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梦起黄粱 » 灭门血案(十六)

灭门血案(十六)

    外面围着的人群散去,楚璃亲自上楼安抚了剩余的客人,另外给了压惊的茶水和糕点。

    忙完之后,下到一楼,见凌霄寻了个椅子坐着,笑道:“正想去寻大将军,大将军就来了。”

    书斋已经整理妥当,与被砸之前并无太大区别,凌霄见楚璃下楼,也不绕弯子:“虽说我来的迟了些,不过没有错过重要的。我倒是从没想过皇城的衙役之中,还有这样的人。”

    凌霄眼中锋芒毕露,楚璃却见门外人来人往,不便交谈,说道:“凌大将军既然来了,不如去后院品品买的新茶。”

    凌霄并无不可,随楚璃去了后院。

    楚璃亲手烹茶奉给了凌霄,凌霄如牛饮水一般喝了,楚璃也不介意,只是再续上一杯。

    凌霄喝完,与楚璃说道:“苗家都欺负到你头上来了,你还忍气吞声?”

    楚璃不慌不忙道:“自然不会,只是凌大将军不是也想看看他们的能耐有多大么。”

    凌霄摸了摸佩剑,翘起二郎腿:“苗家向来是蠢的,若是不蠢,凭着陛下对仁宪太后的感情,虽不如顶级世家,过的总比从前好太多。可惜,人心不足。”

    “人心若能足,就不会生出这许多事端来。世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纷争。”楚璃却是并不在意这些,“苗家到底是一夜暴富,也不好好培养后代子孙,能做出如今的计谋来,已经是为难他们了。”

    苗家当年草窝里养出个金丝雀的事情,皇城中至今都有传说。毕竟对庶民来说,这样的事情是千载难逢,故而楚璃稍稍打听,便能探出当年的这些事情来。

    凌霄对楚璃能打听到这层不足为奇,不过却有些奇怪,如今楚璃住在天师府上,即便国师陆旭对很多事情有所不知,可是天师却是知道的,便问道:“天师没有告诉你,仁宪太后的事情吗?”

    “师父经常闭关,师兄说师父这几年一直如此。何况下官为官之后,师父不再多做指引。”楚璃回道,“不过下官有件事很奇怪,苗家应知道下官是天师的二弟子,凭师父的名望,他还有这胆子出手,着实让人惊叹。”

    凌霄嗤笑一声:“有什么奇怪的,苗家看人下碟,若是先帝还在,他哪敢对你出手。恐怕还要巴结你,讨好你呢。”

    楚璃听出一些话中之意,斟酌了一番,刚想再说,就见剑穗来与凌霄道:“主子,方才见那些砸书斋的,已经被衙门放出来了。没见到剑音出来,应是还被押在牢里。”

    凌霄冷哼一声:“是我小觑了他们。”

    楚璃收拾了下茶具,将衣冠正了正:“凌大将军可要同去京兆尹府?”

    “自然。”凌霄和楚璃一起前往了京兆尹府。

    楚璃让诗羽敲了鼓,递上状子,好半晌都没有消息。

    楚璃又让诗羽去打听,守门的官差一开始不耐烦,后来诗羽给了块碎银,才开口道:“大人忙着呢,哪有空管你们这些闲事。”

    如今的天气虽不算很热,只是到底太阳晒的让人有些烦躁。诗羽听了这话有些恼了,只是到底压下,来与楚璃道:“姑娘,他们可能连状子都没递进去,这可怎么办。”

    凌霄口中“啧啧”之声,笑道:“看来天师的声望,真是不如从前了。”

    楚璃倒不恼,上前出示了官印,守门的放了他们进去,京兆尹并没有出来。

    楚璃与凌霄到了京兆尹的正堂,京兆尹原本高坐在上,见是凌霄,立即下堂:“见过凌大将军,不知凌大将军前来,下官有失远迎。”

    凌霄倒也不客气,直接选了个位子一屁股坐下,大大咧咧道:“京兆尹的门槛真是高,我与楚大人在门外候了那么久,都见不到通传。还是楚大人出示了官印,才放了我们进来。原来这京兆尹府平时这样办事的,我竟不知。”

    “下官方才正在查看卷宗,怠慢了两位大人,还请包涵。”京兆尹弯着腰打着官腔,并不太慌张,又问道:“不知两位大人为了何事同来。”

