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红楼之贾雨村 » 第53章 十五诗会名声噪(之六)

第53章 十五诗会名声噪(之六)

    且说亭中喧闹,雨村见宝玉被人群挤住,挪动不得,忙抢过抱出,放在一边。正这时,有北静王府长随来到,邀请雨村等一众士子前往主亭。

    雨村便与周康、贾珠、王助、李邦、宝玉、贾琏、柳湘莲等人,欣然前往。

    甫一进亭,早有小厮引雨村往北静王处,其余人等,暂留此处。雨村往前,便见一名玉冠青年,正是方才立门迎客的北静王,并一众高官,簇拥着方才宣旨的大太监戴权,饮酒高乐。不急细看,但听引路小厮悄声道:“快向北静王爷请安。”雨村便上前一步,团团长揖一礼,道:“士子贾雨村向列位大人请安。”

    水溶笑道:“快快请起。吾本知雨村兄词书双绝,知道今日雨村兄必有大作。只任吾放大期许,也未成想有如此光彩名篇现世。只此篇,便置于古今名作之属,亦入三甲之列,今日吾等躬身见证《青玉案元夕》降世,实小王之幸,上元诗会之幸也。”

    未待雨村答话,一旁戴权笑道:“咱家自打见了雨村士子所著《水调歌头咏月》,只当是千古名篇,无可匹敌。却今日见这《青玉案元夕》,方知道山外有山。难得这二篇,全出自雨村一人之手,如此大才,咱家竟前所未见。只一样,如今雨村二词现世,再值中秋、上元之节,恐无士子斗胆班门弄斧矣。”

    众人听罢,哄然一笑,便你一句我一句,褒扬雨村诗作起来。

    陈平亦手抚颌须,面如平湖,心道:“这贾雨村之才,尤胜所猜。只道今日有佳作现世,却想不到是这般震烁千古的名篇。看来,还是小觑了此子了。”

    雨村又团团一揖,朗声道:“赖诸位大人谬赞,雨村惶恐。”

    众人见雨村谦虚稳重,人又生得丰神俊朗,倜傥风流,无不心生欢喜。

    戴权尤甚,虽说戴权已多次“办”过雨村的事儿了,只见面尚算头一回。一见之下,果然人品风流,甚得己欢。戴权心道:“只《青玉案元夕》一篇,少不得向陛下好好叙说推介一番了。”竟拿定主意,着力抬举雨村了。

    众人混闹一会,安置雨村入席坐了,饮酒谈笑。雨村不卑不亢,应答如流,众人喜甚。

    只此时段,竟无新作。再待一会儿,仍无士子著出新篇。水溶见了,知众士子不愿以萤光之比于皓月,故此藏拙,便向戴权、陈平、几位亲厚王爷国公承嗣低语几句,起身道:“即无新作,当于已著诗篇中择选魁首。小王不才,欲举《青玉案元夕》一篇为最优,士子贾雨村为魁,诸位以为然否?”

    众人皆道,理当如此。水溶见状,宣布士子贾雨村为裕佑六年上元诗会之魁首。早有小厮将消息传递诸分亭,一时喝彩声此起彼伏。

    正此时,只听噼啪声起,一束束璀璨烟花抢入空中,映出百彩千色火花。此花未尽,新花又至,放眼望去,漫空一片,尽皆绚烂。

    #####

    雨村一夜好睡,只不知昨夜多少人未眠。

    昨日宣定了诗魁,雨村领了太上、今上御赐,北静王又给了珠宝玉器、金银丝帛等赏赐,雨村一一拜谢。

    返程路上,李守中直乐得合不拢嘴,只言雨村大才,并吩咐翌日来府相见。赵诚、王助、李邦俱喜笑颜开,只说雨村之才,不可估量。又道《青玉案元夕》诗帖,必索一份。雨村自然允诺。只林立、陈鹏二位有些不快,怕是二人诗作,在雨村大作之下,未引起丝毫波澜,此二位露脸之想法,不攻自灭。

