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梦起黄粱 » 灭门血案(十四)

灭门血案(十四)

    陆旭见楚璃胸有成竹的样子,与楚璃道:“我来之前,师父让我带话给你。”

    楚璃抬头看向陆旭,陆旭直视楚璃道:“师父让你勿忘本心,按着自己的想法做。”

    楚璃低头看了看茶杯里的茶梗,回道:“是,师父的话,我都记住了。”

    陆旭见楚璃脸上神情莫测,并不多问,又提起慕容倾来:“那天慕容倾来找我,敲登闻鼓前,也让我转告你,她愿意信你一回,请你不要让她失望。”

    楚璃眼里有泪光,脸上却笑了起来:“托师兄传话的,可真多啊。”

    陆旭看着楚璃,有些出神,两人静默了一会,陆旭问楚璃道:“师妹,邺城的案子,很复杂吗?”

    “很复杂。”楚璃捧起了茶杯,呡了一口,“若是连根拔起,恐怕要伤到大瑞根基了,不过来年还能长出新的嫩芽。若是只修剪枝叶,大瑞的根就烂了。”

    陆旭皱了皱眉:“那听起来,还是连根拔起的好。”

    “还要看陛下的意思。”楚璃自嘲的笑了笑,“听说师兄一直伴驾陛下身边,不知师兄觉着,陛下待苗国舅家如何?”

    陆旭回忆了一下,说道:“陛下对苗家尚可,毕竟是仁宪太后的娘家。”

    “尚可么。”楚璃念念有词,“那师兄觉着,苗国舅其人如何?”

    “胸无点墨,靠着荫封过日子。”陆旭皱眉道,忽而灵光一闪,“说来皇城里曾有个吃食的酒楼,生意极好。苗国舅看上眼了,便使人去讨要。能在皇城开大酒楼的,一般背后都连着官宦家。那家看不上苗国舅,不肯给。苗国舅见对方不给面子,气急了,就让人使诈,点了酒菜,故意放了死老鼠在菜上,诬陷这家。”

    “手段下作,被人拆穿了后,还继续用别的招数,频繁多次后,那家酒楼后来就生意萧条了。听说最终贱价卖给了苗国舅。”陆旭边说边看向楚璃,“师妹的店,是被苗国舅使人砸的?”

    楚璃冷哼一声:“我也是听凌大将军说的,这苗家这么不安分,陛下不知道?”

    “毕竟是仁宪太后娘家,没有闹出人命,陛下就没怎么管。只是申饬了一番,也就罢了。”陆旭倒是认真思索起来,“若真是苗国舅盯上了师妹,此事怕是有些不易。不如我先在陛下面前,将师妹的事情与陛下说了,看陛下是怎么想的。”

    楚璃并不在意:“师兄不用与陛下说这事,不过是些小事罢了。”

    “真不用说吗?”陆旭担心道。

    “不用,过几天,我的书斋会重新开张的。苗家若只是为了店,知道店主是我,如今会因着邺城案收敛一些。若是冲着我来的,师兄与陛下说了又有何用呢。”楚璃将茶喝完,给陆旭和自己都斟了杯茶。

    陆旭端起茶喝了一口道:“师妹身边的女护卫,留在了邺城,苗家又那么下作,万一……。不如师妹搬到天师府,苗家即便想动手,也不敢在师父那撒野的。师妹安全一些,你们这就四个姑娘,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

    楚璃思虑了一会,唤问棋道:“问棋,让诗羽和书青把东西都收拾一下,捡要紧的收拾。不贵重的就留在宅子里,我们搬去天师府。”

    “是,姑娘。”问棋没有犹豫转身就离开了。

    陆旭见楚璃等人收拾起箱笼,与楚璃道:“我先回去一趟,寻几个道童帮你们搬下物件。”

    “有劳师兄了。”楚璃谢道。

    陆旭匆匆回去。

    诗羽边收拾边问道:“姑娘,为何突然要搬去天师府住?是不是砸铺子的人,来历不小?”

    楚璃见诗羽见微知著,夸道:“你倒是心细如尘。确实与铺子被砸有关,只是到底如今我们四个姑娘,不会功夫,住在这不安全。书青那,可还有说旁的吗?”

    诗羽悄声与楚璃道:“书青说,来的人自称是皇亲国戚,说即便告到天皇老子那,也拿他没辙。劝我们早点将店契拿出,不拿出店契也成,可以用旁的来换。还说主家必定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

    楚璃听后不置一词,只是与诗羽说道:“我明天要去面圣。你和问棋还有书青先去寻原来铺子里的旧人,看寻到活没有。若是愿意继续在店里做活的,就请回来。补足人手后,我们就重新开业。”

    诗羽见楚璃并不慌张,人也定了下来,只是应声,并不再多说什么。

    翌日,楚璃进宫面圣。

    魏宁澜在书房见的楚璃,屏退宫人,楚璃先将邺城一事,逐一汇报。

    魏宁澜听后,问楚璃道:“听说严柏被抓时,说是为了苗德昌做的贩盐的事情。你怎么不将此事一并呈上?”

    楚璃回道:“贩卖私盐一事,臣有实据,只是与苗国舅家有牵扯一事,臣并无证据。”

    魏宁澜起身向楚璃走去:“朕还听说,苗家将你的铺子砸了,是吗?”

    “臣才回城,知道铺子被砸,并不知是被谁砸。”楚璃低眉顺眼道。

    魏宁澜笑道:“爱卿似乎很怕与苗家扯上关系啊。”

    楚璃一脸无畏道:“臣并不怕与哪一家扯上关系,只是没有实据的消息,不敢混淆陛下的视听。”

    “原来如此,”魏宁澜在楚璃面前来回踱步道,“若是苗家真与这些事情都有关系,你该当如何呢?”

    “大瑞的律法是如何判的,就如何办。”楚璃面不改色道,“苗家虽是皇亲,可是行为举止与陛下的声名息息相关,贩卖私盐一事并不是小事,陛下若有心吏治,必要为万民作表率。”

    魏宁澜回到书案前:“爱卿可知,苗家即便再不堪,也是仁宪太后的娘家。”

    “臣知道。”楚璃坚定道。

    “你既然知道,还一心要治苗家的罪?”魏宁澜抱臂看着楚璃道。

    楚璃想了想,回道:“苗家若是无罪,自然无事,若是有罪,臣信陛下不会徇私。”

    “若是朕要徇私呢?”魏宁澜问道。

    “陛下的事情,臣不敢过问。只是陛下费心费力,整治邺城一事,恐怕要如落花流水一般,随风远去。”楚璃磕头道。

    魏宁澜并没有再与楚璃说这些事情,只是说道:“邺城的案子,这些日子的奔波,你也辛苦了。如今你在皇城中,先好好歇息吧。”

    “是,臣告退。”楚璃应声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