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京都沉浮记 » 第二十七章 王辉

第二十七章 王辉

    寒峰看到《新华电讯》的新闻稿,是在两天后的报纸上,题目叫《我国中医药学家发现抗乙肝新药》,由于《新华电讯》是中央媒体,很多地方媒体和专业媒体会引用它上面刊载的文章和新闻。再加上其他几家编辑的推波助澜,因此,类似标题的文章在当天出现在了八家报纸上,而且不是在广告版的软文,而是在正经的新闻版面。这八家报纸,有两家甚至没有做过任何工作,估计他们报社的编辑也真的以为这是个新闻,继而转载了。这个效果可以说大大出乎了祝笑林等人的预期,而老吴看着这几份报纸,一整天嘴就没怎么合上过。

    至此,“珍珠草胶囊”借着西安活动大卖的东风,以及中央媒体的新闻宣传,在药行里成了抢手货。很多人开始找这个药,寒峰的招商电话也越发的繁忙起来。而重要的省级代理商,原来基本上都是由王院长亲自去洽谈商定,寒峰在这期间,给王院长打下手,把总代方面的支持工作做的有条不紊。慢慢的,王院长也开始把一些省代的谈判事宜交给他来处理。这一阶段,对于寒峰来说是见识、经验增长最快的阶段,也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曾经说过:“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对于勤奋的人而言,当机会来到自己面前的时候,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但有些人,机会对他们来讲,仿佛是路边的野草,从不珍惜。

    随着“珍珠草”项目的不断扩大,七月底,老吴在中研院附近的华普小区买了套200平的四居室,这将作为中研华药新的办公地点。而寒峰他们是在八月份搬进了新的办公室,这里没有了中研院院内简易房的简陋,透着股高档住宅的味道。老吴和王院长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寒峰的座位安排在了光线最好的靠窗的工位上。也许是念旧的原因,虽然办公环境好了,但寒峰觉得还是以前和老吴面对面坐着的那间20多平米的办公室更温馨一些。

    办公室大了,业务多了,因此,自然的,老吴开始招人。而寒峰是在八月底见到的王辉。

    王辉是王院长的堂弟,也就是说,王辉的老爹说王院长的叔叔。靠着这层关系,在老吴开始招兵买马的时候,王院长自然的把自己这位还是混迹在东北老家卖楼花的小销售招了过来。王辉当时和自己这位有能耐的堂姐说的是,自己在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企划,手下管着二三十人。王院长很清楚自己这个弟弟是在吹牛,不过在她想来,不管怎么吹,还是会有些干货的。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厉害,看看王庆杰和寒峰他们,你就知道对于年轻人,只要给机会,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本着这个心思,八月底的时候,王院长把王辉叫来了BJ,而这个时候,老吴的人员扩编已经基本完成了。

    公司新招了一个财务和一个会计,又多招了两个内勤兼秘书,此外还有六个销售,再加上王庆杰、寒峰、张颖、张萍,办公室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对于这几个销售,原本老吴的意思是暂时不需要,公司的业务都是做的上游,以招商为主,眼下寒峰、张萍都可以独挑一摊儿,再加上王院长和他自己的居中把控,以目前的业务量足够应付了。可是王院长并不这么想,她觉得完全依赖代理商做市场,那么作为总代,和市场第一线总是隔着一层,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总代这边的调整就会出现偏差;另外,如果自己能够做开了一个市场,那么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王院长对于当年“丽珠肝泰”的市场操作总是念念不忘,她总是希望自己做一个样板市场来再次证明一下自己,或者哪怕是一个小市场她也是能接受的。此外,一个不好直说的理由是:她叔叔求她给自己那位堂弟找个差事,而放一个地级市给他去做市场,一举多得,王院长觉得是个不错的安排。

    老吴最终拗不过,于是和王院长提了条件:这几个销售连同马上要过来的王辉,单独成立分公司,自负盈亏。王院长为了自己这个堂弟也是很下得去本,和老吴说好了,分公司的投资她个人出一半,公司出另一半。老吴见她如此坚决,也就由着她去了。

    寒峰记得王辉临出发前,老吴、王院长带着寒峰、张颖等人给他们一行七人践行。王辉穿着老板裤,T恤衫,腋下夹着一个手包,梳着分头,带着一副无框眼镜,看装扮,和祝笑林有几分相似,但寒峰能看出来,他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王辉在饭桌上很放得开,向吴总和王院长表明了自己开拓市场的决心,他手下的几个销售也做了一番“敢为马前卒,勇为天下先”的表态。看得出来,王院长对自己这个弟弟还是很看重的,寒峰觉得她操的心比对方的亲妈都多。和王辉当时的意气风发相反,寒峰对这一行人去山西的发展持保留态度。并不是因为这个决策有什么错,而是他觉得王辉给人的感觉太华而不实了,和那些真正干事的人,如老吴、陈大伟等人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就算是陈大伟手下的吴美先,也比对方强了不知几个档次。但令他奇怪的是,老吴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作为公司的员工,而不是老板,他当然也很明智的对此“视而不见”。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王辉带着六个人去河南折腾了不到一个月,便灰头土脸的回来了。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老吴和王院长都是讳莫如深。几年后,寒峰遇到了六个销售中的一个,两人到咖啡馆坐下聊了聊,无意中谈起了当时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陈哥,当年你们在山西,怎么一个月就回来了?”

    “哎,一言难尽啊……”老陈属于那种长相显老的人,他其实和寒峰年龄差不多,但看上去比寒峰要大上不少。

    “……租的房子说是办公室,但是有卧室,他还把女朋友带过去了。每天早上我们都开始办公了,他才刚起。”

    “……账就是乱的,也不知道是他记的,还是他女朋友记的,反正最后清点的时候,他那边的数就没对上过。幸亏我当时留了个心眼儿,自己另外记了份流水,要不然他后来把锅甩给我们几个的时候,我们还真说不清了。”

    “……你不知道,王总后来去了趟山西,把他臭骂了一顿,那之后分公司的事情就草草结束了。”

    “我后来没多久就离开了中研华药,你在那边待了多久?”老陈向寒峰问道。此时,经历了很多的寒峰,已经身处不同的行业,那已经是另一段故事了。

    但是,2004年九月时候的寒峰,对王辉这个人,他只是有些简单的印象,虽算不上好,但也没到避之如蛇蝎的地步。因此,当王院长让他去山西出差的时候,带上刚从河南回来的王辉时,他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按照王院长的话,他要“带一带这个小兄弟”。