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赵为皇 » 第八十二章 封赏

第八十二章 封赏

    郡府,偏院中

    此刻,刘虞身坐主席,从旁从事鲜于银、程绪陪坐余旁,一同为下首跪坐的赵云接风。

    酒宴徐徐开始!

    刘虞先行端起酒樽,环视赵云,深深看了一眼,说着:“赵将军,你入幽州一年多余,战功卓著,劳苦功高!”

    “你为大汉保全州郡,免受叛贼屠戮,虞作为大汉宗亲,理当为大汉敬你这碗酒。”

    “喝!”

    一时,赵云亦是连连站起身,以示晚辈的庄重之礼,然后众人同时说着,随之一齐一饮而尽。

    饮罢过后,赵云放下掌中酒樽,朗声说道:“州牧大人,高看了云。”

    “云不过乡野一介粗鲁武夫,侥幸立下些许绵薄之功,当不得州牧大人如此敬意。”

    “倒是刘州牧,你反而是此次平叛的最大功臣,入主幽州以来,不出数月,不发一兵,境内胡人、叛军便纷纷依附。”

    “声势浩大的叛军可谓是瞬息土崩瓦解,不战而定!”

    “刘州牧才是平定叛乱的大功臣,云等不过是身为汉人,怀着守土职责罢了。”

    说这话,赵云并不是在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佩眼前这位以迈入年老的老者。

    毕竟,无论是赵云还是公孙瓒,虽然在攻击胡人,叛军时,都微有战功,可这都只是战术上的胜利。

    坦白的说,也只是一时一战的胜绩,并不影响大局。

    不然,为何激战许久,张举、张纯所领导的叛军依然实力强劲,兵威鼎盛?

    反观刘虞一来,无论是汉人士民,还是乌丸胡人,都纷纷依附,脱离叛军。

    这由此说明,处置边地胡人的策略,不能一昧的讲究武力打击。

    以武力打击胡人,虽然一时见效快,可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乌丸人依旧会继续与大汉争斗。

    至少,刘虞对胡人行以信义,在上谷、渔阳等边境开通互市,与乌丸、鲜卑等族进行通商。

    所以,在刘虞执政幽州的期间,劝帛农桑、天性节俭,流民重新归附于田间,胡人,汉人士民,对其都极为拥戴。

    在刘虞与公孙瓒的争斗中兵败被杀之后,幽州境内,无论是汉士,还是胡人,都争先起兵为刘虞报仇。

    由此,便可看出,在对待胡人的政策上,刘虞的效果对于长久而言,更为有利。

    这能让胡人逐渐归附大汉,最终融入到华夏,成为其中的一员。

    …………

    “呵呵!”闻言,刘虞喝笑一番,极为看重的说道:“赵将军,你不用如此妄自菲薄!”

    “此次要没有你这等义士坚定的驰骋在幽燕大地上,与胡寇、叛军互相争斗。”

    “届时,叛军的声势亦会无限增大,如此就算虞恩信卓著,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设购悬赏举、纯首级。”

    “如此,战局便会僵持,州郡内民众的生活亦得不到改善,这也是百姓之苦,如此来说,赵将军你这等义士所立功勋,也不可忽视!”

    徐徐听完,从旁的从事程绪却是心思缜密,知晓刘虞还未说完,不由放下酒樽,继续解释着:“其实,赵将军,使君大人还有未尽之言!”

    “虽说使君一直以来,在面对幽州的胡人问题上,所主张的便是进行安抚,以防止胡人滋生事端,起兵祸害边境,屠戮百姓。”

    “但是,诸众却都误会了,尤其以那公孙瓒为重,他以为使君的安抚之策,便是软弱做法,向胡人送钱送粮,以全心意,从而让胡人得到好处,不劫略汉地。”

    “只是,赵将军试想想,如此做法与当初吾“”大汉刚刚创立之初,所施行的和亲政策,又有何区别?”

    “使君既然作为大汉宗亲,又岂会作出有损朝廷、国家的利益来?”

    “虽然使君一向主张安抚,对胡人大施恩信、信义,可这绝不是一昧的安抚,更不是外人所说的向胡人送钱送粮,看蛮夷脸色行事的无稽之谈!”

    “在早年使君担任刺史时,曾亲自领军消灭了多少不服教化,执迷不顾,试图与大汉相对抗的胡寇。”

    “一直以来,使君对胡政策都从未改变,以施以信义,安抚为主,可对于不接受教化的胡人来说,也会以雷霆手段,将之歼灭,甚至夷其族。”

    “单纯的送钱送粮,使君能够有如此大的号召力,能够不战而定,便平定声势浩大的叛乱么?”

    “这一点想必不用绪多说,赵将军参加过平羌战争,以及在幽州也混迹一年多,也是极为清楚的。”

    从事程绪徐徐一番话,将刘虞政策简化以后与公孙瓒所提倡的坚决武力打击胡人做出一番阐述。

    闻言,赵云也并未立即回复,而是在心底默默思索着这席话,以此进行分析。

    思索半响,赵云眼神越发明亮,对于刘虞这员半百老者,亦是越发的敬佩。

    在后世,有许多愤青派便纷纷无脑黑刘虞,说其对胡的安抚政策,是软弱可欺,不过送钱送粮,讨胡人关心而已。

    还极为推崇公孙瓒的武力打击决策。

    细细思索一番,赵云觉得,要是大汉真的全面推行公孙瓒这种坚决武力打击胡人,不给其丝毫活路,那汉朝才是真的完蛋。

    五胡时期,冉魏国君冉闵不就是激进派,与众胡为敌么,可最终下场如何?

    …………

    酒宴在继续持续着,气氛也异常浓烈,此时,赵云徐徐说着:“州牧大人,此刻云紧急率众前来依附你,也是为万余战俘的性命考虑。”

    随之,赵云便一五一十地将公孙瓒准备杀俘泄愤,以增强自身在幽燕的威信,然后自己气氛不过,与之据理力争之事,娓娓道来。

    听罢后,刘虞沉吟一番,道:“赵将军,此事你做的极为正确啊!”

    “万余战俘,这是人,不是牲畜,更何况其中绝大部分原本就是我大汉军卒。”

    “如今,贼首既灭,便应当叛军俘虏重新走虞回正轨,继续效忠于大汉,为大汉镇守边疆,而不是赶尽杀绝。”

    思索片刻,刘虞说着:“既然赵将军你信任虞,那战俘一事便交由虞进行处置吧。”

    “虞可以向你保证,不出月余时间,必定让战俘重新归心,继续捍卫大汉边疆。”

    “当然,此次你据理力争,保住了万余之众,功勋卓著,虞也会如实向朝廷禀告功绩,相信届时天子定会按功行赏的!”

    “而且,一路上俘虏都对你言听计从,丝毫不闹事,说明战俘心底,也对赵将军产生了信任之情。”

    “既如此,虞以州牧身份宣布,你从中挑选两千俘虏,补入军中,便作为此次保住战俘的赏赐吧!”

    闻言,赵云陡然面色欣喜,欢愉道:“云感谢州牧大人栽培!”

    ……

    一席酒宴继续其乐融融的持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