    待雨村归府,晴雯早迎上来,笑问:“公子回来了,诗会可怎样了?”又闻到一身酒气,皱着眉头嘀咕,“怎地又喝这许多酒。”便使人送醒酒汤来。

    雨村笑道:“公子出马,焉有失蹄。这便是御赐魁首之物,便收妥了。”

    晴雯听说御赐之物,粉脸惊得一白,不敢伸手接过,喃喃道:“怎地便是御赐之物了,只放到哪里是好。”便在地上打转。

    雨村提醒道:“只先放在金银细软一处,明儿得空再说,可好。”

    晴雯便应了,一件件接过,先是玉如意,再是宝墨、宝砚,再是一卷字画,最后二套新书,雨村打开一看,竟是《三国演义》前二十回。一并珠宝金银等,晴雯仔细收妥,尤不放心,只道今夜不睡,守住宝物。

    雨村听得呆立无语,强拉晴雯去外间睡下。只雨村一走,晴雯又起。雨村无奈,抱过晴雯与自己一床睡了。心中默念,十年起步,莫有杂念。

    晴雯被抱在怀里,脸早羞得通红。自与公子相识以来,头一遭睡在一处,只道今夜有事发生。可没一会儿,不见雨村动作,只听淡淡呼吸声沉,已睡熟了。

    晴雯偷看雨村,但见玉面润红,剑眉飞鬓,温文俊秀,风雅翩然,心中爱煞。不由轻抚雨村脸庞,暗道:“早听张育家的姐姐说暖床之事,如今这便是了吧。”只身在雨村怀中,感到无限温暖安全,只想今后永远如此便是。

    #####

    不说雨村归家,且说那戴权取了雨村《青玉案元夕》原帖,入了大明宫,与裕佑帝密语多时,直至三鼓方出。

    又有人飞马急报宁寿宫,夏守忠得信往太上处去,密聊许久。

    忠顺王府、内阁首辅次辅、六部堂官等于太上、今上争斗活跃处,消息纸片似传往,众人阅后,争论不已,细细揣摩太上、今上圣旨要意。

    只周康少见一言不发,陈平知其思虑前后,亦不多言,自送其归府。

    周康只于一事百思不得其解,即贾雨村诗篇夺魁,却不见真个欢喜,这是为甚么?

    周康此去诗会,首要与雨村称论朋友,此事不难,自不在话下。周康便借机,随在雨村身边,细细观察。以周康之能,察细微表情,观眼底真意,查知其人真实想法,早熟极而流。

    回想今日情形,先与雨村等一并款酌慢饮,吃酒谈笑;渐次谈至兴浓,飞觥交错,酒到杯干;再到雨村提笔著文,观察所得皆在周康预料之内。只佳篇一出,众人疯癫,雨村却现没来由的苦笑,周康难知,此苦笑何解?少时,又得点诗魁,雨村深井无波,全不在意。

    周康细察雨村表情,确认雨村并非内心激奋而强自按压,而真的是不以诗魁为意。此又何解?难道贾雨村真的才深似海,视名利如粪土?偏怎又举业读书,考取功名,岂不前后矛盾?

    思虑不得其解,周康只急入密室,绕过一张张挂纸,停在雨村画像前,但见纸面上贾雨村栩栩如生,旁白处密密麻麻写满红色、黑色小字,并长线、箭头,勾连彼此。周康死死盯住雨村眼睛,喃喃道:“如何看不透你呢?”

    周康怎知,雨村《青玉案元夕》抄袭他人,众人追捧,雨村代辛公弃疾先生受,只受之有愧,怎不得苦笑。而得中诗魁之事,此文一出,意料之中矣,怎又升得起半点波澜。

    只苦周康长夜无眠,深思苦解罢了。

    正所谓,

    玉京群士醉琼浆,雨村捉笔身在旁。

    声动环宇尘嚣上,文惊四座只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