冒险了吧?”

    思绪片刻,张二牛不由身性沉稳,不由喃喃道,显然不是那么赞同其意见。

    随之,赵泉徐徐道:“也不一定,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在战争当中,一昧的讲究正兵攻击,是行不通的,唯有根据局势,运用奇谋破敌,方为上上选。”

    “只是,泉不知,国兴你的计划有几层胜算?”

    很显然,经过一番思索,赵泉亦觉得此策有可行之处,不由向徐荣询问胜算几率。

    毕竟,沙场争锋,并不是儿戏,算胜先算败,只有在战前将败局构想而出,做充分的准备调整。

    如此,亦才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减少部众的损耗。

    闻言,徐荣面色刚毅,郑重道:“荣有八层把握,此次能够全歼乌丸叛军。”

    闻听着徐荣的保证,赵云也不在犹豫,徐徐思索一番,便确立下来这则计划。

    由此,入经幽州将近一年,赵云终将迎来与叛军的初次大规模交锋。

    此战,关乎的干系意义不言而喻!

    若胜,赵云必定能够在幽州站稳脚跟,名望大增,实力亦会迅速增强。

    若败,一年所苦心造诣,经营的成果将会瞬息灰飞烟灭,势力骤然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