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梦起黄粱 » 番外·水明庵(上)

番外·水明庵(上)

    蓟州战事前的那个三月,楚璃带着陆皎去周边巡视。

    轻车从简,楚璃将自己和陆皎妆扮成大瑞贵女的样子,带了琴心、临画和问棋三个,开始到处走走看看。

    从马车望去,外面的景色有些单调和乏味,陆皎看了一会,便没什么兴趣了。问道:“师姐,我们要去哪里呢?”

    楚璃半斜在垫子上,手撑着头,闭目养神道:“我也没想好,总之是在皇城附近绕着转转就是。”

    陆皎有些无趣,又探头看了看,见前面有个寺庙,便想起了之前水明庵的事情来。回身和楚璃说道:“师姐师姐,我们去水明庵看看吧。”

    楚璃听后,眼睛略睁了睁,说道:“倒也顺路,我们就在水明庵附近的县上住下便是。”

    陆皎有些欢喜了起来,和一旁的临画说起了有什么小吃。

    到了镇上,先寻了个较好的客栈住下。

    楚璃见天色还早,便和陆皎去街市上逛逛。

    这个县不大,楚璃和陆皎到处逛了逛,就寻了家小食店坐下吃些东西。

    楚璃和陆皎坐下后,便听旁边的食客在议论着什么。

    “这谁能想到啊?”

    “可不是。”

    “会不会是县衙的人诬陷啊?”

    “可不敢胡说。据说都认了罪了。”

    食客们小声的议论,似乎是说的一桩案子。

    楚璃听的一头雾水,陆皎也有些不明白,低声的问楚璃:“师姐,他们在说什么?”

    楚璃笑着摇头:“再听听。”

    隔壁桌的食客见这时来往的人少,又渐渐的声音大了一些。

    “说来这佛堂之处,本应该是净地,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还是小事,听说那犯事的姑子中,有个叫红尘的。最擅的便是治愈妇人不育之事,如今出了这等丑闻,从前被她治过的媳妇,如今都抬不起头来呢。造孽哟。”

    “可不是,即便是她真有能耐治又如何,谁知道是不是……”

    “啊?不会吧,这断心师太可是远近闻名的善人啊。”

    “谁知道她手里的钱,来路干不干净。”

    食客们又说了些不知从哪听来的香艳之事,楚璃看了看懵懂的陆皎,起身付账走人。

    走了一会后,陆皎才问道:“方才他们说的事情,是说的水明庵的事情吗?”

    “自然是的。”楚璃似乎有心事的回道。

    “师姐,刚刚他们说的那些媚骨,风流什么的,也是说水明庵吗?”陆皎懵懂的问道。

    楚璃只觉自己的太阳穴跳了跳,无奈道:“市井之言,别听他们瞎说。要是师父知道我带你逛这种地方,以后你就别想和我一块出来逛了。”

    陆皎忙捂着嘴道:“师姐我不问了,你以后出来玩还要带着我。”

    见前面的摊子有卖绞丝糖的,陆皎见着好玩,楚璃就买了两文钱的糖给她绞着玩。

    陆皎玩着糖,楚璃看前面有衙门的告示,便让临画看着陆皎,自己上前去看了看告示。

    只见告示将水明庵一事大致说了下,又说两日后开审。毕竟衙门抓人的时候,没避开香客,总要给个交代。楚璃想了想,便让临画带着陆皎回去,自己和琴心走了一趟县衙。

    楚璃让琴心出示了信物,便顺利的进了县衙。

    县令见了楚璃要行礼,楚璃摆手道:“不过是路过来看看,俗礼免了。”

    县令略有些紧张,问道:“是是是,不知大人如今住在何处?若是没有的话,后院还有些空的厢房……”

    “不了,已经在县城内寻了地方住下了,不劳费心。”楚璃想了想,“既然来了,总要查一查的。琴心跟着去取下总账吧。”

    县令不好阻拦,琴心便随着师爷去取了账册。

    楚璃坐在上首,喝了口茶,又问道:“水明庵一案,可查明了?”

    县令忙道:“那些尼姑已经都招了,只是……”

    楚璃微微皱眉:“别拖泥带水。”

    “是,”县令又道,“只是这水明庵的断心师太为主犯红尘多次求情,愿以己身代为赎过。这断心师太,确实是个好人,她不知底下阴私的事情。这些年经常施粥赠药,帮助百姓。”

    楚璃听了也不下定论,只说:“将这卷宗,誊抄一份主要内情给我。”

    “是。”县令忙应下。恰好琴心去了总账回来,楚璃便翻看了一部分,待水明庵案子的详情誊写后,在账册上做了标记。带着琴心离开了县衙。

    第二天,楚璃带着陆皎去了趟水明庵。

    据说水明庵的香火虽不算鼎盛,却还是不错的。庵主断心师太,是个精通医术的人。收到的香油钱,也多帮助穷人,还有修桥之类的善举。

    只是如今出了事,并没有什么香客再来。故而陆皎和楚璃见到的水明庵,一片萧条。

    庵里如今只有几个小尼姑,做着洒扫一职。

    楚璃让临画和问棋几个打听了庵里的故事,小尼姑年纪不大,给了些糕点却哄出不少故事来。

    楚璃将昨日得到的案卷一整理,便理出一个大致的故事来。

    原来这红尘被断心收养时,便是个孤儿。断心见她有从医的天赋,便教了她不少本事。

    红尘到底是个孤儿,不懂情字的苦处,生的有几分颜色,被路过的商人给骗了身心。客商一去没有再回,不过是露水姻缘。红尘心中苦涩,逐渐由爱转恨,性格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庵里清苦,断心师太积福缘并不积金银。有些尼姑生了贪心,起先只是做些金银的买卖,后来发现皮肉生意来钱快,又做了这事。

    红尘失身之后,断心师太也开导了她,可惜红尘嘴上应着,心中却多有不甘。有姑子日日怂恿她,她起先不愿,后来觉着这样也算是种报复,便愿意了。

    只是到底是对断心师太有感情,她知道这样不好,白日里帮着师太救济穷人之时,越加用心。师太以为她已经好了,便不再多嘱咐她。可是到了夜里,她还是做着皮肉的事情。

    如此往复,红尘的心态越来越分裂了。这样的事情做久了,她似乎也被同化了。起先与一些姑子一起怂恿其他人,发展至后来,有些新进来的姑子不愿意,她还下了药,强迫她人。仿若有人与她落到同样的地步或者更加凄惨,她才会好受许多。因此一朝事发,她招认了那些事情,却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事发之后,断心师太才知道心魔常驻,从来不曾根除。自觉深深愧对这个徒弟,若是自己能早点发现异常,又如何导致今日之祸,故而想以己身赎罪。

    断心师太这些年与红尘一起,多处赠衣施药,在百姓之中,名声极好。故而此案一出,便有很多百姓为红尘请愿,请县令轻判红尘。

    楚璃叹了口气,决定去一趟县衙大牢,见见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