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赵为皇 » 第七十九章 激兵法

第七十九章 激兵法

    军营中

    此刻,赵云高高屹立在将台上,面容严肃,目光抖擞,盯着下方成群结队的万余战俘。

    至于军营四周,赵军将士身披甲胄,各执武器,守在四方,各身间皆暗自散发出一种肃杀之气。

    以此震慑着万余战俘,以防突然发生暴乱。

    目视许久,眼见赵云依旧伫立于此,一众俘虏皆不由小声相互嘀咕着,面露狐疑。

    也正是不知赵云究竟有何打算,众战俘也不约而同升起一丝畏惧。

    毕竟,杀俘的将领可不在少数,谁知道赵云是不是这种人呢?

    万一此刻赵云要将他们全部斩杀,以此拿去朝廷,进行邀功请赏,那可就………

    总之,此时的众俘虏心思是五花八门,有心生恐惧的,有揣测不安的,有正在密谋组织暴乱,企图乱中脱逃的。

    …………

    盯凝良久,从旁赵泉不由小声提醒着:“阿云,时机差不多了,按照计划开始吧!”

    闻言,赵云也转头向其微微一笑,随后上前迈了数步,停止于前,高声喝道:“诸位,吾乃赵云,是赵家军的直系统属。”

    “也是天子钦封的胡骑校尉。”

    “如今,召集你等前来,并不是要肆意虐待你们,更不会企图迫害残杀尔等,所以你们不必担忧。”

    “为何?因为你们与吾一样,同为大汉子民,我等理应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将矛头对准塞外,正对我大汉虎视眈眈的鲜卑胡人。”

    “鲜卑,乌丸这等外族胡寇才是我大汉的最主要敌人。”

    话音徐徐落下,赵云停歇片刻,并未继续讲述,而是让万余叛军士卒有深思的时间。

    一席话语,麾下军士更是狐疑不已,不知赵云究竟想表达什么,不由都蹙眉倾听着。

    随即,赵云面色陡然大变,暴喝着:“对,没错,尔等皆乃大汉子民,是幽燕各州郡的一份子。”

    “可是,你们纵观自身看看,你们可有为大汉出力,抵御胡寇入侵,保卫幽燕这片故土不受胡人袭扰?”

    “听令于狼子野心的张举、张纯二人,与乌丸胡人同流合污,肆意残杀大汉民众。”

    “细细想想,你们配成为大汉的一员么,你们为大汉、为故土作出了什么贡献?都没有,只给幽燕之地带来了血一般的灾难,引起战火,导致各州郡民不聊生。”

    “所以,吾以为,你们不配为汉士!”

    这句话,赵云几乎是发自内心嘶吼而出的,越说是可谓是越生气。

    明明就同为汉人,可却勾结胡寇,犯上作乱,将本为安定的幽燕各地祸害一番,导致盗贼四起,流民饿殍遍地。

    这都是谁的锅?

    一番话语脱口而出,赵云不在言语,面无表情的徐徐转身,径直离去。

    只在此刻,战俘中颇有血型的一员偏将却是极不服气,不由瞬息站起,怒喝着:“此言,纯属无稽之谈!”

    “你等生在冀州这等安定富庶之地,生活比之幽燕这苦寒之地好上不是一星半点,你们岂可知晓我们当地人的苦衷?”

    “他人某不知晓,就以我自身来说,我本是上谷边境中人,五年前狗日的鲜卑蛮子侵入边境,大肆劫略,杀略当地民众。”

    “其中,吾全家数口人皆是血淋淋的惨死在鲜卑人刀剑之下,我要不是仗着自身有一丝武勇,拼死砍翻数名鲜卑蛮子。”

    “抢了他们的战马,由此才逃出生天,吾想请问,那时的大汉朝廷、天子又在何处,可曾知晓这等惨状?”

    顿了一顿,这员偏将一番发泄,神情稍微缓和数分,再次道:“随后吾流窜蓟中地区,当时全身身无分文。”

    “正值张纯将军在此招募兵士,吾当时脑海里全是鲜卑人屠戮吾村的总总血腥场景,怒火亦是越发之盛。”

    “毫不犹豫,便投身军旅,成为了张纯将军麾下一员士卒。”

    “吾也凭借自身武勇,时常冲杀在前沿,抵抗鲜卑、乌丸等蛮子,屡立战功,由此升为偏将。”

    “可是,在此后我们弟兄们在战场上拼命所换来的战功赏赐却遭到当地官吏无限克扣打压。”

    “既然大汉朝廷视我等为草芥,那我等又何必在继续效忠?”

    “跟随张举、张纯将军叛乱,试问问在场儿郎,谁不是被逼无奈的?我等又何尝未立战功,未抵御胡寇。”

    “至少我们杀胡寇体现在行动上,比起你们这道貌巍然、口是心非的家伙好上太多。”

    一席强烈的话语完毕,这员偏将双目陡然紧闭,显然已经抱了必死之心!

    “偏将威武,我等支持你。”

    可就在此时,随着这番话飘过,在场其余战俘不由纷纷站起,面露昂扬之色,高喝着。

    竟然意图与这员偏将同生共死!

    很显然,平日里此偏将在军中亦是极为得军心,再加上此刻这席话语,也激励了绝大部分士卒。

    毕竟,这些都乃幽燕健儿,又如何受得激?

    更何况,赵云直言他们不配为汉士,这些桀骜不驯的健儿如何能够隐忍?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叛军士卒开始站起,愿意与偏将一同赴死。

    眼见于此,高台上的赵泉不由暗自沉吟,说着:“果真不愧为幽燕之士,此刻散发而出的血气,不可小觑啊!”

    “看来阿云的激将法生效了!”

    …………

    陡然间,赵泉迈步走出,沉声喝到:“肃静!”

    一记大喝,四周军士皆在徐荣的指挥下,声威震动,震慑着万余叛军士卒。

    只等场面安静下来,赵泉怒喝着:“只因你们战功被克扣,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

    “所以,你们便恼羞成怒,追随狼子野心的张举、张纯逆贼,丧失人性,勾结乌丸胡寇,残杀大汉民众,祸害幽燕故土。”

    “更将屠刀对准你等昔日的同乡,同为汉人的我等。”

    “现今,你们大大的睁开双眼好生看看,这幽燕各郡,究竟被你们祸害成什么样?”

    “此刻,你们心里作何感受,可对得起你们汉人的身份?”

    徐徐一席话语,停顿一番,赵泉语气稍微平缓,道:“赵将军,也正是刚刚发言的将军。”

    “当初,我等在凉州投军,抵御羌人叛乱,赵将军更是大破羌胡,屡屡立下军功。”

    “可最终官职却远远低于其余的败军之将,不仅如此,还遭受着同僚董卓的忌恨,屡屡想派遣刺客刺杀赵将军。”

    “要不是赵将军武艺高强,你们觉得他深受如此忌恨,还有性命留存于世么?”

    “按理说,遭受这等迫害,他的仇恨应不比你们低才对,可赵将军却继续忠于大汉,听闻幽燕叛乱,便马不停蹄的前来平定叛乱。”

    “他莫非便是希望大汉能够早日趋于安定,让民众安居乐业。”

    “如此做法,你等不为自己的做法感到脸红么?”

    徐徐一席话语,赵泉可谓是咄咄逼人,句句说到点子上。

    一时,万余战俘心生羞愧之心,不由沉寂下去。

    就连刚才还极为高调的偏将,也不由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远处,赵云在暗中观察着这细微的一幕,不由面露笑容,随后徐徐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