    楚璃笑道:“不是什么大事,方才有人砸了我的铺子,还抓了保护书斋的护卫。书斋被砸的损失暂且不提,听说砸书斋的人轻易就放了,为何不见放了护卫。”

    京兆尹直了直身子,眉头微皱,与凌霄恭敬道:“下官不知此事,不若等下官问问。”

    京兆尹当着二人的面,找来了师爷,传来了相关的衙役。衙役是之前见的那个,并不慌张,只是说道:“今天并没有人砸书斋,只不过是苗家的仆役,想去买书,不小心弄坏了书斋的花瓶。书斋的掌柜的抓着此事不放,要他们加倍赔偿,才起了冲突。小的不敢隐瞒,问过旁观的人,确认了此事,才自作主张将人放走。”

    “那你的意思是,楚大人眼瞎耳聋,诬蔑了你吗?”凌霄出声道。

    衙役并不知凌霄是谁,只是见京兆尹站着此人坐着,想必来头不小:“回这位大人的话,楚大人许是被下人蒙蔽了视听,并不是诬蔑小人。”

    凌霄又问道:“那个护卫呢,你有问过她吗?”

    “那女护卫当然不承认,本就是她挑起的事端。”衙役回道。

    “本将军倒是不懂了,我的护卫,为何要帮着挑起事端。苗家的仆役说的就是真的,我的护卫说的话就是假的?”凌霄眯着眼睛问道。

    衙役一时慌乱不已,冷汗淋漓。京兆尹也大惊失色,忙命人传了剑音来。

    剑音束手就缚,衙役对她还没来得及用大刑,便被召了来。

    京兆尹将事情询问了一番,自是与苗家仆役的话不同。不过京兆尹并不犹豫,片刻权衡后,就命人去将苗府的仆役给捉了回来。

    楚璃从头到尾只看在眼里,并不说话,凌霄许是见剑音似乎受了些苦,又或许是因着今天之事,发现皇城脚下并不如她所想一般,讽刺道:“原来京兆尹是这样办案的,本将军受教了。”

    京兆尹被讽刺了却并不在意,厚颜笑道:“下官平日事忙,疏忽此事,实属不该,明天必定向陛下上书请罪。”

    楚璃却温言道:“大人不必如此,忙乱中有错失,也是人之常情。就如剑音自小陪伴凌大将军身边,遭此横祸,也是令人心疼。”

    凌霄见事情差不多了,只说道:“京兆尹妥善处理好此事即可,本将军还有些事情要忙,就不与你们闲话家常了。”

    说完,看了看楚璃,楚璃也立即辞行道:“下官也有事情要忙,剑音就先带走了。有劳大人了。”

    京兆尹忙将几人送到门口。

    恰巧碰到陆旭来了,见楚璃和凌霄等人出来,忙问道:“听说书斋又被砸了,师妹没事吧?”

    京兆尹见是陆旭来了,有些惊慌,忙给国师请安问好。陆旭这才看见凌霄:“凌大将军好。”

    凌霄见他们师兄妹有话要说,与楚璃道:“剑音我先带回去了。”

    不等楚璃再多说,便带着剑音和剑穗离开。

    陆旭领着楚璃上马车,回了天师府。

    上马车后,陆旭问楚璃道:“师妹没事吧?”

    楚璃笑道:“我没事,师兄不用担心。”

    陆旭自嘲一笑道:“听师父说,你在大瑞为官,危险重重,何况你,又是那样的身份。我也不知师父为何如今才带你来大瑞,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会这样……我自小守着清规……罢了,不说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楚璃听的模模糊糊,一头雾水,只是安抚道:“师兄不用担心,既来之,则安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不会让自己陷入险境的。”

    陆旭点头:“我自是相信师妹的。师妹放心,明天我就将这些事情禀报陛下,请陛下处置苗家。你到底是师父的弟子,一再欺你,以为师门无人帮衬你了吗?”

    楚璃皱眉道:“不妥,你与师父不参与朝中事情,何苦为了我损了声誉。”

    “这不是朝堂之事,不过是些琐事罢了。”陆旭有些执意道。

    “既然是琐事,就更不能让陛下插手了。师兄不知,一旦此事到了天听,就不是琐事了。势必牵连甚广,师兄与师父既不管凡尘事,就不要堕了声名。”楚璃劝道,“苗家虽蠢,却也知道如今邺城一案沸沸扬扬,如今应低调才是,何故张扬。师兄莫插手,此事定有后招。”

    陆旭见楚璃神色认真,一时怔怔的看着楚璃,低声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