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梦起黄粱 » 灭门血案(三)

灭门血案(三)

    又过了两日,楚璃正在重新核查粮仓之事时,方捕头过来请示道:“御史大人,慕容倾的口供在这,请大人过目。”

    楚璃接过口供草草看了看,见方捕头还不离开,便说道:“这口供先放我这,我看好了再让人给你送去。”

    方捕头有些为难,与楚璃说道:“御史大人,按理,属下没资格催促大人,只是太守大人说,陛下又来信过问这事了……”

    “陛下的信是给太守的,又不是给本官的。”楚璃漫不经心道,“何况你也知道进展,你报与你们大人不就行了。”

    方捕头有些不知所措,太守严柏正好来了,与楚璃互相行礼后说道:“御史大人又忙粮草的事情了?”

    “是啊,本官这次来,主要任务便是查看粮仓。”楚璃笑道。

    严柏也笑道:“虽说粮仓的事情重要,不过陛下也惦记着金家的事情。不知金家的事情,御史查的如何了?”

    楚璃将账本一合,笑道:“太守大人来的巧了,方捕头正和本官说这事呢。这事多亏有方捕头照看,我如今不用费什么心思。不若让方捕头与太守大人说说,太守大人也好回复陛下不是?”

    严柏面有难色,与楚璃道:“到底陛下将事情交给了御史大人,陛下定是更想收到御史的奏折。”

    楚璃笑了笑:“既然如此,那我现在就写封奏折,请严太守帮我转呈陛下。”

    说完,楚璃就让粮仓的卫兵先休息,进书房不过一刻,就将奏折写好,递给严柏道:“麻烦太守了。”

    严柏见楚璃这么快就写完,与楚璃道:“御史如今没有复审慕容倾,就草草结案递给陛下,怕是不合规矩。”

    楚璃莞尔道:“我没有结案,慕容倾的案子又牵扯到她家当年的灭门案,这么复杂的案子,不该我管。我不过向陛下建言,请邺城守军押送慕容倾至皇城,由刑部或大理寺接手此案。如此罢了,有何不合规矩的。”

    “可是慕容家当年之事,都已经结案了……”严柏似乎没想到楚璃会这样说。

    “既然当初别有内情,又有苦主,理应翻案重查。”楚璃反劝严柏道,“百多口人命呢,岂能轻率。”

    严柏一时想不出反驳之词,楚璃见严柏无话,与严柏接着说道:“严大人,金家的事情,等着移交刑部后,就没我们什么事情了。这几天我查了粮仓,发现有几个粮仓之中是空的,可是账本上却是记录有的,不知严大人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严柏见楚璃说到粮仓的账本,与楚璃道:“那都是前几年的陈米,都发霉了,并不能吃。正好御史大人查案这几天,本官到处巡视了一圈,将陈米都给清理了。账本上却疏忽了。”

    “原是如此,只是不知严大人将陈米都弃在何处?”楚璃问道,“另外严大人丢弃了哪些粮仓的陈米也一并告知下,方便本官记录。”

    严柏只推说:“这几日事忙,有些浑忘了。等会更新了账本,会遣人给御史大人送来的。”

    楚璃见状,并没有说话,只是低头又翻了翻账本,说道:“说来金家的案子中,有一事我一直觉着蹊跷。金家每年都有一笔进项,写着胭脂米,只是斤两与售价,与市价差异甚大。据我所知,胭脂米少且贵,常人根本买不起。而金家的胭脂米和市面上私盐差不多价,怪不得从前都说金家是做善事的。”

    严柏似有震惊道:“本官倒是不知,金家还做这样的生意。不知御史是在金家哪本账册上看到的?”

    楚璃想了想:“好像是金家某个米铺的账册吧,我也记不清是哪本了。金家不少账册都有问题。明摆着是底下掌柜糊弄金家当家的,真不知金家是怎么把米铺经营的那么多的。可真是上天庇佑。”

    严柏听楚璃说完,说道:“本官刚刚想起有些事情忘做了,失礼了,先行一步。”

    楚璃点头,方捕头见严太守走了,亦匆匆退下。

    楚璃见严太守和方捕头离开,没有继续粮仓的心思,带着临画去了一趟守备军的军营。

    如今不过是日常演练,并无要事。

    吕将军和楚璃坐在一个帐篷中,寒暄了起来。

    这回楚璃与上次不同,拿出凌家的信物,与吕将军道:“我出门前,凌大将军特意与我推荐了吕将军。”

    吕将军接过信物看了看,笑道:“原来御史与凌大将军还有交情。”

    楚璃笑道:“都是为朝廷办事罢了。”顿了顿,又说道,“大瑞边防常常轮换,不知吕将军在此地已经多久了。”

    吕将军想了想,说道:“算来已有五年了。”

    楚璃接着问道:“不知吕将军对严太守其人,有什么看法?”

    楚璃这话问的直接,吕将军说的有些模棱两可:“严太守早年就是邺城下某个县城的县官,对邺城自是比其他人要了解许多。”

    “不知如今邺城守备军中的军粮兵器储备如何?供给如何?”楚璃突然又转了话头。

    吕将军先是愣了愣,随后说道:“邺城守备军的粮草,比起其他地方来,已经很好了。严太守对军需一事,很少拖欠,比其他地方好上许多。”

    楚璃手指无意识扣了扣桌子,笑道:“那确实是不错的。”

    吕将军不明白楚璃的意思,楚璃起身道:“多谢吕将军。大瑞边防常常轮换,吕将军又与凌家有旧,说不定来日能在皇城见到吕将军。”

    吕将军笑道:“哪里哪里。”

    楚璃行礼告辞,带着临画回了客栈。

    回客栈后,楚璃写了几封信,将一封信交给诗羽,请掌柜的代为发出。

    另一封让临画交给吕将军,代为发出。

    最后一封,楚璃去了一趟闹市,寻了几个算命的问了问,又选了其中一人,帮她发信。

    临画有些不解,晚上问楚璃道:“姑娘都写了三封信。似乎都是发向皇城的,为什么呢?”

    楚璃在旁翻账本,正在记录些什么,停笔道:“不过是普通的信,等凌大将军那的反馈便知道结果了。只是我们在邺城停留的时间太久了,怕是来不及等到凌大将军了。临画,你对邺城比较熟悉,寻个地方将我手中整理的账册埋好,做好标记。”

    “姑娘,是有什么危险吗?”诗羽有些担忧道。

    楚璃点头:“是会有一些,只是我现在也不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